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編版道德與法治三年級下冊教學計劃 一、學生情況分析 本學期學生進入了三年級第二學期,我仍然擔任三年級一班本門課程。在所有任課老師的共同努力下,本班學生總體來說學習積極性高,集體榮譽感強,自主學
人教部編版,三年級,下冊,道德,法制,教學計劃
一下道德與法治期末知識點復習材料 1、保持整潔有辦法: (1)我自己會系紅領巾,發現歪了就趕快扶正。 (2)用完毛巾后洗一洗,再掛起來。 (3)洗臉時記得洗眼角和脖子。 2、這樣真精神:認真地讀,高興地唱,響亮地說。 3、有精神,身體好。有精神,面貌好。 4、不馬虎的辦法很多:從上往下順著找。多看幾遍別漏掉。找到一個做一個記號。 5、看不見,摸不到,四面八方到處跑,跑過江河水生波,穿過森林樹呼嘯
部編版,一年級,下冊,道德,法治,期末,復習,知識點
部編一年級道德與法治下冊知識點總結 知識點總結 第一單元 1、 整潔不只是個人衛生問題,也是社會交往時的一種禮貌。 2、外出做客,衣著整潔是對主人的尊重。 3、 整潔的基本要求:經常洗臉,刷牙,保持衣服干凈、整齊。 4、 坐姿端正、認真讀書的樣子、站得挺拔,響亮地回答問題的樣子都是有精神。 5、有精神身體好、面貌好。 6、“等一下”“還沒完”是生活中拖拉的口頭禪。 7、做事專心,掌握技巧和堅持是
部編版,一年級,下冊,道德,法治,知識點
第二框 師生交往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培養尊重老師,熱愛老師的情感,主動關心老師、理解老師。 能力目標:學會正確與老師交往,能夠正確處理和老師交往中存在的分歧。 知識目標:知道教學相長的含義,懂得師生之間要彼此尊重。 【重點難點】 重點:正確與老師交往。 難點:學會正確處理與老師的分歧。 【教學方法】情景教學法、談話法、采訪法。 【學習方式】匯報交流法、合作探究法。 【教學過程】 一、復習提
部編版七,年級,上冊,道德,法制,6.2,師生,交往
守護生命 1教學目標 了解危害公共安全的行為及危害公共安全罪。 2學情分析 了解危害公共安全的行為及危害公共安全罪。 3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讓學生明白生活中必須學會遵紀守法。 教學難點:讓學生初步形成遵紀守法的意識,能控制自己的行為,遵守活動的規則和學校的紀律。 4教學過程 4.1第一學時 4.1.1教學活動 活動1【導入】(一)創設情境: 介紹著名音樂人高曉松酒駕事件(圖片),由此引出公共安全
部編版七年級上冊道德與法制9.1,守護生命,教案,部編版七,年級,上冊,道德,法制,9.1,守護,生命
8.2 敬畏生命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知道敬畏自己與他人的生命,理解人對生命的敬畏心。 2能力目標:能謹慎地處理生命關系、處理生命問題,提高解決現實生活中的矛盾問題的能力,培養合作探究和辨析能力。21世紀*教育網 3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提高敬畏生命的意識,盡己所能追求生命的美好。 【教學重點】 培養對生命的敬畏心。 【教學難點】 解決現實生活中的矛盾問題,追求生命的美好。 一、 導入新課
部編版七年級上冊道德與法制8.2,敬畏生命,教案,部編版七,年級,上冊,道德,法制,8.2,敬畏,生命
課 題 第三單元 第六課 師生之間師生交往 授課時間 課時 1課時 課型 新課 實際授課時間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學會師生之間的禮儀。 過程與方法 認識到支持文明監督員工作的重要意義。 情感態度 價值觀 認識到支持文明監督員工作的重要意義。講文明、樹信風。 教學重點 學會、掌握師生之間的禮儀。 教學難點 認識到支持文明監督員工作的重要意義。 教學方法 例證法、演示法、個別糾正法 學習方法 發現
部編版七年級上冊道德與法制6.2,師生交往,教案,部編版七,年級,上冊,道德,法制,6.2,師生,交往
七年級上冊道德與法治中學序曲教案(1) 教學目標: 1.通過學習,讓學生從小懷抱夢想,樹立目標,用健康向上的美好心靈去實現創新進取的人生。 2.幫助學生確立正確的夢想;在日常的學習生活中一步步實現自己的夢想 教學重點、難點: 1.重點、幫助學生確立正確的夢想。 2.難點、是如何在日常的學習生活中一步步實現自己的夢想。 教學過程: 有夢想就有希望,有希望就有未來,我們每一個人都擁有自已的夢想,今天我
部編版七,年級,上冊,道德,法制,1.1,中學,序曲,教案
