第 9單元 總復習 第1課時 數與代數(1) 【教學內容】 教材第116頁的第1題及第118頁練習二十八第14題 【教學目標】 1.使學生進一步理解因數與倍數的含義,掌握因數、倍數的特征,能寫出一個數的所有因數。 2.掌握2,5,3的倍數的特征,能利用這一特征解決一些問題。 3.進一步理解質數和合數的含義,并能正確判斷。 4.通過復習,能發(fā)現不懂的
數與代數1,人教版五年級下冊數學9.1《,數與代數1》教案含教學反思,人教版五,年級,下冊,數學,9.1,代數,教案,教學,反思
第 9單元 總復習 第2課時 數與代數(2) 【教學內容】 課本118119頁練習二十八的第510題 【教學目標】 1.使學生進一步理解掌握分數的意義和性質并能根據意義和性質解決一些問題。 2.熟練進行約分和通分,認識約分、通分的重要性質。 3.使學生熟練掌握分數加、減計算的方法,排除計算中存在的問題和疑難,能正確迅速地進行計算。 4.初步形成評價與反思
數與代數2,人教版五年級下冊數學9.2《,數與代數2》教案含教學反思,人教版五,年級,下冊,數學,9.2,代數,教案,教學,反思
第2課時 數與代數(2),總復習,義務教育人教版五年級下冊,9,知識梳理,這學期關于“分數”主要學習了哪些知識?你能把相關知識整理成一個圖嗎?,分數的意義,分數的意義,單位“1”,分數單位,分數與除法,分數的基本性質,真分數和假分數,約分和通分,分數和小數的互化,分數的加法和減法,鞏固運用,(教材P118 T5),1.(1)把4m長的繩子平均剪成5段,每 段長____m,每段繩子是全長的
數與代數2,人教版五,年級,下冊,數學,9.2,代數,教學,課件
第1課時 數與代數(1),總復習,義務教育人教版五年級下冊,9,知識梳理,“因數和倍數”這部分內容最基本的概念是什么?你能從基本概念出發(fā),把有關聯(lián)的知識整理成一個圖嗎?,ab=c (a、b、c是不為0的自然數),因數,公因數,偶數,倍數,2的倍數的特征,5的倍數的特征,3的倍數的特征,奇數,合數,質數,最大公因數,公倍數,最小公倍數,鞏固運用,1.下面哪些數是2的倍數?哪些是3的倍數
數與代數1,人教版五,年級,下冊,數學,9.1,代數,教學,課件
第2課時 數與代數(2),總復習,10,義務教育人教版四年級下冊,知識梳理,你能把與“小數”有關的知識整理成一個圖嗎?,小數,小數的意義和性質,小數的意義和讀寫法,小數的性質和大小比較,小數點移動引起小數大小的變化,小數與單位換算,小數的近似數,小數的加法和減法,小數加減法,小數加減法混合運算,整數加法運算律推廣到小數,鞏固運用,(教材P107 T5),1. 在( )里填上適當的數
數與代數2,人教版,四年級,下冊,數學,復習,代數,教學,課件
第1課時 數與代數(1),總復習,10,義務教育人教版四年級下冊,知識梳理,你能把“四則運算”和“運算律”的相關知識梳理一下嗎?,四則運算,四則運算的意義和各部分間的關系,加法,含有括號的四則運算,租船問題,減法,逆運算,乘法,除法,逆運算,先算小括號里面的,再算中括號里面的,最后算括號外面的,運算律,加法 運算律,減法的運算性質,乘法 運算律,除法的運算性質,加法交換律 abba
數與代數1,人教版,四年級,下冊,數學,復習,代數,教學,課件
第10單元 總復習 第1課時 數與代數(1) 【教學內容】 教材第109頁第1題,練習二十五第1、2、3、6題。 【教學目標】 1.復習加、減法和乘、除法各部分間的關系。 2.復習四則運算的運算順序,并能正確進行計算。 3.運用加法和乘法的運算定律和相關的性質,進行簡便計算。 【重點難點】 重點:運用加、減法和乘、除法各部分
數與代數1,人教版,四年級,下冊,數學,復習,代數,教案,教學,反思
第10單元 總復習 第2課時 數與代數(2) 【教學內容】 教材第109頁第2題,練習二十五第4、5、7題。 【教學目標】 1.進一步鞏固對小數的意義和性質的認識,能正確讀寫小數、改寫小數及比較小數的大小。 2.掌握移動小數點使小數大小變化的規(guī)律,會改寫名數,會正確求一個數的近似數。 3.掌握小數的加法、減法的計算方法,能正確的進行計
數與代數2,人教版,四年級,下冊,數學,復習,代數,教案,教學,反思
第9單元 總復習 第1課時 數與代數(1) 【教學內容】 教材109110頁第1題第(3)問和第2題。 【教學目標】 1.通過復習,進一步熟練掌握除數是一位數的除法、兩位數乘兩位數的計算方法,提高計算技能。 2.經歷獨立整理、相互交流的過程,感受合作學習的快樂。 3.能通過自我反思,檢查糾正計算中存在的問題。 4.提高運用計算解決問題的能力。
數與代數1,人教版三年級下冊數學9.1《,數與代數1》教案含教學反思,人教版,三年級,下冊,數學,9.1,代數,教案,教學,反思
第2課時 數與代數(2),義務教育人教版三年級下冊,總復習,9,知識梳理,這學期關于“時間”,我們學習了哪些知識?你能梳理一下嗎?,年、月、日,認識年、月、日,平年、閏年的判斷方法,24時計時法,分段計算,轉化成24時計時法計算,計算簡單的經過時間,關于“小數的初步認識”,我們學習了哪些知識?你能梳理一下嗎?,小數的初步認識,認識小數,簡單的小數加、減法,小數的讀法,一位小數的意義
