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望遠鏡與顯微鏡教案 一、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通過活動,了解望遠鏡和顯微鏡的基本結構與工作原理。 (二)過程與方法 1、學習從物理現象中歸納科學規律的方法,通過兩個透鏡的組合,培養發散思維的能力。 2、嘗試應用已知的科學規律解釋具體問題,獲得初步的分析概括能力。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通過探索活動,體驗探究的樂趣,培養實驗的興趣。 2、了解望遠鏡和顯微鏡的發展歷程,初步認識科學技
蘇科版八年級上冊物理4.5望遠鏡與顯微鏡,教案,蘇科版八,年級,上冊,物理,4.5,望遠鏡,顯微鏡
學科:物理 年級:八年級 主備人: 課題:光的色彩 顏色 熔化和凝固 課型:新課 課時安排:1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了解光源,知道光源大致分為天然光源和人造光源兩類。 了解光的色散現象,知道白光可分解為七種色光。 了解光的三原色和顏料的三原色,以及色光的混合與顏料的混合是不同的。 了解光具有能量,以及生產、生活中的應用。 2.過程與方法: 通過實驗探究、觀察太陽光的色散現象,了解實
蘇科版八年級上冊物理3.1光的色彩,顏色,教案,蘇科版八,年級,上冊,物理,3.1,色彩
長度與時間測量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會使用適當的工具測量時間和長度 知道測量有誤差,誤差和錯誤有區別 2、過程與方法 體驗通過日常經驗或自然現象粗略估計時間和長度的方法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認識計量時間和長度的工具及其發展變化的過程,培養對科學技術的熱愛 教學重難點 1、重點:使用適當工具測量時間和長度 2、難點:誤差的產生。誤差與錯誤的區別 教學方法設計 從以下5個方面進行教學
蘇科版八年級上冊物理5.1長度與時間測量,教案,蘇科版八,年級,上冊,物理,5.1,長度,時間,測量
聲音是什么教案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目標: 知道聲音是由物體振動產生的;通過多種實驗培養學生 的探究能力,創新能力; 知道固體、液體、氣體能傳 聲,在真空中不能傳播,通過對實驗的觀察與分析,培養學生初步的觀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了解聲音是以聲波的形式向遠處傳播的和聲波的應用,通過演示實驗,培養學生由個體到共性的分析概括能力。 2、過程與方法目標: 通過觀察實驗,從關鍵現象中分析,找出共性的東西
蘇科版八年級上冊物理1.1聲音是什么,教案,蘇科版八,年級,上冊,物理,1.1,聲音,是什么
4.2透鏡 一、教學目標 1.認識凸透鏡的會聚作用和凹透鏡的發散作用,認識透鏡的焦點和焦距。 2.經歷用多種方法辨別凸透鏡和凹透鏡的過程,并嘗試對各種方法的優劣做初步評估。 3.了解透鏡對光具有會聚或發散作用的原因。 二、教學重點 1.了解什么是凸透鏡和凹透鏡。 2.了解凸透鏡和凹透鏡對光的作用。 三、教學難點 觀察凸透鏡和凹透鏡的實驗,能通過分析概況得出結論。 四、教學過程 (一)新課引入 師
蘇科版八年級上冊物理4.2透鏡,教案,蘇科版八,年級,上冊,物理,4.2,透鏡
熔化和凝固 教學設計 教學內容 探究固體熔化時溫度變化規律,熔點和凝固點,區別晶體和非晶體。 課型:探究課 課時:1課時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理解氣態、液態和固態是物質的三種形態。 2了解物質的固態和液態之間是可以轉化的。 3了解熔化、凝固的含義,了解晶體和非晶體的區別。 4了解熔化曲線和凝固曲線的物理含義。 過程和方法 1通過探究固體熔化時溫度變化規律,感知發生狀態變化的條件。 2了解有沒有
蘇科版八年級上冊物理2.3熔化和凝固,教案,蘇科版八,年級,上冊,物理,2.3,熔化,凝固
引言-奇妙的物理現象 一、教學設計思路: 奇妙的物理現象是學生學習物理的啟蒙課。向孩子們打開物理世界的大門,展示五彩繽紛、充滿神奇的物理世界。通過學習讓學生們初步了解有趣的物理現象、學會觀察生活和提出科學問題等,以便使孩子們對物理世界有一種新奇感、求知欲,產生學習物理的濃厚興趣。 本節課采用演示實驗及學生分組實驗相結合的方法,觀察和實驗是學生認識物理世界,獲取物理知識的重要途徑,是發展學生智
蘇科版八年級上冊物理引言-奇妙的物理現象,教案,蘇科版八,年級,上冊,物理,引言,奇妙,現象
光現象復習教學設計 一、教學目標 1、通過實驗,探究并了解光的反射定律。 2、探究并了解光的折射現象及其特點。 3、通過實驗,探究平面鏡成像時像與物的關系。 4、知道平面鏡成像的特點及應用。 5、通過實驗,了解白光的組成和不同色光混合的現象。 6、知道波長、頻率和波速。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光的反射和折射規律;光路的可逆性、平面鏡成像的特點。 教學難點:平面鏡成像特點;用光現象知識解釋自然現象
蘇科版八年級上冊物理3.6綜合實踐與復習,教案,蘇科版八,年級,上冊,物理,3.6,綜合,實踐,復習
直線運動(教學設計) 探究教學就是以學生的主動探索為中心,以教師指導下的觀察、實驗、分析、歸納為主要途徑,把傳授基礎知識,訓練基本技能和培養學生能力三者統一起來,注重有效提問與有效訓練,提高學生質量。 一、教學目標的確定 1、知識與技能目標 通過探究活動,認識勻速直線運動及其規律。 了解變速直線運動定義及其判斷方法。 能用(平均)速度公式進行簡單計算。 2、過程與方法目標 使學生經歷“充水玻璃管
蘇科版八年級上冊物理5.3直線運動,教案,蘇科版八,年級,上冊,物理,5.3,直線運動
