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單的圖形變化規律 教材第85頁內容及練習二十第1題。 1.通過觀察、拼擺、涂色等活動,發現最簡單的圖形變化規律。 2.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推理能力。 3.激發學生喜愛數學、發現美的情感。 1.引導學生發現最簡單
人教版小學數學一年級下冊,找規律,第一課時,教案,人教版,小學,數學,一年級,下冊,規律,第一,課時
找規律 第一課時 1.通過創設猜圖的情境,充分地調動了學生的學習興趣,給學生的學習提供了思考、嘗試的機會,使他們在猜想中感知了規律的存在,幫助學生理解了知識。 2.通過循序漸進的過程,讓學生不斷認識規律,擴大了
人教版小學數學一年級下冊,找規律,第一課時,教學反思,人教版,小學,數學,一年級,下冊,規律,第一,課時,教學,反思
課題 植物的繁殖 教學設計共_2_課時 執教人 授課時間 教學 目標 1、 舉例說明無性生殖的類型和特點,比較無性生殖和有性生殖的區別。 2、 知道植物產生后代的方式 3、 知道種子傳播的方式 教學重點 知道種子的傳播方式 教學難點 將自己學到的知識向父母講述 教具使用 學情分析 第__1__課時 二次備課 教學過程: 1、 導入 一粒種子可以萌發長成一棵植株,有些植物的葉片上又可以長出新植株
植物的繁殖,新版冀人版四年級下冊科學6《植物的繁殖》第一課時,教案表格式含當堂測試,新版,冀人版,四年級,下冊,科學,植物,繁殖,第一,課時,教案,表格,當堂,測試
課題 土壤組成 教學設計共_2_課時 執教人 授課時間 教學 目標 1、 指導土壤是由多種成分組成的 2、 根據土壤的不同的組成成分特征,運用沉淀等方法進行分離 3、 能描述出各種土壤的不同特點 教學重點 通過實驗知道土壤的主要組成成分 教學難點 能通過觀察比較發現出不同土壤的不同組成成分 教具使用 學情分析 第__1__課時 二次備課 教學過程: 1、 情境導入 春天就要到了,我們可以發現
土壤的組成,新版冀人版四年級下冊科學1《土壤的組成》第一課時,教案表格式含當堂測試,新版,冀人版,四年級,下冊,科學,土壤,組成,第一,課時,教案,表格,當堂,測試
課題 保護土壤資源 教學設計共_2_課時 執教人 授課時間 教學 目標 1、 知道土壤的重要性 2、 知道保護土壤的意義 3、 可以模擬水土流失的過程 教學重點 知道保護土壤的重要意義并學會保護土壤 教學難點 將自己掌握到的知識與同學分享 教具使用 學情分析 第__1__課時 二次備課 教學過程: 1、 導入 通過對前兩課知識的學習,我們對土壤已經有了簡單的了解,土壤是我們地球上重要的資源之一
保護土壤資源,新版冀人版四年級下冊科學3《保護土壤資源》第一課時,教案表格式含當堂測試,新版,冀人版,四年級,下冊,科學,保護,土壤資源,第一,課時,教案,表格,當堂,測試
課題 植物的一生 教學設計共_2_課時 執教人 授課時間 教學 目標 1、 知道花的生長過程 2、 了解杏樹一生需要經歷哪些過程 3、 與小組同學一起探究植物的生長過程 教學重點 知道植物的一生都經歷哪些階段 教學難點 選擇一種植物,研究它一生經歷的過程 教具使用 學情分析 第__1__課時 二次備課 教學過程: 1、 導入 街道兩旁的大樹可以存活數十年,路邊的小草到寒冬便枯萎。植物的存活時間
植物的一生,新版冀人版四年級下冊科學7《植物的一生》第一課時,教案表格式含當堂測試,新版,冀人版,四年級,下冊,科學,植物,一生,第一,課時,教案,表格,當堂,測試
課題 沙質土、黏質土和壤土 教學設計共_2_課時 執教人 授課時間 教學 目標 1、 了解什么是沙質土、黏質土和壤土 2、 知道這三者的特點、不同點 3、 能根據特點作出區分 教學重點 知道三者的特點、生長環境 教學難點 能把自己學到的知識與同學分享 教具使用 學情分析 第__1__課時 二次備課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 生活中,我們常看到各種不同類型的土壤,比如:陶藝用土是“黏黏的”,沙畫
