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之光 彩陶之美 教學目標:1、知道彩陶與原始社會之間的緊密關系。 2、在比較分析的活動中,認識和賞析彩陶的造型美、紋樣美、內涵美。 3、培養學生學習祖國傳統文化藝術的興趣,增強弘揚民族文化的意識。 教學重點:認識和賞析彩陶的造型美、紋樣美、內涵美。 教學難點:知道彩陶的造型美、紋樣美和內涵美,并能進行簡要的欣賞評述。 教學過程: (一)、導入 今天,老師給同學們帶來了一
文明之光,湘美版八,年級,下冊,美術,文明,教案,師公,開課
湘美2011課標版八年級下冊 第6課 變廢為寶(第2課時) 課題 第6課變廢為寶廢棄物的立體組構 課型 手工課 教學 目標 1.在平面造型表現的基礎上進行立體造型表現,并在創作表現活動過程運用已學的美術知識。 2.能夠利用材料的質感、肌理、形狀和色彩,以及材料蘊含的社會生活信息進行造型表現,在創作表現活動過程中運用已學的美術知識。 3.通過廢舊材料的利用,提高學生的環境保護、資源利用意識。 教學
文明之光,湘美版八,年級,下冊,美術,文明,教案,師公,開課
第1課 文明之光 彩陶(第一課時) 1、 學情分析 經過較長時間的美術學習對于美的認識初中二年級的學生已有雛形,之前的學習大都偏向于實際繪制與動手創作,對于美術鑒賞方面的知識了解相對比較欠缺。本課以中華原始文明時期誕生的彩陶為例,初步探索美術鑒賞,為學生更好更多的了解并解讀優秀美術作品做基礎性的鋪墊。 2、 教學目標 (1) 知識與能力: 1. 能夠聯系時代及社會生活認識彩
文明之光,湘美版八,年級,下冊,美術,文明,教案,師公,開課
2013湘教版 八年級下冊美術教案 文明之光 第二課時 文明之光 【教學目標】 能夠辨識青銅器的主要紋飾。能夠聯系時代與社會生活,運用相關美術知識和歷史知識賞析青銅器。能夠比較、歸納青銅器紋飾的特點,并大膽表述自己的感受。 【教學重點】 通過對彩陶、青銅器、瓷器的欣賞,引導學生初步了解中國工藝美術發展不同時期的現象、歷史源流以及審美特點,在學習活動中獲得初步的審美經驗和鑒賞能力; 【教學難點
文明之光,湘美版八,年級,下冊,美術,文明,教案,師公,開課
第1課文明之光 課時:共3課時第2課時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目標:能夠辨識青銅器的主要紋飾。 過程與方法目標:能夠聯系時代與社會生活,運用相關美術知識和歷史知識賞析青銅器。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能夠比較、歸納青銅器紋飾的特點,并大膽表述自己的感受。 教學重難點: 了解中國工藝美術青銅器發展不同時期的現象、歷史源流以及審美特點,培養學生學習祖國傳統文化藝術興趣,增強弘揚民族文化的意識。 教學法
文明之光,湘美版八,年級,下冊,美術,文明,教案,師公,開課
文明之光華夏彩陶 一、教材分析 文明之光是湘版第八冊第1課,屬于“欣賞評述”學習領域。本課通過對彩陶、青銅器、瓷器的觀摩和欣賞,引導學生分析作品的實用性和審美性,了解中國傳統美術發展不同時期的現象,獲得初步的審美經驗和鑒賞能力;培養學生學習傳統藝術的興趣,增強尊重人類文化遺產和弘揚民族文化藝術的意識精神。本單元分為彩陶、青銅器、瓷器三部分教學內容,本課設計的是第一學時“中國彩陶”部分,以“彩陶”概
文明之光,湘美版八,年級,下冊,美術,文明,教案,師公,開課
文明之光青花瓷教案 教學課題 青花瓷 教學類型 造型與表現 教學對象 八年級27班學生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目標 認識瓷器及青花瓷器的特點 運用藍筆白紙創作青花瓷器圖樣,體驗青花瓷的色彩、造型、紋飾美。 通過欣賞,使學生感受民族文化的藝術美,增強民族自豪感。 教學重點 感受瓷器及青花瓷器的藝術美 教學難點 設計青花瓷器花紋圖案 教具準備范畫、剪刀、白紙、藍色勾線筆、多媒體課件和相關圖片
文明之光,湘美版八,年級,下冊,美術,文明,教案,師公,開課
第一課文明之光(第3課時)教學設計 課 題 第一課文明之光第3課時 瓷器 授課人 授課年級 八年級 課 型 欣賞 評述 課 時 1課時 內 容 設 計 教 學 目 標 知 識 與 能力目標 1、了解中國瓷器發展的基本情況,能夠大致說出瓷器的種類以及特點。 方 法 與 過程目標 2、學習欣賞瓷器藝術的基本方法,能夠從器形、釉色以及裝飾等方面進行賞析和描述。 情 感 與 態度目標 3、能夠