教學基本信息 課題 第二課 學習新天地享受學習 單元 第一單元 成長的節拍 學科 道德與法治 學段 第一學段 年級 初一年級 教材 書名:義務教育教科書道德與法治七年級上冊 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 1.教學背景分析 1、教材分析 (1)課標要求: 課程標準第一部分“成長中的我”中的“認識自我”部分:正確對待學習壓力,克服厭學情緒和過度的考試焦慮,培養正確的學習觀念和成就動機。主動鍛煉個性
部編版七,年級,上冊,道德,法制,2.2,享受,學習,教案
1.1 中學序曲 教學目標 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目標: 感受中學生活的希望與美好,用樂觀、積極的心態迎接新的學習生活。 能力目標: 掌握方法,調整心態,積極適應變化,積極面對新生活。 知識目標: 1.了解并掌握中學生活即將發生的種種變化,包括學習、生活、交友等各方面的變化。 2.認識到初中是人生的新起點。 3.了解初中生活的特點以及初中階段在人生中的重要性。 學情分析 進入初中對學生來說意味著一個新
部編版七年級上冊道德與法制1.1,中學序曲,教案,部編版七,年級,上冊,道德,法制,1.1,中學,序曲
教 案 年 月 日 單元 第三單元 師長情誼 第七課 親情之愛 課題 第一節 家的意味 課型 新 授 課 總 ( )課時 教學 目標 知識 目標 1. 了解什么是家庭。 2. 認識家庭在我們成長中的作用。 3. 了解中華文化中家的意味。 能力 目標 1. 明確我們的成長離不開家庭的哺育和支持。 2. 知道“孝”是中國家庭文化中重
部編版七,年級,上冊,道德,法制,7.1,意味
教學基本信息 課題 認識自我有妙招 學科 道德與法治 年級 初一 相關領域 心理學 教材 書名: 人教版 七年級 道德與法治 第三課 第一框 指導思想與理論依據 【指導思想】讓學生在體驗中感悟是非常重要的學習方式,本節課基于初一學生的特點,采用情景劇等鮮活的表現形式引導學生逐步認識自我,通過課堂設問層層推進,逐步展示出心理學認識自我的抽象方法“約哈里窗”和認識自我的各種“妙招”,落實了課標貼近學
部編版七,年級,上冊,道德,法制,3.1,認識,自己,教案
道德與法治八年級上冊 第一單元 走進社會生活 1、青少年對社會生活的認識:絢麗多彩、不斷延展、更加深刻 2、個人與社會的關系 個人是社會的有機組成部分 人的身份是在社會關系中確定的; 人的成長是一個社會化的過程 社會為個人成長提供物質支持和精神滋養 3、全面認識親社會行為 表現:謙讓、分享、幫助他人、關心社會 意義: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塑造健康人格、形成正確的價值觀、獲得他人和社會接納和認可 怎么
部編版八年級上冊道德與法治知識點
部編版道德與法治六年級上冊教學計劃 2019-2020學年度第一學期 本學期我承擔六年級道德與法治學科的教學工作任務,為了不斷提升自己的精神追求,增強職業道德,掌握教育規律,拓展學科知識,強化專業技能和提高教育教學水平的過程。根據學生實際情況,結合教育教學實際,制定本學期工作計劃如下: 一、指導思想 以道德與法治課程標準為指導,使道德存在于兒童的內心,使法治原則為更多兒童所了解和遵守
部編版,六年級,上冊,道德,法制,教學計劃,教學,進度
2019六年級上冊道德與法治教學計劃 統編小學道德與法治六年級上冊教學計劃 一、學情分析: 本班共有學生 人,多數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和生活習慣,對道德與法治這一學科很感興趣。由于本班留守兒童較多,缺乏家庭教育,導致了少部分的學困生,這就要求教師加強對學困生的教育和引導,讓他們盡快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二、教材分析: 教材編排分為四個單元:一單元(我們的守護者),二單元(我們是公民),三單元(我們
部編版,六年級,上冊,道德,法治,教學計劃,課時,安排
大家一起來有人幫,不一樣兩個人蒙上眼睛畫圖,把圖畫畫的歪斜。兩個人配合畫畫,卻能把畫畫的很漂亮。有些事情光靠自己個人的努力是辦不成的,需要大家一起做才能成功。生活中的合作輪流搖,大家都可以跳。一起
大家一起來,部編版,一年級,下冊,道德,法制,大家,一起來,課件
新知導入,蜘蛛編織網線來捕獲獵物,互聯網有時也像蜘蛛網一樣把我們牢牢“捕獲”。,探究新知,互聯網雖然是一個虛擬的世界,但是它和現實世界一樣有自己的規則。要想在這個新世界里快樂、安全地生活,我們首先要學會遵守規則,并保護自己。,探究新知,互聯網生活小調查,1.你接觸過互聯網嗎?一般每周上網多長時間?請在空白處打上“”或填數字。,探究新知,2.你上網主要做什么?請在方框里打“”,并結合自己親身經歷
部編版四年級上冊道德與法制8,網絡新世界課件,部編版,四年級,上冊,道德,法制,網絡,新世界,課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