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時訓練四 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政權分立與民族交融 一、選擇題 1.2019綿陽據方輿勝覽記載,211年,劉備和劉璋相聚富樂山,看見綿州繁榮景象,劉備高興地說道“富哉今日之樂乎”綿陽富樂山因此得名。據此可知 A
2020,中考,歷史,復習,方案,第一,部分,中國,古代史,課時,訓練,04,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政權,分立,民族,交融,試題
學科:歷史 年級:七年級 課題: 第 20課魏晉南北朝的科技與文化 課標要求 了解魏晉南北朝時期數學、農學、書法、繪畫、雕刻等方面的成就 學習目標 了解魏晉南北朝時期數學、農學、書法、繪畫、雕刻等方面的成就 學習重點 各人物及其成就 學習難點 這一時期科技文化取得成就的原因? 學情分析 這課的內容比較簡單,但是很多,采用列表格的方式進行梳理,有助于學生的記憶。本課應該以學生
魏晉南北朝的科技與文化,人教部編版七上,歷史,20,魏晉,南北朝,科技,文化,教案,老師,獲獎作品
第21課承上啟下的魏晉南北朝文化(一)教學設計 一、基本說明 1、模塊:中國古代史上冊 2、年級:七年級 3、所用教材版本:人民教育出版社 4、所屬章節:第四單元三國兩晉南北朝第21課 5、學時數:1課時 二、課標要求 課標要求:知道水經注齊民要術等重要著作。講述祖沖之推算圓周率的史實,了解中國古代的數學成就。 三、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能力: 通過本課教學使學生了解魏晉南北朝時期的重要科技成就
魏晉南北朝的科技與文化,人教部編版七上,歷史,20,魏晉,南北朝,科技,文化,教案,老師,獲獎作品
第20課魏晉南北朝的科技與文化教學設計 【課標要求】 知道祖沖之的數學成就,初步認識書法藝術。了解北方農業技術的成就和農歷。 【教學目標】 1.了解魏晉南北朝時期的重要科技成就與文化:賈思勰和齊民要術;祖沖之和圓周率;書法、繪畫與雕塑等基本史實。 2.通過魏晉南北朝時期重要科技與文化成就的學習,培養學生的綜合歸納能力和動手能力。 3.通過學習讓學生認識到魏晉南北朝時期,許多科技處于世界領先地位
魏晉南北朝的科技與文化,人教部編版七上,歷史,20,魏晉,南北朝,科技,文化,教案,老師,獲獎作品
第20課 魏晉南北朝的科技與文化 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目標:通過本課的學習,使學生了解魏晉南北朝時期的重要科技成就和藝術成就:祖沖之和圓周率;賈思勰和齊民要術;王羲之和蘭亭序;顧愷之和女史箴圖洛神賦圖;云岡石窟和龍門石窟。 過程與方法目標: 1. 通過對魏晉南北朝時期重要科技和文化成就的學習,培養學生的綜合歸納能力。 2. 從優秀歷史人物和文化成果中吸收精神營養,提高學生自身素質和文
魏晉南北朝的科技與文化,人教部編版七上,歷史,20,魏晉,南北朝,科技,文化,教案,老師,獲獎作品
第20課 魏晉南北朝的科技與文化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通過對魏晉南北朝時期重要科技成就的學習培養學生的綜合歸納能力;從優秀歷史人物和文化成果中吸收精神營養,提高自身素質和文化修養。 2通過對王羲之書法藝術的介紹幫助學生認識到書法是我國特有的一種文字造型藝術,也是我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過程與方法: 1了解魏晉南北朝時期的重要科技成就:祖沖之和圓周率、賈思勰和齊民要術等
魏晉南北朝的科技與文化,人教部編版七上,歷史,20,魏晉,南北朝,科技,文化,教案,老師,獲獎作品
第20課魏晉南北朝的科技與文化 一、教學目標 1. 知識與技能 (1) 知道賈思勰寫的齊民要術的地位、內容及影響,掌握祖沖之在數學、天文歷法等方面的偉大貢獻; (2)通過學習王羲之的書法、顧愷之的繪畫及云岡石窟、龍門石窟的雕塑藝術,培養學生的藝術修養和鑒賞能力。 2. 過程與方法 (1)通過尋寶的方式展開本課學習,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2) 通過國寶守護人的講解、觀看相關視頻以及閱讀教材內容
魏晉南北朝的科技與文化,人教部編版七上,歷史,20,魏晉,南北朝,科技,文化,教案,老師,獲獎作品
第20課魏晉南北朝的科技與文化教學設計 一、基本說明 1、模塊:中國古代史上冊 2、年級:七年級 3、所用教材版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1課標版 4、所屬章節:第四單元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第20課 5、學時數:1課時 二、課標要求 課標要求:知道水經注齊民要術等重要著作。講述祖沖之推算圓周率的史實,了解中國古代的數學成就。 三、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能力: 通過本課教學使學生了解魏晉南北朝時期的重要
魏晉南北朝的科技與文化,人教部編版七上,歷史,20,魏晉,南北朝,科技,文化,教案,老師,獲獎作品
