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生物的生殖與發育 第三節昆蟲的生殖與發育教學設計 一、教材分析 生物學科的課程標準對整個第二十一章生物的生殖與發育要求都是了解層次,重點是要學生在了解的過程中,關注生物與人類的關系,學會辯證的看問題。本節講的是昆蟲的生殖與發育,教材中以毛毛蟲和蝴蝶的關系引入,分別以家蠶和蝗蟲為例,介紹了完全變態發育和不完全變態發育的概念和特點。 二、學情分析 昆蟲是學生比較熟悉的動物
昆蟲的生殖與發育,蘇教版八下,生物,21.3,昆蟲,生殖,發育,教案,師公,開課,作品
第三節 昆蟲的生殖與發育 一、教學目標 (一)知識目標 1、舉例說出昆蟲的生殖和發育過程及特點。 2、描述變態發育的過程,說明變態發育的概念。 (二)能力目標 1、觀察昆蟲的生殖發育過程,提高觀察能力。 2、通過觀察圖片、視頻等相關資料,培養學生收集、整理、分析信息的能力,鍛煉學生的交流合作能力。 (三)情感目標 認同動物在生產和生活中的作用及危害,養成保護有益動物的意識。 二、教學重點 理解變態
昆蟲的生殖與發育,蘇教版八下,生物,21.3,昆蟲,生殖,發育,教案,師公,開課,作品
第三節昆蟲的生殖與發育 一、教學目標 1、舉例說出昆蟲的生殖與發育過程; 2、舉例說出完全變態發育教育網 二、重點難點 1、說出常見昆蟲的生殖和發育過程; 2、完全變態發育的特點 3、觀察家蠶的生殖與發育過程(養蠶) 三、教學過程 活動1【導入】教師活動 同學們,我們首先一起來看幾幅圖片(蝴蝶蜜峰晴蜓) 述:這三種動物都屬于同一類昆蟲。昆蟲綱簡述昆蟲是地球上種類和數量最多的動物,而且與人類關系密切
昆蟲的生殖與發育,蘇教版八下,生物,21.3,昆蟲,生殖,發育,教案,師公,開課,作品
教學設計 (蘇教版 初中生物) 第二十二章 第一節 DNA是主要的遺傳物質 課程名稱 DNA是主要的遺傳物質 學科(版本) 初中生物 蘇教版 章節 第二十二章 第一節 學段、年級 八年級 學時 一課時 教材分析 DNA是主要的遺傳物質一節是蘇教版初中生物八年級下冊第二十二章第一節的內容,本節內容通過資料介紹了DNA是主要的遺傳物質,并描述了染色體、DNA、基因三者之間的關系。七年級上學期學生
昆蟲的生殖與發育,蘇教版八下,生物,21.3,昆蟲,生殖,發育,教案,師公,開課,作品
課題 昆蟲的生殖與發育 新授課 1 課時 課標要求 掌握昆蟲的發育過程。 了解昆蟲的發育類型。 教 學 目 標 知識目標 1. 舉例說明昆蟲的生殖與發育。 2. 分別說明完全變態和步完全變態的特點。 能力目標 1. 描述昆蟲變態發育的過程,說明變態發育的概念。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1. 關注昆蟲生殖和發育的過程及特點 2. 關愛生命,貼近自然,培養對生態環境的保護情感。 重點 常見昆蟲生殖和
昆蟲的生殖與發育,蘇教版八下,生物,21.3,昆蟲,生殖,發育,教案,師公,開課,作品
第三節昆蟲的生殖與發育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1)舉例說出昆蟲的生殖和發育過程; (2)舉例說出完全 變態發育和不完全變態發育。 2、能力目標:培養學生觀察能力和搜集信息的能力。 3、情感目標:(1)樹立辯證唯物主義觀點; (2)激發學生的愛國熱情和學習生物學的興趣。 教學重點:(1)昆蟲的生殖和發育過程; (2)區別完全 變態發育和不完全變態發育。 教學難點:昆蟲生殖和發育的特點。 教學準備
昆蟲的生殖與發育,蘇教版八下,生物,21.3,昆蟲,生殖,發育,教案,師公,開課,作品
昆蟲的生殖和發育 課題 昆蟲的生殖和發育來科網 教學重點 昆蟲生殖發育的過程和特點 教學難點 理解完全變態發育和不完全變態發育。 教 學 目 標 知識與能力 舉例說出昆蟲的生殖和發育過程及特點 過程與方法 1、通過對題目的分析及反饋,提升學生審題、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2、能根據文字、圖片等資料進行觀察或分析有關問題,總結學習方法和規律,訓練應試技巧和答題策略。 3、在討論交流中培養觀察能力、分
昆蟲的生殖與發育,蘇教版八下,生物,21.3,昆蟲,生殖,發育,教案,師公,開課,作品
第三節 昆蟲的生殖與發育(第一課時) 一、教學目標 (一)知識目標:1、舉例說出昆蟲的生殖和發育過程; 2、舉例說出完全變態發育和不完全變態發育。 (二)能力目標:培養學生觀察能力和搜集信息的能力。 (三)情感目標:1、樹立辨證唯物主義觀點; 2、激發學生的愛國熱情和學習生物學的興趣。 二、教學重點: 依據新課程標準不同動物發育的方式可能不同。有些動物的幼體與成體形
昆蟲的生殖與發育,蘇教版八下,生物,21.3,昆蟲,生殖,發育,教案,陳老師,公開,作品
