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八年級物理教案 課題 三、噪聲及其控制 主備人 用案人 教 學 目 標 知識與技能: (1)從物理學和環境保護的角度認識噪聲。 (2)知道的來源及危害。 (3)知道減弱噪聲的途徑和方法。 過程與方法: (1)組織學生通過具體事例認識噪聲 (2)組織學生通過所學知識尋求減弱噪聲的方法。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通過對樂音和噪聲的關系分析,進行思想熏陶,激發學習興趣。 (2)通過對噪聲來源和
蘇科版八年級上冊物理1.3,噪聲及其控制,教案,蘇科版八,年級,上冊,物理,1.3,噪聲,及其,控制
樂音的特性 【學習目標】 知識與技能: 1、了解聲音的三個特性:音調、響度、音色。 2、知道聲音的音調跟發聲體的頻率有關,響度跟發聲體的振幅有關。不同發聲體發出的音色不同。 過程與方法: 通過做“音調與頻率有關”“響度與振幅有關”的試驗,進一步了解和學習物理學研究問題的方法。 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體會現實世界物體的發聲是豐富多彩的,從而更加熱愛世界,熱愛科學,熱愛生活。 【教材分析】 樂音的特性
蘇科版八年級上冊物理1.2,樂音的特性,教案,蘇科版八,年級,上冊,物理,1.2,樂音,特性
人耳聽不到的聲音 教學目標 1知道人耳的聽覺范圍是20Hz20000Hz。 2通過交流與合作,了解超聲波的特點,了解超聲波在現代技術中的應用。 3了解次聲波的特點及其危害。 4拓展學生視野,引導學生關注科技發展,滲透STS觀點和環境保護意識。 教學重難點 重點:人耳的聽覺范圍是20Hz20000Hz 難點:通過交流與合作,了解超聲波的特點,了解超聲波在現代技術中的應用。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音頻
蘇科版八年級上冊物理1.4人耳聽不到的聲音,教案,蘇科版八,年級,上冊,物理,1.4,聽不到,聲音
課 題 4.4 照相機與眼睛 視力的矯正 課 型 新 授 教學目標 1、 知道照相機、眼睛的成像原理,知道近視眼、遠視眼產生和矯正, 2、 讓學生經歷閱讀與探究等學習過程,培養個人用眼的好習慣。 教學重點 1.知道照相機、眼睛的成像原理 2.明確近視眼及遠視眼的癥狀與矯正方法 教學難點 近視眼、遠視眼(老花眼)的成像特點和產生原因 教學用具 照相機 多媒體課件 教學方法 小組合作
蘇科版八年級上冊物理4.4照相機與眼睛,視力的矯正,教案,蘇科版八,年級,上冊,物理,4.4,照相機,眼睛,視力,矯正
直線運動(教學設計) 探究教學就是以學生的主動探索為中心,以教師指導下的觀察、實驗、分析、歸納為主要途徑,把傳授基礎知識,訓練基本技能和培養學生能力三者統一起來,注重有效提問與有效訓練,提高學生質量。 一、教學目標的確定 1、知識與技能目標 通過探究活動,認識勻速直線運動及其規律。 了解變速直線運動定義及其判斷方法。 能用(平均)速度公式進行簡單計算。 2、過程與方法目標 使學生經歷“充水玻璃管
蘇科版八年級上冊物理5.3直線運動,教案,蘇科版八,年級,上冊,物理,5.3,直線運動
蘇科版物理八年級上冊 5.4運動的相對性 1、 設計思路 1.教材分析:本節課教材通過圖片從微觀粒子,宏觀宇宙,火箭發射三個角度向學生介紹了我們處在一個不斷運動和變化的世界中。并給出了機械運動的概念,通過運動與靜止,運動的相對性兩大板塊進一步闡釋機械運動,引導學生進一步理解運動及運動的相對性,通過生活、物理、社會欄目讓學生將所學知識與生活世界相聯系。通過WWW的課后練習進一步鞏固學生對運動及其相對
蘇科版八年級上冊物理5.4運動的相對性,教案,蘇科版八,年級,上冊,物理,5.4,運動,相對性
水循環教學設計 一、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目標:通過自主學習物態變化,學生能夠牢固掌握物態變化的過程。 (2)過程與方法目標:通過合作學習小雨滴的產生,學生能夠更好的了解到自然界的物態變化過程形成的水循環。 (3)情感、態度、價值觀:通過探究學習學生能夠感受到水資源的緊缺和節約用水的緊迫性。 二、教學的重點和難點: 教學重點:水循環的過程、節約用水的意識。 教學難點:物態變化的過程。 三、教
蘇科版八年級上冊物理2.5水循環,教案,蘇科版八,年級,上冊,物理,2.5,水循環
蘇科版八年級物理上第五章 物體的運動5.2速度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一)知識目標: 1.知道速度是描述物體運動快慢的物理量; 2.理解速度定義和單位; 3.掌握測量速度基本方法; 4.初步學會用速度公式進行簡單的計算。 (二)能力目標:通過實驗探究過程,培養學生探究、觀察實驗,分析、歸納、總結物理規律的能力;培養學生運用物理規律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三)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通過教學活動和學生探究
蘇科版八年級上冊物理5.2速度,教案,蘇科版八,年級,上冊,物理,5.2,速度
凸透鏡成像的規律教學設計 【設計思路】 探究凸透鏡成像的規律是初中物理教學的一個難點,教學的策略,不在于有沒有講清、講透,而是看教師有沒有引導學生參與教學過程,主動獲取知識,樂于探究,所以教師應想方設法把課堂活動權交給學生,把發言權留給學生。基于此,教學中,一方面注意問題情境的創設,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主動探究,使學生形成積極主動的學習態度;另一方面也注意科學研究方法的滲透,引導學生動口、動手
蘇科版八年級上冊物理4.3凸透鏡成像的規律,教案,蘇科版八,年級,上冊,物理,4.3,凸透鏡,成像,規律
第3節 平面鏡 教學目標確立 (一)知識與技能: 1.了解平面鏡成像的特點. 2.了解平面鏡成虛像,了解虛像是怎樣形成的. 3.理解日常生活中平面鏡成像的現象. (二)過程與方法 1.經歷“平面鏡成像特點”的探究,學習對實驗過程中信息的記錄. 2.觀察實驗現象,感知虛像的含意. (三)情感、態度、價值觀 1.在探究“平面鏡成像特點”中領略物理現象的美妙和和諧,獲得“發現
蘇科版八年級上冊物理3.4平面鏡,教案,蘇科版八,年級,上冊,物理,3.4,平面鏡
第五節 光的反射 一、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1)了解光的反射現象。 (2)了解反射定律,知道法線、反射光線、入射光線、反射角和入射角的含義。 (二)過程與方法 經歷“探究光的反射定律”的活動,從而獲得比較全面的對探究活動的體驗。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在探究活動中培養科學態度,提高將科學技術應用于日常生活和社會的意識。 (2)培養參與科學探究的興趣,樂于探索自然現象和日常生活
蘇科版八年級上冊物理3.5光的反射,教案,蘇科版八,年級,上冊,物理,3.5,反射
升華和凝華教學設計 一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知道升華和凝華的概念,知道升華要吸熱,凝華要放熱。 2.了解生活中常見的升華和凝華現象,并能用物理語言進行解釋。 過程與方法: 1.通過實驗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 2.通過日常生活中實例的解釋培養學生用物理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小組實驗,小組討論,探究學習等形式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和自主學習的能力。
蘇科版八年級上冊物理2.4升華和凝華,教案,蘇科版八,年級,上冊,物理,2.4,升華,凝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