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質的密度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理解密度的概念、公式和單位,嘗試用密度知識解決簡單的問題; 2會查密度表,知道水的密度; 3理解密度的物理意義。 過程與方法 1經歷完整的探究思維過程,經歷數(shù)據(jù)處理的過程,進一步認識密度是物質的特性; 2學會用查表的方法,了解各種物質的密度。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1體會比值定義法在物理中的應用; 2在深度用物理知識解釋生活現(xiàn)象的過程中體會物理與社會的聯(lián)系。 教學
蘇科版八年級下冊物理6.3物質的密度,教案,蘇科版八,年級,下冊,物理,6.3,物質,密度
光現(xiàn)象復習教學設計 一、教學目標 1、通過實驗,探究并了解光的反射定律。 2、探究并了解光的折射現(xiàn)象及其特點。 3、通過實驗,探究平面鏡成像時像與物的關系。 4、知道平面鏡成像的特點及應用。 5、通過實驗,了解白光的組成和不同色光混合的現(xiàn)象。 6、知道波長、頻率和波速。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光的反射和折射規(guī)律;光路的可逆性、平面鏡成像的特點。 教學難點:平面鏡成像特點;用光現(xiàn)象知識解釋自然現(xiàn)象
蘇科版八年級上冊物理3.6綜合實踐與復習,教案,蘇科版八,年級,上冊,物理,3.6,綜合,實踐,復習
蘇科版物理八年級物理上冊引言 課題:二、體驗科學探究(1課時) 設計思路: 在課標中,科學探究占有很重要的地位。“突出科學探究”作為課標的基本理念之一;科學探究被列入課標的重要目標;在課標實施的建議中,科學探究也是其中的一項重要內容。 蘇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級上冊引言下的體驗科學探究一節(jié)內容,是在學生剛剛開始接觸有關物理現(xiàn)象、物理實驗、物理原理、物理方法的時候進行的。作為物理學習的起始階段,初二學生大
蘇科版八年級上冊物理引言-體驗科學探究,教案,蘇科版八,年級,上冊,物理,引言,體驗,科學,探究
課題:光的折射 設計思路: 1.注重學生已有的知識和生活經驗,強調情景設置,吸引學生興趣。 學生已經學過光在同一種均勻介質中沿直線傳播,也能理解坐井觀天所見甚小的原因。用模擬對比實驗拋出問題,吸引學生的興趣。用攝像頭代替青蛙,底部透明的圓筒代替井,在大屏幕上觀察坐井觀天的視覺范圍,通過加水形成視覺對比,為什么會出現(xiàn)不同的視覺效果呢?拋出問題,從而引入課題,也吸引學生的學習興趣。 2.注重學生體驗
蘇科版八年級上冊物理4.1光的折射,教案,蘇科版八,年級,上冊,物理,4.1,折射
第二節(jié)汽化和液化 一、指導思想與理論依據(jù) (1)充分體現(xiàn)“從生活走向物理,從物理走向社會”的教學理念 本課時主要介紹汽化的概念。這節(jié)課的教學內容與日常生活聯(lián)系緊密,學生體驗非常豐富,所以在教學過程中始終將生活和自然界中的一些物理現(xiàn)象與汽化聯(lián)系起來,讓學生進一步感受到物理就在我們的身邊。物理不僅有趣,而且非常有用,從而激發(fā)學生求知欲望,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 (2)注重科學探究,注意教學方式的多樣化
蘇科版八年級上冊物理2.2汽化和液化,教案,蘇科版八,年級,上冊,物理,2.2,汽化,液化
五、望遠鏡與顯微鏡教案 一、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通過活動,了解望遠鏡和顯微鏡的基本結構與工作原理。 (二)過程與方法 1、學習從物理現(xiàn)象中歸納科學規(guī)律的方法,通過兩個透鏡的組合,培養(yǎng)發(fā)散思維的能力。 2、嘗試應用已知的科學規(guī)律解釋具體問題,獲得初步的分析概括能力。 (三)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1、通過探索活動,體驗探究的樂趣,培養(yǎng)實驗的興趣。 2、了解望遠鏡和顯微鏡的發(fā)展歷程,初步認識科學技
蘇科版八年級上冊物理4.5望遠鏡與顯微鏡,教案,蘇科版八,年級,上冊,物理,4.5,望遠鏡,顯微鏡
學科:物理 年級:八年級 主備人: 課題:光的色彩 顏色 熔化和凝固 課型:新課 課時安排:1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了解光源,知道光源大致分為天然光源和人造光源兩類。 了解光的色散現(xiàn)象,知道白光可分解為七種色光。 了解光的三原色和顏料的三原色,以及色光的混合與顏料的混合是不同的。 了解光具有能量,以及生產、生活中的應用。 2.過程與方法: 通過實驗探究、觀察太陽光的色散現(xiàn)象,了解實
蘇科版八年級上冊物理3.1光的色彩,顏色,教案,蘇科版八,年級,上冊,物理,3.1,色彩
長度與時間測量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會使用適當?shù)墓ぞ邷y量時間和長度 知道測量有誤差,誤差和錯誤有區(qū)別 2、過程與方法 體驗通過日常經驗或自然現(xiàn)象粗略估計時間和長度的方法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認識計量時間和長度的工具及其發(fā)展變化的過程,培養(yǎng)對科學技術的熱愛 教學重難點 1、重點:使用適當工具測量時間和長度 2、難點:誤差的產生。誤差與錯誤的區(qū)別 教學方法設計 從以下5個方面進行教學
