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yǎng)蠶 【教學目標】 科學概念目標: 1學會喂養(yǎng)蠶,知道蠶的一生生長變化情況。 2能在好奇心的驅(qū)使下,較長時間觀察、記錄蠶的生長變化。 3了解動物的一種繁殖方式卵生。 科學探究目標: 1能根據(jù)需要,從更多渠道了解養(yǎng)蠶知識。 2能仔細觀察、比較發(fā)現(xiàn)蠶不同階段有什么特點。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1愿意合作與交流,尊重他人的勞動成果。 2意識到生命的多姿多彩。 科學、技術、社會與環(huán)境目標: 珍愛生命、尊重生命
青島,54,三年級,下冊,科學教案,17.,養(yǎng)蠶
推力和拉力 【教學分析】 本課是二年級下學期第四單元第一課,這一課主要通過游戲激發(fā)學生的好奇心和探究興趣,利用活動體驗引導學生感受推力和拉力。教材先通過玩水槍的場景展開,讓學生在活動中感受推和拉。然后,讓學生交流對推、拉的感受與了解,從而幫助學生建立推力和拉力的概念。進而通過“誰動了”活動,進一步達成知識目標:“知道推力和拉力是常見的力”。 【教學目標】 1教師的指導下,知道推力和拉力是常見的力
推力和拉力,冀人版二,年級,下冊,科學教案,推力,拉力
種豆子 【教學目標】 1了解豆子的種植過程。 2通過對照實驗,知道植物生長需要水和陽光。 3學會觀察植物生長,會寫種植日記。 【教學重點】 1了解豆子的種植過程。 2通過對照實驗,知道植物生長需要陽光和水分。 【教學難點】 學會觀察植物生長,會寫種植日記。 【教學過程】 一、情景導入 展示:各種豆子的植物和果實。 師:豆子好看又好吃,我們能自己種豆子嗎? 生:好。 二、種豆子的過程 師:那么,種
種豆子,冀人版二,年級,下冊,科學教案,豆子
做個小導游 【教學目標】 1能描述目標場所的具體位置。 2能制定并描述到達目標場所的路徑。 3評價路徑的遠近。 【教學重點】 1能描述目標場所的具體位置。 2能制定并描述到達目標場所的路徑。 【教學難點】 能制定并描述到達目標場所的路徑。 【教學過程】 一、情景導入 師:班級要到公園的牡丹園參觀,小紅因為有事來晚了,現(xiàn)在她在銀杏林迷路了,不知道牡丹園怎么走,你有什么辦法能幫幫她? 生:各抒己見
做個小導游,冀人版二,年級,下冊,科學教案,12,做個小,導游
春天來了 【課時安排】 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積極參加“找春天”的活動,體會親近大自然的樂趣。 2通過觀察、感受,發(fā)現(xiàn)春天的主要特征。 3培養(yǎng)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情感,對自然現(xiàn)象的觀察力、感受力和欣賞大自然的能力。 【教學重點】 通過觀察、感受,發(fā)現(xiàn)春天的主要特征;培養(yǎng)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情感,對自然現(xiàn)象的觀察力、感受力和欣賞大自然的能力。 【教學難點】 培養(yǎng)學生對自然現(xiàn)象的觀察力、感受力
春天來了,冀人版二,年級,下冊,科學教案,春天
描述方向 【教材分析】 教材中設計了“描述方向”和“找文具”兩個探究活動。通過這兩個活動,引導學生能根據(jù)不同參照物描述同一物體所在的方向;能根據(jù)同一參照物判斷和描述不同物體所在的方向。 【學情分析】 學生已經(jīng)掌握了太陽每天在天空中的位置變化,并掌握了怎樣利用太陽的位置辨認方向;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對東南西北等方向的知識已經(jīng)積累了一些感性的經(jīng)驗,并已經(jīng)會用上下、左右、前后等詞語描述方向。這些都為本節(jié)課學