蘇科版物理八年級上冊 5.4運動的相對性 1、 設計思路 1.教材分析:本節課教材通過圖片從微觀粒子,宏觀宇宙,火箭發射三個角度向學生介紹了我們處在一個不斷運動和變化的世界中。并給出了機械運動的概念,通過運動與靜止,運動的相對性兩大板塊進一步闡釋機械運動,引導學生進一步理解運動及運動的相對性,通過生活、物理、社會欄目讓學生將所學知識與生活世界相聯系。通過WWW的課后練習進一步鞏固學生對運動及其相對
蘇科版八年級上冊物理5.4運動的相對性,教案,蘇科版八,年級,上冊,物理,5.4,運動,相對性
水循環教學設計 一、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目標:通過自主學習物態變化,學生能夠牢固掌握物態變化的過程。 (2)過程與方法目標:通過合作學習小雨滴的產生,學生能夠更好的了解到自然界的物態變化過程形成的水循環。 (3)情感、態度、價值觀:通過探究學習學生能夠感受到水資源的緊缺和節約用水的緊迫性。 二、教學的重點和難點: 教學重點:水循環的過程、節約用水的意識。 教學難點:物態變化的過程。 三、教
蘇科版八年級上冊物理2.5水循環,教案,蘇科版八,年級,上冊,物理,2.5,水循環
蘇科版八年級物理上第五章 物體的運動5.2速度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一)知識目標: 1.知道速度是描述物體運動快慢的物理量; 2.理解速度定義和單位; 3.掌握測量速度基本方法; 4.初步學會用速度公式進行簡單的計算。 (二)能力目標:通過實驗探究過程,培養學生探究、觀察實驗,分析、歸納、總結物理規律的能力;培養學生運用物理規律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三)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通過教學活動和學生探究
蘇科版八年級上冊物理5.2速度,教案,蘇科版八,年級,上冊,物理,5.2,速度
凸透鏡成像的規律教學設計 【設計思路】 探究凸透鏡成像的規律是初中物理教學的一個難點,教學的策略,不在于有沒有講清、講透,而是看教師有沒有引導學生參與教學過程,主動獲取知識,樂于探究,所以教師應想方設法把課堂活動權交給學生,把發言權留給學生。基于此,教學中,一方面注意問題情境的創設,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主動探究,使學生形成積極主動的學習態度;另一方面也注意科學研究方法的滲透,引導學生動口、動手
蘇科版八年級上冊物理4.3凸透鏡成像的規律,教案,蘇科版八,年級,上冊,物理,4.3,凸透鏡,成像,規律
第3節 平面鏡 教學目標確立 (一)知識與技能: 1.了解平面鏡成像的特點. 2.了解平面鏡成虛像,了解虛像是怎樣形成的. 3.理解日常生活中平面鏡成像的現象. (二)過程與方法 1.經歷“平面鏡成像特點”的探究,學習對實驗過程中信息的記錄. 2.觀察實驗現象,感知虛像的含意. (三)情感、態度、價值觀 1.在探究“平面鏡成像特點”中領略物理現象的美妙和和諧,獲得“發現
蘇科版八年級上冊物理3.4平面鏡,教案,蘇科版八,年級,上冊,物理,3.4,平面鏡
第五節 光的反射 一、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1)了解光的反射現象。 (2)了解反射定律,知道法線、反射光線、入射光線、反射角和入射角的含義。 (二)過程與方法 經歷“探究光的反射定律”的活動,從而獲得比較全面的對探究活動的體驗。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在探究活動中培養科學態度,提高將科學技術應用于日常生活和社會的意識。 (2)培養參與科學探究的興趣,樂于探索自然現象和日常生活
蘇科版八年級上冊物理3.5光的反射,教案,蘇科版八,年級,上冊,物理,3.5,反射
執教者: 班級: 課題: 光的直線傳播 授課內容: 授課時間: 總課時: 學習目標: 1.知道光在同種均勻介質中沿直線傳播。 2.知道光在真空中的傳播速度。C=3108m/s。 3.會解釋影子、小孔成像、日食月食等現象的成因。 4.用光的直線傳播知識,解釋一些相關的現象。 學習重點:理解光在同種均勻的介質中沿直線傳播 學習難點:會解釋光的直線傳播的現象 教、學具準備:ppt、激光筆、水、透明皂、蚊
蘇科版八年級上冊物理3.3光的直線傳播,教案,蘇科版八,年級,上冊,物理,3.3,直線,傳播
升華和凝華教學設計 一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知道升華和凝華的概念,知道升華要吸熱,凝華要放熱。 2.了解生活中常見的升華和凝華現象,并能用物理語言進行解釋。 過程與方法: 1.通過實驗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 2.通過日常生活中實例的解釋培養學生用物理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小組實驗,小組討論,探究學習等形式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和自主學習的能力。
蘇科版八年級上冊物理2.4升華和凝華,教案,蘇科版八,年級,上冊,物理,2.4,升華,凝華
蘇科版八下11.1反比例函數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1、理解反比例函數的概念,會求比例系數。 2、感受反比例函數是刻畫世界數量關系的一種有效模型,能夠列出實際問題中的反比例函數關系. 教學重點:理解反比例函數的概念。. 教學難點:感受反比例函數是刻畫世界數量關系的一種有效模型. 教學過程: 一、情境創設: 風和日暖,正是春游好時節。我們學校素來有“四季八節”的活動傳統,所以,前一階段,我們舉
反比例函數,蘇科,年級,下冊,數學,反比例,函數,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