蘇科版八年級上冊物理5.1長度與時間測量,教案,蘇科版八,年級,上冊,物理,5.1,長度,時間,測量
重力力的示意圖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 知道由于地球吸引而使物體受到的力叫做重力。 2. 會用彈簧測力計測量物體的重力。 3. 會探究物體重力和質量的關系:G=mg,知道g=9.8Nkg。 4. 由實驗感知重力的方向并能運用這一結論對實際問題做出分析。 5. 知道力的三要素并能正確地畫物體受力的示意圖。 6. 通過觀察,知道被舉高的物體具有重力勢能。并能對具體問題做出分析和判斷。 【重點難點
蘇科版八年級下冊物理8.2,重力,力的示意圖,教案,蘇科版八,年級,下冊,物理,8.2,示意圖
物體的質量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初步認識質量的概念,知道質量的單位及其換算關系。 (2)知道質量是物體本身的一種屬性,它不隨物體的位置、狀態(tài)、形狀的變化而變化。 (3)了解常見的測量質量的工具,掌握托盤天平的構造及使用方法。 過程與方法 (1)通過觀察、比較,形成對質量概念的初步認識。 (2)掌握托盤天平的使用方法,了解托盤天平使用的注意事項。 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 (1)體會從生活走向物理
蘇科版八年級下冊物理6.1物體的質量,教案,蘇科版八,年級,下冊,物理,6.1,物體,質量
課題名稱 氣體的壓強 教 學 目 標 知識與技能 知道大氣壓的存在,并知道“如何使大氣壓顯現(xiàn)出來”; 了解估測大氣壓方法,知道標準大氣壓的數(shù)值; 在閱讀和體驗中,了解馬德保半球實驗; 會用大氣壓知識解釋相關的現(xiàn)象。 過程與方法 通過實驗探究,體驗大氣壓的存在; 通過估測大氣壓值活動,學習間接測量、等效替代、建模等方法,形成科學的思維習慣; 在合作交流中,提高分析數(shù)據(jù)的能力,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能
蘇科版八年級下冊物理10.3氣體的壓強,教案,蘇科版八,年級,下冊,物理,10.3,氣體,壓強
初二物理 課題:摩擦力 課時安排 1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 知道靜摩擦力、滑動摩擦力和滾動摩擦力,知道摩擦力大小的影響因素. 2過程與方法:通過探究活動,學會用控制變量法研究物理問題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了解生活中的摩擦現(xiàn)象,會解決生活中遇到的簡單摩擦問題 重點難點 1、重點:摩擦力的概念,探究滑動摩擦力大小的影響因素. 2、難點:區(qū)別摩擦的種類. 教學準備 彈簧測力計,木塊.砝碼,毛巾
蘇科版八年級下冊物理8.3摩擦力,教案,蘇科版八,年級,下冊,物理,8.3,摩擦力
7.1走進分子世界教學設計 教材分析 第七章“從粒子到宇宙” 初中教材中自成體系,其主要內容包括:探索微觀世界和宇宙兩個方面,介紹了人類對微觀世界和宇宙的探索歷程和在此過程中采用的科學方法,目的在于激發(fā)學生探究物質世界兩極的興趣和展示科學技術發(fā)展至今,人們在揭秘微小粒子世界和探索遙遠宇宙空間所取得的驚人成就。 關于微觀世界的探討分兩個層次:分子和比分子更小的微觀粒子。其中第一節(jié)課“走進分子世界
蘇科版八年級下冊物理7.1走進分子世界,教案,蘇科版八,年級,下冊,物理,7.1,走進,分子,世界
11.2滑 輪(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 認識定滑輪和動滑輪。 2. 知道簡單機械的一些作用。 3. 會根據(jù)要求連接滑輪組,并理解滑輪組的省力原理。 過程與方法 1. 通過觀察和實驗探究。了解定滑輪和動滑輪的結構和特點。 教學教具: 滑輪、支架、鉤碼、彈簧測力計、線 教學程序設計: 一、新課引入 思考: 如何把木材運上四樓? 二、新課講授 滑輪結構:滑輪主要部分是能繞軸
滑輪,蘇科,九年級,上冊,物理,教案
物質的物理屬性教學設計 課題 6.5 物質的物理屬性 教 學 目 標 知識 1、 知道顏色、氣味、狀態(tài)、密度、硬度、彈性等都是物質的物理屬性,物理屬性有多樣性。 2、 會根據(jù)物理屬性對物質進行分類,并嘗試將這些屬性與日常生活中物質的用途聯(lián)系起來。 教具 多媒體教學設備、釘錘、香蕉、鐵釘、彈簧、氣球、玻璃板、塑料尺、粉筆、銅鑰匙、鉛筆芯、筷子、石蠟、電池、小燈泡、開關、導線等。 能力 學會交流與討論
蘇科版八年級下冊物理6.5物質的物理屬性,教案,蘇科版八,年級,下冊,物理,6.5,物質,屬性
引言-奇妙的物理現(xiàn)象 一、教學設計思路: 奇妙的物理現(xiàn)象是學生學習物理的啟蒙課。向孩子們打開物理世界的大門,展示五彩繽紛、充滿神奇的物理世界。通過學習讓學生們初步了解有趣的物理現(xiàn)象、學會觀察生活和提出科學問題等,以便使孩子們對物理世界有一種新奇感、求知欲,產生學習物理的濃厚興趣。 本節(jié)課采用演示實驗及學生分組實驗相結合的方法,觀察和實驗是學生認識物理世界,獲取物理知識的重要途徑,是發(fā)展學生智
蘇科版八年級上冊物理引言-奇妙的物理現(xiàn)象,教案,蘇科版八,年級,上冊,物理,引言,奇妙,現(xiàn)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