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活動題目 土壤植物生長的搖籃 二、活動目標 通過實驗和動手活動,使幼兒感知土壤里有水、空氣、腐爛物等成分和與植物的關系。培養幼兒的觀察、比較及動手操作能力。 三、適用對象 56歲幼兒。 四、活動所需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學,植物,生長,搖籃,土壤,教案
保護土壤 班級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得分___________ 一、填空題。 1.( )是覆蓋在地球( )的一層疏松物質,它為植物提供了養料、水分。 2.( )為動物提供了生存的棲息地,也為人類提供了住所和制作物品
蘇教版小學科學三年級上冊,蘇教版,小學,科學,三年級,上冊
2.3肥沃的土壤(練習題) 1、 填空題 1.不是所有的表層土都是 的。 2.我們可以做一個 ,了解腐殖質的形成過程。 3.動植物遺體在土壤中腐爛分解后,形成了 。腐殖質是供植物生 長的肥料。腐殖質越 ,土壤顏色越深,越
蘇教版小學科學三年級上冊,蘇教版,小學,科學,三年級,上冊
2.2土壤的類型(練習題) 一、填空題 1.黏質土的保水性、保肥能力最好, 、 最差。 2.沙質土的 、 最好,保水性、保肥能力最差。 3.土壤中有大顆粒的 、中等顆粒的 和細小顆粒 的 。 4.人 們 根 據 三 種 顆 粒
蘇教版小學科學三年級上冊,蘇教版,小學,科學,三年級,上冊
2.1土壤的成分(練習題) 一、填空題 1.必須有 陪同才能去水邊。 2.土壤中有 、 、 等東西。 3. 是覆蓋在地球表面的一層疏松物質,它具有一定的肥力,能夠 提供植物生長所需要的 。 4. 我們可以到 、 或池塘邊等
蘇教版小學科學三年級上冊,2.1,蘇教版,小學,科學,三年級,上冊
最新教科版小學科學四年級下冊第三單元第6課觀察土壤 面試“說課稿+試講稿” (一)說課稿 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新教科版小學科學四年級下冊第三單元第6課觀察土壤。本單元以“巖石與土壤”為探究主題。本單元的設計不只是引導學生觀察并初步建構巖石與土壤在特征、組成、類別等方面的科學概念,更重要的是將巖石和土壤放在一個更加廣闊和深層次的視野下來展開學習,即巖石和土壤本身的意義與價值。增強學生的學習動機和積極主
觀察土壤,教科版,四年級,下冊,科學,3.6,觀察,土壤,說課稿
4.土壤的成分 【教材分析】 本課是新教材三年級上冊第二單元研究土壤的第1課,本單元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研究土壤:土壤的成分、不同類型的土壤以及保護土壤。本節課土壤的成分中,教材設計了三個環節,分別是挖土壤、觀察土壤并進行記錄、最后利用幾種方式深度觀察研究土壤。 在新教材中沒有提及腐殖質的概念,也沒有讓學生具體描述看到的土壤分層時那些物質到底是什么,但根據后一課的內容分析,在用水浸泡土壤后,學生要
土壤的成分,蘇教版,三年級,上冊,科學,2.4,土壤,成分,教案設計
6.肥沃的土壤 【教材分析】 本課是蘇教版小學科學教材三年級上第二單元研究土壤的第3課。對植物而言,腐殖質是它們的主要營養。對學生而言,腐殖質如何形成是他們最關心的問題。本課遵照科學探究的基本過程,引導學生認識腐殖質及其產生的原因,促使學生更加深入地認識土壤。 【學情分析】 在學習這一課之前,學生已經了解了土壤的常見成分,知道了土壤里能生長植物,土壤里有一些其他雜物,蚯蚓生活在土壤里等等。土
