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課 操作計算機 一、教材分析 本課是信息技術與計算機基礎單元的第3課,前兩節課主要是接觸常見的計算機硬件的基礎知識及工作原理。本課的學習內容是啟動和關閉計算機、鼠標器的五種基本操作,是一節信息技術實踐應用課,是學生學習計算機應用操作的起始章節,是理論與操作的銜接。 二、學情分析 本課的學習對象是三年級學生,三年級小學生剛剛接觸計算機,掌握鼠標器這些簡單的基礎操作將是學習信息技術的一個突破口
操作計算機,蘇科版,三年級,信息技術,03,操作,計算機,教學,設計
第22課 便捷訪問網站 一、教材分析 本課主要介紹了三種便捷訪問網站的方法,分別為收藏夾、歷史記錄和網址列表等。教材詳細地講解了三種方法的操作步驟,并在最后通過“討論坊”引導學生討論三種方法的差異,進一步明確每一種方法適用的情境。 二、學情分析 在學習本課之前,學生已經能初步使用瀏覽器瀏覽網上信息,了解了網站、網址、主頁等相關的概念,對上網瀏覽信息有迫切的需求。對于自己喜歡的、經常瀏覽的網站,他
便捷訪問網站,蘇科版,三年級,信息技術,22,便捷,訪問,網站,教學,設計
第5課 設置個性桌面 一、教材分析 本課的教學內容是“個性化”中的更改主題、更改桌面背景和設置屏幕保護程序。本節課主要讓學生通過操作鼠標器,完成對計算機個性化的設置,不僅讓學生更好地掌握使用鼠標器的技巧,而且讓計算機變得更加個性化。 二、學情分析 學生對鼠標器的應用已有兩節課的經驗積累,可能有一部分學生在家里使用過電腦,鼠標器操作得比較熟練。個性化設置的效果可見,三年級學生對圖形、色彩的變化興趣
設置個性桌面,蘇科版,三年級,信息技術,05,設置,個性,桌面,教學,設計
第28課 整理文件 一、教材分析 本課教學是在學生學習了窗口操作、下載網上信息的基礎上進行的,通過學習新建文件夾,復制、移動、刪除文件等文件管理知識,讓學生學會分類管理文件夾中的文件。本課著重培養學生良好的管理文件的習慣,了解文件管理的重要性,感受文件管理的便捷。 二、學情分析 學生學習過下載文字、圖片、音樂等文件之后,文件夾里的內容豐富而雜亂。對整理文件的需求很明顯,因此有了學習整理文件的想法
整理文件,蘇科版,三年級,信息技術,28,整理,文件,教學,設計
第19課 美化圖形 一、教材分析 “美圖秀秀”是一款流行的圖形處理軟件,界面直觀,操作簡單。學生都能輕松上手,并能夠比較熟練地掌握它的使用方法。這一課安排在學習完“畫圖”軟件之后,其實也就是學生能利用“美圖秀秀”對自己創作的圖畫進行美化,進而培養他們的審美能力和創造力。教材分四個部分,分別介紹了“美圖秀秀”程序的窗口組成、美化功能、場景功能和閃圖的制作,最后還簡單介紹了網頁版“美圖秀秀”。讓學生
美化圖形,蘇科版,三年級,信息技術,19,美化,圖形,教學,設計
第24課 下載網上信息 一、教材分析 本課學習內容屬于三年級網絡基礎模塊。在初步學習了輸入網址瀏覽網頁之后,學生開始嘗試使用搜索引擎搜索自己想要的內容,同時把自己需要的內容下載到自己的計算機上。本課的主要知識點可分為四個部分,具體是使用搜索引擎選擇合適的關鍵字來搜索網上的信息、下載網頁、下載文字、下載圖片。教材中的操作步驟很詳盡,可以讓學生通過閱讀教材,進行自主學習與合作學習。教師應在學生的自學
下載網上信息,蘇科版,三年級,信息技術,24,下載,網上,信息,教學,設計
第9課 初識“畫圖” 一、教材分析 本課介紹的是Win 7系統自帶的“畫圖”程序,包括啟動、退出、界面組成等,是“畫圖”程序的起始課。學生初次接觸“畫圖”程序,同時也是首次接觸應用程序和小學生必須掌握的信息技術入門材料。“畫圖”教學不僅可以培養學生學習信息技術的興趣,并且為后續學習較難的信息技術課程奠定重要的基礎,所以這節課對于激發和保持學生的學習興趣極為重要。 二、學情分析 本課是小學三年級的