沙質土、黏質土和壤土,新版冀人版四年級下冊科學2《沙質土、黏質土和壤土》第一課時,教案表格式含當堂測試,新版,冀人版,四年級,下冊,科學,沙質,黏質土,壤土,第一,課時,教案,表格,當堂,測試
課題 河流和湖泊 教學設計共_2_課時 執教人 授課時間 教學 目標 1、 了解我國有眾多的河流和湖泊 2、 知道我國著名的河流湖泊 3、 調查河北地區的主要河流湖泊 教學重點 知道淡水資源的珍貴,節約用水 教學難點 向身邊的同學傳遞節約用水的思想 教具使用 學情分析 第__1__課時 二次備課 教學過程: 1、 導入 我國有眾多河流和湖泊,比如長江是其中水量最豐富的的河流,沿途有鄱陽湖、洞庭
河流和湖泊,新版冀人版四年級下冊科學4《河流和湖泊》第一課時,教案表格式含當堂測試,新版,冀人版,四年級,下冊,科學,河流,湖泊,第一,課時,教案,表格,當堂,測試
學數學 用數學 教材第20頁的內容。 1.鞏固20以內退位減法的計算方法和算理。 2.使學生初步懂得從數學的角度提出問題,并能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培養他們用數學的意識。 3.初步體會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 能從
人教版小學數學一年級下冊,第二單元綜合應用,第一課時,教案,人教版,小學,數學,一年級,下冊,第二,單元,綜合,應用,第一,課時
課題 植物的器官 教學設計共_2_課時 執教人 授課時間 教學 目標 1、 知道植物都是有哪些器官組成的 2、 知道各個器官的作用 3、 了解植物根和莖的作用 教學重點 知道植物的器官中根和莖及葉片對植物分別起什么作用 教學難點 將自己所學知識向父母敘述 教具使用 學情分析 第__2__課時 二次備課 教學過程: 一、導入 上節課我們已經知道了植物的六大器官:根、莖、葉、花、果實、種子。 也對
植物的器官,新版冀人版四年級下冊科學5《植物的器官》第二課時,教案表格式含當堂測試,新版,冀人版,四年級,下冊,科學,植物,器官,第二,課時,教案,表格,當堂,測試
冀人版四年級上冊科學教案(全冊) 第1課 位 置 和 運 動 教學目標 科學知識 1能舉例說明物體的運動和靜止需要依靠相對于參照物的位置是否變化來確定。 2能說出描述運動物體在某一時刻的位置需要參照物、相對于參照物的方向和距離。 科學探究 1能從生活中各種運動與靜止的現象中提出探究性的問題。 2能通過觀察、比較等方式獲取有關物體位置與運動狀態的科學事實。 3能運用科學語言、記錄表等記錄整理信息
冀人版四年級上冊科學教案
第一單元 動物大家族 1給動物分類 教學目標 1、懂得生物學家根據動物是否有脊椎,將它們分為脊椎動物和無脊椎動物。并引導學生根據是否有脊椎這一標準給動物分類。 2、引導學生通過摸脊椎、做脊椎模型等活動,探究脊椎的特點,研究脊椎的作用。 3、能夠根據脊椎動物的特點,找出一些動物的脊椎。 4、知道我國自然環境多樣,動物資源豐富,是世界上擁有野生動物種類最多的國家之一。 教學重點 了解什么是脊椎動物
蘇教版,四年級,上冊,科學教案,62
冀人版二年級下冊科學教案全冊(共37頁) 目錄: 冀人版二年級下冊科學-1、推力和拉力 教案 冀人版二年級下冊科學-2、改變物體的形狀 教案 冀人版二年級下冊科學-3、可伸縮的橡皮筋 教案 冀人版二年級下冊科學-4、春天來了 教案 冀人版二年級下冊科學-5、做個綠色小使者 教案 冀人版二年級下冊科學-6、炎熱的夏天 教案 冀人版二年級下冊科學-7、尋找螞蟻的家 教案 冀人版二年級下冊科學-8、給小
冀人版二,年級,下冊,科學教案,全冊共,37
冀人版二年級下冊科學教案全冊(共50頁) 目錄: 冀人版二年級下冊科學-1、推力和拉力 教案 冀人版二年級下冊科學-2、改變物體的形狀 教案 冀人版二年級下冊科學-3、可伸縮的橡皮筋 教案 冀人版二年級下冊科學-4、春天來了 教案 冀人版二年級下冊科學-5、做個綠色小使者 教案 冀人版二年級下冊科學-6、炎熱的夏天 教案 冀人版二年級下冊科學-7、尋找螞蟻的家 教案 冀人版二年級下冊科學-8、給小