肥沃的土壤,蘇教版,三年級,上冊,科學,2.6,肥沃,土壤,教案設計
5.土壤的類型 【教材分析】 本課是蘇教版小學科學教材三年級上第二單元研究土壤的第2課。本單元教學內容分四個部分:一、觀察土壤的外觀,發現其外形的顆粒狀特征以及顏色、顆粒等狀況,形成對土壤特征的初步認識。二、通過閱讀材料,知道可以按照土壤中沙粒、粉粒和黏粒含量的而不同,將土壤分為沙質土、黏質土和壤土三類。三、通過動手操作、比較三種類型的土壤,描述它們各自的特征。運用的方法有:看、捻、握和搓。四
土壤的類型,蘇教版,三年級,上冊,科學,2.5,土壤,類型,教案設計
7.保護土壤 【教材分析】 本課是蘇教版小學科學教材三年級上第二單元研究土壤的第4課。通過本課的學習,學生將進一步研究土壤和人類的關系,認識土壤對人類生存的重要性,了解人類的一些不良行為對土壤造成了什么危害,引發學生增強保護土壤的意識,并從自身做起,從簡單的事情做起,保護家鄉的環境。 本課教學內容主要有四個部分:1.了解土壤能為人類做什么。2.認識植被遭破壞后對土壤蓄水能力的損害。3.研究人類應該
保護土壤,蘇教版,三年級,上冊,科學,2.7,保護,土壤,教案設計
觀察土壤教學設計 【教材分析】 本課為本單元的第6課,在上一課的學習中,我們已經從對巖石的學習過渡到了對土壤的關注。在本課中,通過初步探究和土壤沉積實驗兩大部分的核心探究活動,讓學生觀察土壤,知道土壤的組成成分,體會土壤與人類密不可分的關系。 本課分為聚焦、探索、研討、拓展四個環節。從聚焦環節初步推測土壤里面有什么,到探索環節通過觀察土壤、土壤沉積實驗研究土壤的組成成分,再到研討部分對實驗現象的交
教科版四年級下冊科學3.6,觀察土壤,教學設計,教科版,四年級,下冊,科學,3.6,觀察,土壤,教學,設計
第三單元 生物與環境 第三課 互相依存的動植物 一、教學目標 1.科學知識 知道動物和植物是互相依存的關系。 2.科學探究 搜集并閱讀資料,能認識理解鳥類及其他動物與植物互相幫助、互相依存的關系。例如:鳥類常常利用樹干、草葉等材料筑巢、安家、求偶、繁育后代。有些巢穴還具有隱蔽作用,以防被天敵發現。而鳥類會捕食危害植物的昆蟲,使植物更好地生長。又如:益蟻保護蟻棲樹,而蟻棲樹供給益蟻食物和住房。 3
湘科版四年級下冊科學3.3,互相依存的動植物,教案,湘科版,四年級,下冊,科學,3.3,互相,依存,動植物
土壤動植物的樂園教學設計,教材分析,本課是在學生對,地球家園中有什么,有一個整體認識之后,讓學生繼續研究地球家園的重要組成部分土壤,教材通過展示土壤以及土壤里生長的幼苗的圖片以及提出,土壤上生活著許多動植物,都有哪些動植物呢,的問題,聚焦到
土壤—動植物的樂園,教科版二,年級,上冊,科學,土壤,動植物,樂園,教學,設計
土壤動植物的樂園教學設計,教材簡析,本課是科教版科學二年級上冊第一單元第二課時的內容,在學習本課之前,同學們已經對,我們的地球家園中有什么,有了一個整體的認識,本課的學習就是聚焦于學生身邊既熟悉又陌生的土壤,土壤是世界上最重要的資源,生活在
教科版二上科學1.2,土壤—動植物的樂園,教學設計,教科版二上,科學,1.2,土壤,動植物,樂園,教學,設計
2.土壤的成分練習題第四單元大象版科學三年級下冊一、我會選。1.設計的實驗方案一般不包括。A.實驗目的B.實驗器材C.實驗器材的來源2.關于腐殖質的說法正確的是。A.不可以燃燒B.由動植物殘體腐爛以后變成的C.由巖