描述方向,冀人版二,年級,下冊,科學教案,10,描述,方向
蘇教版二年級下冊科學教案(全冊共63頁) 1認識常見材料 【教材分析】 本課為蘇教版小學科學二年級下冊它們是什么做的單元的起始課,該單元共有三課,分別是認識常見材料、各種各樣的杯子、神奇的新材料,可見該單元的研究都是圍繞“材料”展開的,因而第一課時對于常見材料的認識既是基礎部分,也是重要部分。本課內(nèi)容分為兩個部分。第一部分包含兩個活動:活動一,觀察生活中的物品是用什么材料做成的,讓學生不僅意識到
蘇教版二,年級,下冊,科學教案,全冊共,63
三年級上冊科學教案 第一單元 植物的身體 第一課 植物的根 教學目標 1.了解植物“身體”的構成部分。 2.在教師的引導下能正確講述探究植物根的作用的過程。 3.能樂于嘗試運用多種材料多種思路多種方法自行設計探究植物根的作用的活動,體會創(chuàng)新的樂趣。 4.樹立保護植物的意識。 教學過程 一、導人新課 師我們的周圍生長著許多植物,你們能說出幾種植物的名字嗎? 師:這節(jié)課,我們來研究植物的根。(板書課題
青島,三年級,上冊,科學教案,全冊共,44
冀人版二年級下冊科學教案全冊(共37頁) 目錄: 冀人版二年級下冊科學-1、推力和拉力 教案 冀人版二年級下冊科學-2、改變物體的形狀 教案 冀人版二年級下冊科學-3、可伸縮的橡皮筋 教案 冀人版二年級下冊科學-4、春天來了 教案 冀人版二年級下冊科學-5、做個綠色小使者 教案 冀人版二年級下冊科學-6、炎熱的夏天 教案 冀人版二年級下冊科學-7、尋找螞蟻的家 教案 冀人版二年級下冊科學-8、給小
冀人版二,年級,下冊,科學教案,全冊共,37
冀人版二年級下冊科學教案全冊(共50頁) 目錄: 冀人版二年級下冊科學-1、推力和拉力 教案 冀人版二年級下冊科學-2、改變物體的形狀 教案 冀人版二年級下冊科學-3、可伸縮的橡皮筋 教案 冀人版二年級下冊科學-4、春天來了 教案 冀人版二年級下冊科學-5、做個綠色小使者 教案 冀人版二年級下冊科學-6、炎熱的夏天 教案 冀人版二年級下冊科學-7、尋找螞蟻的家 教案 冀人版二年級下冊科學-8、給小
冀人版二,年級,下冊,科學教案,50
教科版五年級下冊科學教案全冊(共141頁) 1.1種子發(fā)芽實驗 教案 1.2比較種子發(fā)芽實驗教案 1.3綠豆苗的生長教案 1.4蚯蚓的選擇教案 1.5當環(huán)境改變了教案 1.6食物鏈與食物網(wǎng)教案 1.7設計和制作生態(tài)瓶教案 2.1船的歷史教案 2.2用浮的材料造船教案 2.3用沉的材料造船教案 2.4增加船的載重量教案 2.5給船裝上動力教案 2.6設計我們的小船教案 2.7制作與測試我們的小船教案
教科版五,年級,下冊,科學教案,141
教科版六年級下冊科學教案全冊(共142頁) 目錄 1.1了解我們的住房 1.2認識工程 1.3建造塔臺 1.4設計塔臺模型 1.5制作塔臺模型 1.6測試塔臺模型 1.7評估改進塔臺模型 2.1校園生物大搜索 2.2制作校園生物分布圖 2.3形形色色的植物 2.4多種多樣的動物 2.5相貌各異的我們 2.6古代生物的多樣性 2.7保護生物多樣性 3.1太陽系大家庭 3.2八顆行星 3.3日食 3
教科版六年級下冊科學教案全冊