初識“畫圖”,蘇科版,三年級,信息技術,09,初識,畫圖,教學,設計
第15課 調整與修飾圖形 一、教材分析 本課教材內容是在上一課“復制”“粘貼”的基礎之上,延伸了技能的拓展運用,實現不同文件間的“復制”與“粘貼”,同時,結合了“噴槍”和“文本”工具,進行綜合運用、個性創作,達到調整與修飾圖形的美化效果。 二、學情分析 本課的學習內容要實現不同文件間的復制,雖然學生在上節課剛學習了復制,但因為涉及兩個窗口的運用操作,學生操作起來還是有一定難度的。“噴槍”“文本
調整與修飾圖形,蘇科版,三年級,信息技術,15,調整,修飾,圖形,教學,設計
第6課 認識鍵盤 一、教材分析 認識鍵盤是圍繞認識常用的輸入設備鍵盤開展教學活動的。活動主要內容分為四個部分:一是鍵盤的認識,通過教材圖片加以說明。計算機的鍵盤大致可分為四個大區:功能區、主鍵盤區、編輯區和小鍵盤區(即數字鍵區)。二是初識“金山打字通”程序。“金山打字通”程序將貫穿于學生鍵盤操作練習的整個過程,能幫助學生準確記憶鍵盤的區域分布的位置和主鍵盤區各個鍵的位置。本節內容是建立在學生對計
認識鍵盤,蘇科版,三年級,信息技術,06,認識,鍵盤,教學,設計
第20課 初識網絡世界 一、教材分析 本課是網絡基礎模塊的第1課,主要內容有了解因特網以及其在人們學習和生活中的作用,學習用瀏覽器瀏覽網上信息。教材的第一部分通過介紹因特網,讓學生領會網絡在生活中的作用,感受隨著科技的發展,互聯網變得越來越強大,網絡學習、網絡購物、網絡工作、網絡娛樂已經成為人們學習和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工具;教材的第二部分,首先向學生介紹訪問因特網的工具瀏覽器,并要求學生學會初步使
初識網絡世界,蘇科版,三年級,信息技術,20,初識,網絡,世界,教學,設計
第11課 填充顏色 一、教材分析 “填充顏色”一課是畫圖中的重要內容,也是學生比較感興趣的知識,屬于信息加工與表達模塊教學范疇。本課是對前面畫圖知識的延伸,同時又為學習后面畫圖程序中其他工具的使用奠定了基礎。通過前幾節課的學習,學生已經初步認識了畫圖界面,知道了每個工具的名稱,會打開畫圖程序,會保存圖像文件,會調整畫布大小,會用刷子、鉛筆等工具畫出簡單的圖形,更會使用“撤銷命令”。根據學生的掌握
填充顏色,蘇科版,三年級,信息技術,11,填充,顏色,教學,設計
第2課 認識計算機 一、教材分析 本課屬于計算機系統學習的基礎模塊,其內容是學習計算機硬件的基本組成。認識計算機首先要從外觀上觀察并知曉各個部件的名稱,介紹計算機由哪些硬件組成及其各個部件的功能。這部分知識理論性很強,讓學生更直觀地認識計算機很重要。 二、學情分析 本課面向的對象是小學三年級學生。這個年齡段的學生在生活中一般都有接觸電腦的經驗,所以對計算機的興趣非常濃厚。在生活中,他們已潛移默化
認識計算機,蘇科版,三年級,信息技術,02,認識,計算機,教學,設計
第13課 畫多邊形 一、教材分析 “多邊形”工具是繼“曲線”工具之后的又一個比較難的知識點。本課的第一部分介紹了畫多邊形的一般方法,第二部分介紹了將“多邊形”工具畫出的圖形進行組合,同時滲透多邊形本身是一種很好看的圖形,將多個多邊形加以組合可以產生一個新的圖形,“多邊形”工具和“曲線”“橢圓”等其他工具相結合能畫出更多更好看的圖形等知識點,為利用計算機進行繪畫創作做好鋪墊。 二、學情分析 三年級
畫多邊形,蘇科版,三年級,信息技術,13,多邊形,教學,設計