土壤的成分,大象,三年級,下冊,科學,土壤,成分,練習題,答案
第3單元認識天氣3.3天氣與動植物科學概念目標初步感知天氣變化對動植物有一定的影響。科學探究目標(1)觀察并描述天氣變化對動植物的影響。(2)利用簡單的工具模擬天氣,觀察動植物的反應,并做簡單的記錄。科
青島版二年級下冊科學第9課天氣與動植物,教學課件,青島,年級,下冊,科學,天氣,動植物,教學,課件
蘇教版小學科學三年級上冊第二單元 研究土壤,7.保護土壤,土壤對動植物和人類有哪些貢獻?,植物生長,土壤對動植物和人類的貢獻,動物安家,生產糧食,土壤對動植物和人類的貢獻,種植蔬菜,土壤是非常重要的資源。可是,由于自然或人為的因素,土壤資源正在遭到破壞,導致土壤流失、土壤退化等。而土壤流失還會加劇水資源的流失,久而久之,就會造成土地荒蕪、環境惡化。,土 壤 沙 化,土 壤 流 失,土壤是
蘇教版三年級上冊科學7.保護土壤,教學課件,蘇教版,三年級,上冊,科學,保護,土壤,教學,課件
蘇教版小學科學三年級上冊 第二單元 土壤,4.土壤的成分,還需要什么?,自己觀察土壤,用便簽紙記下你新發現的土壤成分,將便簽紙貼在記錄單的右側,小組交流,每組選擇兩條記錄進行匯報,借助工具!,證明土壤中有水和空氣!,水,把土壤放進水中,你看到什么現象說明土壤里有空氣呢?,攪拌幾下,你看見什么?氣泡還有嗎,靜置一分鐘,土壤和水又出現什么情況了?,水,將自己的發現用便簽紙寫下來貼在記錄單上! 每組
蘇教版三年級上冊科學4.土壤的成分,教學課件,蘇教版,三年級,上冊,科學,土壤,成分,教學,課件
蘇教版小學科學三年級上冊 第二單元 研究土壤,6.肥沃的土壤,了解土壤,西部大山里的孩子,了解土壤,肥沃的土壤,貧瘠的土壤,了解腐殖質,在校園里采集一些肥沃的土壤并帶回教室進行觀察,了解腐殖質,1.采集原始的土壤。,2.仔細觀察落葉下面的土壤是什么顏色的, 嘗試挖的深一些,看看你有什么發現。,3.把坑填好,恢復原樣。,溫馨提示:,了解腐殖質,肥沃的土壤里有很多動植物的遺體,還有蚯蚓和
蘇教版三年級上冊科學6.肥沃的土壤,教學課件,蘇教版,三年級,上冊,科學,肥沃,土壤,教學,課件
你知道這些植物適合種植在什么樣的土壤里么?,蘇教版小學科學三年級上冊 第二單元 研究土壤,5.土壤的類型,用多種感官了解土壤,你們有什么方法可以研究這些土壤呢?,用多種感官了解土壤,用放大鏡觀察,用多種感官了解土壤,用手捻一捻,和點水握一握,加點水搓一搓,你們有什么方法可以研究這些土壤呢?,用多種感官了解土壤,1.分別抽取10ml水加入三種土壤中。 2.攪拌均勻后,用手分別握一握三種土壤
蘇教版三年級上冊科學5.土壤的類型,教學課件,蘇教版,三年級,上冊,科學,土壤,類型,教學,課件
一橫更比一橫長, 一豎插在正中央。,土,土壤 動植物的樂園,聚焦知識,土壤是地球家園的重要資源,土壤上生活著許多動植物,都有哪些動植物呢?,蝗蟲,鼠婦,又稱“潮蟲、西瓜蟲、團子蟲”,常能卷曲成團,為甲殼動物中唯一完全適應于陸地生活的動物。,蜣螂,勺狀頭型,可將糞便變成球型,滾動到可靠的地方藏起來,然后再慢慢吃掉。一只蜣螂可以滾動一個比它身體大得多的糞球。 它們將卵產在糞便上并將卵掩埋,這樣可
教科版二年級上冊科學1.2、土壤-動植物的樂園,教學課件,教科版二,年級,上冊,科學,1.2,土壤,動植物,樂園,教學,課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