昆蟲的生殖和發育 一、教學目標 (一)知識目標 1舉例說出昆蟲的生殖和發育過程。 2舉例說出完全變態與不完全變態的異同點。 (二)能力目標 1通過觀察資料和圖片,培養學生觀察思考、比較、概括總結的能力。 2分析比較不同昆蟲發育過程,形成完全變態和不完全變態的概念。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1關注昆蟲在自然界和人類的生活中的作用。 2辯證地認識昆蟲與人類的關系。 二、教學重點 1描述家蠶、蝗蟲
昆蟲的生殖與發育,蘇教版八下,生物,21.3,昆蟲,生殖,發育,教案,師公,開課,作品
第三節 昆蟲的生殖與發育 【學習目標】 1.通過閱讀文本、觀看課件相關素材,進行觀察的探究活動,能舉例說出昆蟲的生殖和發育過程。 2.通過閱讀課本、觀察昆蟲的發育過程,能夠舉例說出完全變態發育和不完全變態發育。 【教學重點】 說出常見昆蟲的生殖和發育過程,完全變態和不完全變態發育的特點。 【教學難點】 家蠶的生殖與發育過程。 【教材分析】 讓學生通過對家蠶的生殖和發育過程的觀察、分析、思考、理解家
昆蟲的生殖與發育,蘇教版八下,生物,21.3,昆蟲,生殖,發育,教案,師公,開課,作品
第二節 昆蟲的生殖和發育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舉例說出昆蟲的生殖和發育過程及特點;通過觀察和飼養家蠶等實踐活動,理解變態發育的概念和過程;培養學生觀察思考的能力,知識歸納、概括的能力;訓練學生對提出的問題進行評價的能力。 2過程與方法: 通過比較,分析完全變態和不完全變態的過程的異同;通過飼養家蠶等的實踐活動,培養觀察能力的同時,了解昆蟲的生殖發育過程。 3情感、態度與
人教版八下,生物,7.1,昆蟲,生殖,發育,教案
養昆蟲教學設計 一、 教材分析 養昆蟲是蘇教版科學四年級下冊第三單元昆蟲的第二課時。通過一年級下冊動物和植物和二年級下冊土壤與生命的學習,學生已經初步了解了常見動物的名稱和特征。因此昆蟲對于學生來說并不陌生。本課帶領學生飼養昆蟲,學生對于昆蟲從生到死要經歷的過程是十分陌生的。本課主要幫助學生從形態、生活習性等方面來了解昆蟲的一生。 本課教學內容分為三個部分:第一部分,養蠶(或其他昆蟲,如菜青蟲
蘇教版,四年級,下冊,科學,10.,昆蟲,教案
探究昆蟲的奧秘教學設計 一、 教材分析 探究昆蟲的奧秘是蘇教版科學四年級下冊第3單元昆蟲的第三課時。通過生活經驗、課外閱讀、幼兒園有趣的昆蟲、本單元前兩課龐大的“家族”養昆蟲等學習活動,學生已經了解部分昆蟲的存在及顏色、形態、食物等,因此對學生來講昆蟲是一種非常熟悉的動物。本課帶領學生尋找可以探究的昆蟲問題,嘗試設計實驗證明一些問題,如昆蟲的食性偏好、生長條件偏好、如何傳遞信息等。對四年級學生而言
蘇教版,四年級,下冊,科學,11.,探究,昆蟲,奧秘,教案
第三單元 昆蟲 10養昆蟲 教學目標 1.能通過飼養活動,親歷昆蟲一生的幾個發展階段。 2.能像科學家一樣記觀察日記,并通過整理日記獲取有用信息。 3.在飼養活動中,能親近、關注小動物,增強責任感。 教學重點 能夠悉心飼養昆蟲,記觀察日記。 教學難點 能夠整理日記,從中獲取昆蟲生長的信息。 教學準備 教師材料:教學課件。 學生分組材料:養蠶相關工具、蠶卵、桑葉、方格紙、放大鏡、日記本。 教學過程
2021,新蘇教版,四年級,下冊,科學,10,昆蟲,教案
第二節昆蟲的生殖和發育腦筋急轉彎一只毛毛蟲來到河邊,它是怎么過河的毛毛蟲是變成蝴蝶飛過去的。思考毛毛蟲是怎樣變成蝴蝶的1.舉例說出昆蟲的生殖和發育過程及特點。2.通過觀察和飼養家蠶等實踐活動,理解變態
八年級生物下冊,7.1.2,昆蟲的生殖和發育課件,年級,生物,下冊,7.1,昆蟲,生殖,發育,課件
11 探索昆蟲的奧秘,萵苣葉能代替桑葉嗎?,證明方法?,怎樣證明 怎樣設計實驗,做實驗,請你來判一判,軒軒(1個飼養盒,前十天桑葉,后十天萵筍葉) 晨晨(2個飼養盒,分別裝1條蠶寶寶),哪個實驗方案更合理? 為什么?,設計實驗,蠶寶寶喜歡明亮的地方還是黑暗的地方? 研究的問題: 實驗:A組: B組: 實驗現象: 我們的發現:,小組活動: 選擇一個你想了解的實驗研究問題 設計一個屬于你們組的實
蘇教版,四年級,下冊,科學,11.,探索,昆蟲,奧秘,課件
10 養 昆 蟲,活動一、養蠶,初步了解養蠶知識,(1)在春天天氣變暖以后,留意蠶卵的變化,等待蟻蠶孵出。 養蠶的時間:春天天氣變暖以后,氣溫一般達到20C以上就可以了。可以根據當地昆蟲食物情況靈活調整。 (2)在紙盒里鋪上干凈的紙,在盒蓋上扎幾個孔。 蠶寶寶的家:準備好一個紙盒,里面放上干凈的紙巾,盒蓋上打幾個孔,方便透氣。 (3)放入洗凈擦干的桑葉,再用毛筆將蟻蠶輕輕掃入盒內。 挪動和取食:蟻
蘇教版,四年級,下冊,科學,10.,昆蟲,課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