五官”兄弟教學方案 教學目標 能識別眼、耳、鼻、舌、皮膚等器官,知道這些感覺器官的功能; 通過觀察會描述物體的輕重、薄厚、顏色、表面粗糙程度形狀等特征; 激發(fā)學生對常見物質(zhì)的外在特征產(chǎn)生觀察、探究的興趣。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 能識別眼、耳、鼻、舌、皮膚等器官,知道這些感覺器官的功能; 通過觀察會描述物體的輕重、薄厚、顏色、表面粗糙程度形狀等特征。 【教學難點】 能識別眼、耳、鼻
大象,一年級,上冊,科學教案,21
蘇教版二年級上冊科學教案(全冊,共42頁) 目錄: 第一單元 關心天氣 1 今天天氣怎么樣 2 天氣的影響 3 四季的天氣 第二單元 天空中的星體 4 曬太陽 5 看月亮 6 數(shù)星星 第三單元 用力以后 7 推和拉 8 形狀改變了 9 動起來與停下來 第四單元 奇妙的光 10 明亮與黑暗 11 透明與不透明 12 玩玻璃紙 第一單元 關心天氣 1.今天天氣怎么樣 【教材分析】 本課遵循學
蘇教版二,年級,上冊,科學教案,42
蘇教版三年級上冊科學教案(全冊,共79頁) 目錄: 第一單元 認識空氣 1 空氣占據(jù)空間嗎 2 空氣有質(zhì)量嗎 3 熱空氣和冷空氣 第二單元 研究土壤 4 土壤的成分 5 土壤的類型 6 肥沃的土壤 7 保護土壤 第三單元 固體和液體 8 認識固體 9 認識液體 10 固體的混合與分離 11 把鹽放到水里 第四單元 地球上的水資源 12 河流與湖泊 13 地下水 14 海洋 15 珍惜水資源 第五單
蘇教版,三年級,上冊,科學教案,79
湘科版小學科學四年級下冊 湘科版四年級下冊科學教案(全冊共55頁) 1.1泥巴變形記教學設計 教材分析: 泥巴變形記是湘科版小學科學四下冊第一單元第1課,本節(jié)課凸顯了一個“玩”字,帶著學生在玩中學、玩中悟。按照任務驅(qū)動的思路,從“玩泥巴”的需要出發(fā),設計并安排活動,先是挖泥土,接著篩泥土,最后制作泥塑,學生在活動中體會泥土的特點,學習用泥土做一個自己喜歡的泥塑物品。 學情分析: 學生對于“泥”并不
湘科版,四年級,下冊,科學教案,全冊共,55
湘科版四年級下冊科學教案(全冊共47頁) 第一單元 變與不變 第一課 泥巴變形記 一、教學目標 1.科學知識 知道我們周圍的事物會發(fā)生各種各樣的變化。其中,有些物體的形狀或大小發(fā)生了變化,但材料沒有發(fā)生變化,也就是構成物體的物質(zhì)沒有改變。 2.科學探究 觀察紙變成紙團、直吸管彎折成不同形狀的變化,能找出共同點,進而用不同的方法捏泥人,并列舉更多的變化事例,歸納出這一類變化的共同點。 3.科學態(tài)度
湘科版,四年級,下冊,科學教案,全冊共,47
蘇教版四年級上冊科學教案(全冊,共100頁) 目錄: 第一單元 動物大家族 1 給動物分類 2 魚類 3 鳥類 4 哺乳類 第二單元 物體的運動 5 運動與位置 6 不同的運動 7 運動的快慢 第三單元 常見的力 8 力與運動 9 彈力 10 摩擦力 11 浮力 第四單元 簡單電路 12 點亮小燈泡 13 導體和絕緣體 14 電路暗箱 15 生活中的電 第五單元 巖石與礦物 16 常見的巖石 17
蘇教版,四年級,上冊,科學教案,100
第一單元 動物大家族 1給動物分類 教學目標 1、懂得生物學家根據(jù)動物是否有脊椎,將它們分為脊椎動物和無脊椎動物。并引導學生根據(jù)是否有脊椎這一標準給動物分類。 2、引導學生通過摸脊椎、做脊椎模型等活動,探究脊椎的特點,研究脊椎的作用。 3、能夠根據(jù)脊椎動物的特點,找出一些動物的脊椎。 4、知道我國自然環(huán)境多樣,動物資源豐富,是世界上擁有野生動物種類最多的國家之一。 教學重點 了解什么是脊椎動物
蘇教版,四年級,上冊,科學教案,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