冀人版二,年級,下冊,科學教案,50
推力和拉力 【教學分析】 本課是二年級下學期第四單元第一課,這一課主要通過游戲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和探究興趣,利用活動體驗引導學生感受推力和拉力。教材先通過玩水槍的場景展開,讓學生在活動中感受推和拉。然后,讓學生交流對推、拉的感受與了解,從而幫助學生建立推力和拉力的概念。進而通過“誰動了”活動,進一步達成知識目標:“知道推力和拉力是常見的力”。 【教學目標】 1教師的指導下,知道推力和拉力是常見的力
推力和拉力,冀人版二,年級,下冊,科學教案,推力,拉力
種豆子 【教學目標】 1了解豆子的種植過程。 2通過對照實驗,知道植物生長需要水和陽光。 3學會觀察植物生長,會寫種植日記。 【教學重點】 1了解豆子的種植過程。 2通過對照實驗,知道植物生長需要陽光和水分。 【教學難點】 學會觀察植物生長,會寫種植日記。 【教學過程】 一、情景導入 展示:各種豆子的植物和果實。 師:豆子好看又好吃,我們能自己種豆子嗎? 生:好。 二、種豆子的過程 師:那么,種
種豆子,冀人版二,年級,下冊,科學教案,豆子
做個小導游 【教學目標】 1能描述目標場所的具體位置。 2能制定并描述到達目標場所的路徑。 3評價路徑的遠近。 【教學重點】 1能描述目標場所的具體位置。 2能制定并描述到達目標場所的路徑。 【教學難點】 能制定并描述到達目標場所的路徑。 【教學過程】 一、情景導入 師:班級要到公園的牡丹園參觀,小紅因為有事來晚了,現在她在銀杏林迷路了,不知道牡丹園怎么走,你有什么辦法能幫幫她? 生:各抒己見
做個小導游,冀人版二,年級,下冊,科學教案,12,做個小,導游
春天來了 【課時安排】 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積極參加“找春天”的活動,體會親近大自然的樂趣。 2通過觀察、感受,發現春天的主要特征。 3培養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情感,對自然現象的觀察力、感受力和欣賞大自然的能力。 【教學重點】 通過觀察、感受,發現春天的主要特征;培養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情感,對自然現象的觀察力、感受力和欣賞大自然的能力。 【教學難點】 培養學生對自然現象的觀察力、感受力
春天來了,冀人版二,年級,下冊,科學教案,春天
描述方向 【教材分析】 教材中設計了“描述方向”和“找文具”兩個探究活動。通過這兩個活動,引導學生能根據不同參照物描述同一物體所在的方向;能根據同一參照物判斷和描述不同物體所在的方向。 【學情分析】 學生已經掌握了太陽每天在天空中的位置變化,并掌握了怎樣利用太陽的位置辨認方向;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對東南西北等方向的知識已經積累了一些感性的經驗,并已經會用上下、左右、前后等詞語描述方向。這些都為本節課學
描述方向,冀人版二,年級,下冊,科學教案,10,描述,方向
課題 植物的器官 教學設計共_2_課時 執教人 授課時間 教學 目標 1、 知道植物都是有哪些器官組成的 2、 知道各個器官的作用 3、 了解植物根和莖的作用 教學重點 知道植物的器官中根和莖及葉片對植物分別起什么作用 教學難點 將自己所學知識向父母敘述 教具使用 學情分析 第__1__課時 二次備課 教學過程: 1、 導入 校園里植物多種多樣,有筆直挺拔的白楊,有花朵艷麗的月季,有郁郁蔥蔥
植物的器官,新版冀人版四年級下冊科學5《植物的器官》第一課時,教案表格式含當堂測試,新版,冀人版,四年級,下冊,科學,植物,器官,第一,課時,教案,表格,當堂,測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