第4課 認識Windows 一、教材分析 “窗口”知識是計算機操作的基礎。本課內容的呈現為學生正式展開計算機探究之旅拉開了序幕。從“認識Windows窗口”到“窗口的基本操作”,再到“文件與文件夾”的展現,讓學生在動腦與動手的過程中全面了解Windows。本課在整個知識體系中十分重要,學生在以后的學習中會經常用到本課知識。 二、學情分析 本課的教學對象是三年級學生,剛接觸計算機的他們對計算機有著
認識Windows,蘇科版,三年級,信息技術,04,認識,Windows,教學,設計
第7課 駕馭鍵盤 一、教材分析 本節課的內容是進行字母鍵位練習,是整個鍵盤操作練習的第一關,本課具有承上啟下的作用。教師要讓學生清楚鍵盤操作的正確姿勢、基準鍵、指法分工等知識,學生應不僅能利用“金山打字通”程序輸入字母,還可以在記事本程序中輸入字母。 二、學情分析 三年級的孩子在課堂上接觸電腦的時間并不是很長,活潑好動的性格容易讓他們對鍵盤的輸入內容產生枯燥感。鑒于此,在教學中,教師可以借助練習
駕馭鍵盤,蘇科版,三年級,信息技術,07,駕馭,鍵盤,教學,設計
第23課 網絡文明小公民 一、教材分析 江蘇省義務教育信息技術課程指導綱要(2017年修訂)中明確了小學階段本課程的教學目標,要求學生能夠規范、安全地使用信息技術工具并注意維護與保養;形成健康地使用信息技術工具,合理地應用信息技術的行為習慣。因此,學生必須了解有關計算機和互聯網使用的法律和法規,建立計算機的安全意識,自覺抵制網絡不良信息,從小養成安全使用計算機的良好道德規范,學會預防計算機病毒
網絡文明小公民,蘇科版,三年級,信息技術,23,網絡,文明,公民,教學,設計
第25課 下載和安裝軟件 一、教材分析 下載和安裝軟件屬于網絡基礎部分中的下載信息單元,是學習下載文字、圖片、網頁等信息后的重要一課。教材中通過“QQ”軟件的下載,讓學生了解如何從官方網站或一些常用的軟件下載網站,找到所需的軟件,單擊下載網址鏈接,在彈出的窗口中選擇保存文件,再安裝軟件進行應用,為下一節課網絡交流做好軟件上的準備。 二、學情分析 本課的學習對象是三年級學生,他們喜歡表現自我。通過
下載和安裝軟件,蘇科版,三年級,信息技術,25,下載,安裝,軟件,教學,設計
第14課 復制與粘貼圖形 一、教材分析 本課主要是學習使用“復制”“粘貼”“旋轉”“重新調整大小”去繪制圖形,結合使用工具箱“選定”工具而進行的一項多步驟的操作學習,跟先前單純的基本工具繪圖有所區別,更是有所難度。 通過“一盆花”為載體,用五塊內容呈現了本課所蘊含的知識點:前兩塊是“復制/粘貼”的學習,后三塊是“復制/粘貼”的提升,綜合“旋轉”“重新調整大小”的運用。 二、學情分析 學生
復制與粘貼圖形,蘇科版,三年級,信息技術,14,復制,粘貼,圖形,教學,設計
第10課 畫方形和圓形 一、教材分析 通過上節課的學習,學生初步了解了“畫圖”程序,學會了使用“鉛筆”“刷子”“橡皮擦”等工具。本課學生繼續學習“矩形”、“圓角矩形”和“橢圓”等工具的使用方法,同時積累使用“畫圖”工具創作圖畫的經驗。 本課通過教師引導學生觀察生活中的圖形,讓學生在繪畫造型的基本練習中,提高用“矩形”“圓角矩形”“橢圓”等基本形狀表現物體形象的能力。 本課學習中,學生不僅要掌握
畫方形和圓形,蘇科版,三年級,信息技術,10,方形,圓形,教學,設計
第1課 信息與信息技術 一、教材分析 本課屬于信息技術教材的基礎模塊。信息很普遍,也很重要。信息是無處不在的。信息是指事物所包含的知識、內容和意義。在使用信息的過程中所采用的技術就是信息技術。基于對生活的實際情況及對教材內容的分析,本課的教學設計立足于“了解”的認知層次,以感知和感受信息與信息技術為本課主要的教學目標。教材意圖通過大量的案例介紹以降低學習難度,通過活動使得內容更易于學生理解。 二
信息與信息技術,蘇科版,三年級,信息技術,01,信息,教學,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