數與代數2,人教版三年級下冊數學總復習2《,數與代數2》課件,人教版,三年級,下冊,數學,復習,代數,課件
第9單元 總復習 第2課時 數與代數(2) 【教學內容】 教材第110頁第3題。 【教學目標】 1.能結合具體的實例理解小數的意義,掌握小數大小的比較方法。 2.進一步掌握簡單小數加、減法的計算方法,能正確、熟練地進行小數加、減法的計算。 【教學重難點】 重、難點:小數的認識。 【教學過程】 一、回憶再現 生更好地掌握乘、除法計
數與代數2,人教版三年級下冊數學9.2《,數與代數2》教案含教學反思,人教版,三年級,下冊,數學,9.2,代數,教案,教學,反思
第9單元 總復習 第3課時 數與代數(3) 【教學內容】 教材第109頁第1題第(2)問。 【教學目標】 1.能按順序排列出學過的時間單位,知道相鄰單位之間的進率。 2.會用24時計時法表示某一時刻,會計算某事件經過的時間 【教學重難點】 重、難點:年、月、日的認識。 【教學過程】 一、回憶再現 整理知識 1.明確復習內容
數與代數3,人教版三年級下冊數學9.3《,數與代數3》教案含教學反思,人教版,三年級,下冊,數學,9.3,代數,教案,教學,反思
第1課時 數與代數(1),義務教育人教版三年級下冊,總復習,9,知識梳理,這學期,關于“計算”,我們學習了哪些知識?,除數是一位數的除法和兩位數乘兩位數。,除數是一位數的除法,口算,筆算,計算法則,驗算方法,解決問題,用除法估算解決問題,靈活選擇估算策略解決問題,兩位數乘兩位數,口算,筆算,兩位數乘兩位數(不進位),解決問題,乘法兩步計算解決問題,除法兩步計算解決問題,兩位數乘兩位
數與代數1,人教版三年級下冊數學總復習1《,數與代數1》課件,人教版,三年級,下冊,數學,復習,代數,課件
模塊過關卷(一) 一、用心思考,正確填寫。(每空1分,共28分) 1.10個一百萬是(),()個一千萬是一億。 2某人的身份證是196905231511,這個人的性別是(),是()年出生的。 3第六次人口普查全國總人口為十三億七千零五十三萬六千八百七十五人。橫線上的數寫作( )。 4()里最大能填幾? 30()3
青島版數學四年級上模塊過關卷一,期末總復習,數與代數,統(tǒng)計含答案,青島,數學,四年級,模塊,過關,期末,復習,代數,統(tǒng)計,答案
因數和倍數及相關知識。 教材第116頁第1題和練習二十八第14題。 1. 通過整理復習,使學生掌握因數、倍數、質數、合數等概念,知道有關概念之間的聯(lián)系和區(qū)別。掌握2、5、3 的倍數的特征,掌握求因數、倍數、最大公因
人教版小學數學五年級下冊第九單元1,數與代數,第一課時,教案,人教版,小學,數學,年級,下冊,第九,單元,代數,第一,課時
1. 本節(jié)課是一節(jié)復習課,意在通過復習,讓學生進一步理解和掌握分數的意義的性質,并能根據意義及性質,并能解決一些問題;認識約分、通分的重要性質,能熟練進行約分和通分;進一步理解同分母、異分母分數加、減法的算
人教版小學數學五年級下冊第九單元1,數與代數,第二課時,教學反思,人教版,小學,數學,年級,下冊,第九,單元,代數,第二,課時,教學,反思
1 數與代數 第一課時 1. 這部分內容知識點很多,包括數的意義、數的分類、數的讀法和寫法、數的改寫和省略、數的大小比較等。學習數學離不開數,這部分知識已經成為學生學習數學的根基,盡管有些內容的學習時間距離
人教版六年級下冊數學,數與代數,第一課時,教學反思,人教版,六年級,下冊,數學,代數,第一,課時,教學,反思
1 數與代數 第三課時 1. 突出了復習的整體結構。復習中采用提綱的方式,突出了復習內容的整體結構。這個整體結構不但呈現了復習的全部內容,而且體現了這些內容的內在聯(lián)系,使復習的內容更加系統(tǒng)化。提綱還反映了知
人教版六年級下冊數學,數與代數,第三課時,教學反思,人教版,六年級,下冊,數學,代數,第三,課時,教學,反思
1 數與代數 第二課時 1. 數的四則運算是數學中很多運算的基礎,提高學生的運算能力,是數學教學中的一項重要目標。在掌握加、減、乘、除這幾種運算的前提下,學生進行混合運算時,首先應注意的就是運算順序的問題
人教版六年級下冊數學,數與代數,第二課時,教學反思,人教版,六年級,下冊,數學,代數,第二,課時,教學,反思
1 數與代數 第四課時 關于知識點之間的相互關系。比和比例的概念性知識點有很多,而且這些知識點之間存在著聯(lián)系。因此,在教學設計上,宜采用聯(lián)想的方法從一個知識點出發(fā),引導學生聯(lián)想,把有關的知識點串聯(lián)成線。由
人教版六年級下冊數學,數與代數,第四課時,教學反思,人教版,六年級,下冊,數學,代數,第四,課時,教學,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