文明之光,湘美版八,年級,下冊,美術,文明,教案,師公,開課
彩陶紋飾之美,湖南美術出版社 八年級下冊 第一課文明之光,第1課時,思考比一比,2021/12/16,素陶,彩陶,繪有紋飾的陶器叫做彩陶,誕生于新石器時代。 彩陶藝術記錄了我們祖先的生產生活,也體現了他們的精神價值和審美趣味。,彩陶 舞蹈紋盆 新石器時代,彩陶,2021/12/16,2021/12/16,說一說,這些彩陶上的裝飾圖案是什么,說一說,魚,花卉,漁網,鳥,水浪,具象紋樣
文明之光,湘美版八,年級,下冊,美術,文明,課件,師公,開課
湘教版 八年級 下冊,第一課 文明之光,瓷器,瓷器的發展史,瓷器分類,3.,瓷器的制作,4.,課程大綱,瓷器欣賞,5.,認識瓷器,1.,2.,課程介紹,1、以 和 為原料, 經過 的高溫燒制而成的器 物就叫瓷器。,瓷石,高嶺土,泥土,1200-1300,1300以上,瓷器的定義,2、瓷器的 必須是瓷土的。經過高溫燒成之后,胎色白 具有 和
文明之光,湘美版八,年級,下冊,美術,文明,課件,師公,開課
第一課 文明之光 中國古代青銅器 初中美術 湘美版 八年級下冊,中國的青銅文化起源于黃河流域,始于公元前21世紀,止于公元前5世紀,大體上相當于文獻記載的夏、商、西周至春秋時期,約經歷了1500多年的歷史。這與中國奴隸制國家的產生、發展及衰亡相始終。有學者把中國青銅時代從商周至戰國劃分為鼎盛期、頹敗期、中興期、衰落期 4 個階段。也有學者把這一時期劃分為殷商前期、殷商后期、西
文明之光,湘美版八,年級,下冊,美術,文明,課件,師公,開課
青花瓷,小組討論: 1、你對青花瓷文化有哪些了解? 2、你還想了解哪些有關青花瓷的文化?,青花瓷又稱白地青花瓷,常簡稱青花,漢族陶瓷燒制工藝的珍品。是中國瓷器的主流品種之一,屬釉下彩瓷。 青花瓷是用含氧化鈷的鈷礦為原料,在陶瓷坯體上描繪紋飾,再罩上一層透明釉,然后在高溫1300攝氏度上下一次燒成,使色料充分滲透于坯釉之中,呈現青翠欲滴的藍色花紋,顯得幽倩美觀,明凈素雅。青花是中國最具漢族民族
文明之光,湘美版八,年級,下冊,美術,文明,課件,師公,開課
彩陶之美,彩陶船形壺 新石器時代,造型美,這個形狀的陶器讓人聯想到自然界中的哪個植物果實?,造型美,摹擬植物造型,造型美,摹擬動物造型,仔細觀察,這個彩陶壺 上模仿了什么形象?,人形造型法,造型美,彩陶旋紋尖底瓶,造型美,創造形式,仰韶文化中的半坡類型,馬家窯類型,半山文化,紋樣美,紋樣美,疏密、大小、節奏、重復、穿插、均衡,對稱、均衡,重疊,并列,穿插 均衡,結構形式豐富,觀察這個彩陶圖案
文明之光,湘美版八,年級,下冊,美術,文明,課件,師公,開課
彩陶船形壺,彩陶旋紋尖底瓶,彩陶大致出現在什么時代? 你能描述那個時代人們的生活場景嗎?,彩陶船形壺 新石器時代,摹擬植物,摹擬動物,鴨形彩陶壺,人形造型法,仔細觀察,這幾個彩陶壺模仿了什么形象?,思考一下這個彩陶是用來做什么的?,彩陶旋紋尖底瓶 新石器時代,紋樣,彩陶旋紋尖底瓶 新石器時代,觀察彩陶旋紋尖底瓶圖案,探討其運用了什么設計手法?,(疏密、大小、重復、對稱
文明之光,湘美版八,年級,下冊,美術,文明,課件,師公,開課
第6課 (第2課時),廢棄 物 的 立 體 組 構,變 廢 為 寶,初中美術八年級下冊湘美2011課標版,一、觀察與思考: 1.它是用哪些材料做成的?,2.這些材料是用什么方法被做成藝術品的呢?,二、變廢為寶的 方法:,1.直接利用法: 將廢棄物不加改造,直接 改為它用。,直 接 利 用 法,二、變廢為寶的 方法:,2.簡單改造法: 將廢棄物加以簡單加工改 造,使之成為新的物品。,簡 單 改 造
文明之光,湘美版八,年級,下冊,美術,文明,課件,師公,開課
第1課,具象紋樣,抽象紋樣,彩陶鳥紋圖案的變化,青銅器,后母戊鼎 商代 高133厘米,重875千克,青銅是紅銅加錫或鉛制作的合金,色相為青,故稱青銅。 早在夏初,華夏先民就開始制作青銅器,進入中國歷史上的青銅時代。 青銅器的造型、紋飾、銘文體現了高度的藝術成就。,利簋(gu )西周,青銅器分類 我國青銅器到商代晚期已經形成了教完備的青銅器種類,分為:禮器、樂器、兵器、工具和車馬器等四大類
文明之光,湘美版八,年級,下冊,美術,文明,課件,師公,開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