第20課 魏晉南北朝的科技與文化 1教學分析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掌握魏晉南北朝時期數學、農學的科技成就,掌握魏晉時期書法、繪畫、雕塑藝術方面的成就 過程與方法 1.通過講訴法與誘思法相結合,使學生了解科學家的生平及他們為人類文明作出的貢獻。 2.通過指導學生自主閱讀課文,概括提煉本課的知識點,完成本課導學案。結合制作填寫“魏晉南北朝時期的重要科技、藝術與思想成就表”提高綜合歸納能力。 情感
魏晉南北朝的科技與文化,人教部編版七上,歷史,20,魏晉,南北朝,科技,文化,教案,老師,獲獎作品
魏晉南北朝的科技與文化教案 第20課:魏晉南北朝的科技與文化(教案) 一、核心教學目標 1、掌握魏晉南北朝時期重要的科技與文化成就與主要人物:祖沖之和圓周率、賈思勰和齊民要術、王羲之與蘭亭集序。 2、通過多媒體的相關展示,直觀感受魏晉南北朝時期的文化成就,鍛煉自身欣賞美和鑒賞美的能力。 3、了解祖沖之和賈思勰等人的生平事跡,感受古人為科學艱苦奮斗的精神,意識到成功源于堅持不斷的努力。對比古今科技發
魏晉南北朝的科技與文化,人教部編版七上,歷史,20,魏晉,南北朝,科技,文化,教案,老師,獲獎作品
課程 人教版歷史教材(七)年級(上)冊第( 四)單元第(20)課 教學 內容 魏晉南北朝的科技與文化教學設計 學 生 分 析 學生由小學進入初中的第一個學期,是小學階段和初中階段的一個銜接點,他們仍具有許多小學生的特性,同時又是處于生理、心理高速發育時期青春期。這時候的學生渴望得到關心、尊重與肯定。渴望結交朋友,又不會處理同學關系。他們認知的核心成分逐漸成熟,注意的穩定性較小學增強,但對
魏晉南北朝的科技與文化,人教部編版七上,歷史,20,魏晉,南北朝,科技,文化,教案,老師,獲獎作品
第四單元 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 政權分立與民族交融 第20課 魏晉南北朝的科技與文化 【學習目標】 知識與技能 通過教學和閱讀使學生掌握祖沖之和圓周率;賈思勰和齊民要術;酈道元和水經注。了解王羲之和蘭亭序、顧愷之和女史箴圖洛神賦圖、云岡石窟和龍門石窟等基本歷史事實,提高學生綜合歸納整理所學知識的能力。 過程與方法 通過對書法、繪畫及石窟藝術具體內容和其中含義的介紹,初步培養學生的藝術鑒賞能力,批
魏晉南北朝的科技與文化,人教部編版七上,歷史,20,魏晉,南北朝,科技,文化,教案,老師,獲獎作品
第20課魏晉南北朝的科技與文化 科目:初中歷史 教學對象:七年級 課時:1課時 一、課標要求 知道祖沖之的數學成就,初步認識書法藝術。了解北方農業技術的成就和農歷。 二、 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 了解魏晉南北朝時期的重要科技成就與文化:賈思勰和齊民要術;祖沖之和圓周率;王羲之與蘭亭序;顧愷之與女史箴圖洛神賦圖;云岡石窟和龍門石窟。思考魏晉南北朝科技文化成就的取得與此階段的時代特征有著內在的聯系
魏晉南北朝的科技與文化,人教部編版七上,歷史,20,魏晉,南北朝,科技,文化,教案,老師,獲獎作品
第20課魏晉南北朝時期的科技與文化教學設計 一、教材分析 本課是部編版七年級上冊第四單元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第20課 魏晉南北時期的科技與文化,內容標準涉及到:賈思勰和齊民要術,科學家祖沖之,書法、繪畫與雕塑。魏晉南北朝時期,是政權分立、民族交融、文化多元的時期。魏晉南北朝的科技與文化上承兩漢、下啟隋唐,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是一個重要的轉折時期,不僅是對秦漢科技與文化的繼承和創新,還為隋唐科技和文化的
魏晉南北朝的科技與文化,人教部編版七上,歷史,20,魏晉,南北朝,科技,文化,教案,老師,獲獎作品
課題 第20課 魏晉南北朝的科技與文化 課型 新授 備課人 課標要求 知道祖沖之的數學成就,初步認識書法藝術。了解北方農業技術的成熟和農歷。 教材分析 本課內容主要包括魏晉南北朝時期的科技和文化成就,即賈思勰和齊民要術;祖沖之和圓周率;文化成就主要講述書法、繪畫與雕塑方面的成就。我們要將科技、文化與歷史發展的進程有機地結合起來,使學生在了解歷史背景和進程的基礎上,理解科技、文化與社會變遷的關系,培
魏晉南北朝的科技與文化,人教部編版七上,歷史,20,魏晉,南北朝,科技,文化,教案,老師,獲獎作品
第20課 魏晉南北朝的科技與文化 一、教學理念 在全新的歷史課改理念下,歷史的教育功能更為突出,注重提升學生的素養,從不同的歷史視角來認知歷史問題,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從而形成正確的價值判斷,養成科學的世界觀、價值觀,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方式和教學評價上進行一定的創新,將自主、合作、探究學習等方法落實到實際教學中,因此我將采用如下教學觀和教學模式: 1、歷史感悟教學觀 歷史感悟教學觀突出以“以人為本
魏晉南北朝的科技與文化,人教部編版七上,歷史,20,魏晉,南北朝,科技,文化,教案,老師,獲獎作品
課 題 第20課 魏晉南北朝的科技與文化 課 標 了解魏晉南北朝的科技與文化成就 教 學 目 標 知識與能力 了解齊民要術的作者,內容及地位;科學家祖沖之;書法、繪畫與雕塑方面取得的成就等基本史實,思考魏晉南北朝的科技與文化成就的取得,與此階段的時代特征有著內在的聯系。 過程與方法 研讀相關引文及相關史事;賞析蘭亭序集等,感受其文化魅力。 情感、態度 與價值觀 體會科學與人文的價值,培養對古代中
魏晉南北朝的科技與文化,人教部編版七上,歷史,20,魏晉,南北朝,科技,文化,教案,陳老師,獲獎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