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清單 01知識梳理 1光的直線傳播 (1)光源:________發光的物體叫做光源,月亮________光源 (2)光的直線傳播:光在________介質中沿直線傳播;影子的形成、小孔成像、日月食的形成都說明________________ (3)光速:光在不同介質中的傳播速度________,光________在真空中傳播,在真空中的傳播速度________m/s. 2光的反射 (1)光的
人教版八年級上冊物理第4章知識清單,練習題附答案,人教版八,年級,上冊,物理,知識,清單,練習題,答案
知識清單 01知識梳理 1質量 (1)定義:物體所含________的多少質量與物體所處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無關 (2)單位:國際單位制中質量的基本單位是________,符號是________常用的單位有噸(t)、克(g)、毫克( mg),它們之間的換算關系是1 t________kg________g________mg. (3)測量:實驗室常用______
人教版八年級上冊物理第6章知識清單,練習題附答案,人教版八,年級,上冊,物理,知識,清單,練習題,答案
知識清單 01知識梳理 1溫度 (1)溫度:物理學中通常把物體的冷熱程度叫做溫度,單位是________,符號是________ (2)溫度計:根據液體的____________性質制成的;使用時要看清溫度計的________和________,測量液體溫度時溫度計的玻璃泡應全部浸入被測液體中,不能碰到________和________;溫度計的玻璃泡浸入被測液體后要稍等一會兒,待溫度計示數__
人教版八年級上冊物理第3章知識清單,練習題附答案,人教版八,年級,上冊,物理,知識,清單,練習題,答案
知識清單 01知識梳理 1長度和時間的測量 (1)長度及其測量:長度的基本單位是________,符號是________;常用的單位還有km、 dm、 cm,其中1 km________m________dm________cm;常用的基本測量工具是刻度尺 (2)用刻度尺測量物體長度進行讀數時,首先要根據刻度尺的最小分度值讀出滿足整數個刻度的________值,然后再讀出________值,即估
人教版八年級上冊物理第1章知識清單,練習題附答案,人教版八,年級,上冊,物理,知識,清單,練習題,答案
第六章 質量與密度 第2節密度 設計說明 “密度”這一節主要是讓學生知道密度的定義、公式和單位,能聯系實際運用密度公式進行計算。對密度概念的教學,應通過直觀的實驗,充分發揮學生主動探究的積極性,引導學生在合作探究、小組討論的過程中自主建構密度概念,組織學生做好“探究同種物質的質量與體積的關系”的實驗是關鍵。對密度公式和單位的教學,要求學生注意公式書寫的規范,讓學生弄清密度單位的組成、符號、讀法
人教版八年級上冊物理第六章第二節密度,教案,人教版八,年級,上冊,物理,第六,第二,密度
第四章 光現象 本章復習方案 復習目標 1.認識光的傳播規律,會解釋相關的現象。 2.掌握光的反射、折射規律并會應用解題。 3.牢記平面鏡的成像特點、原理及應用。 4.知道光的色散現象,了解紫外線和紅外線的好處和危害。 要點回顧 熱點題型 一光現象辨析 例1 (2019陜西中考)對圖中物理現象的認識,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甲 乙 丙 丁 A.圖甲中,木桿的影子是
人教版八年級上冊物理第四章本章復習方案,教案,人教版八,年級,上冊,物理,第四,本章,復習,方案
第六章 質量與密度 本章復習方案 學習目標 1.認識質量的概念,知道質量是物體本身的一種屬性,會正確使用托盤天平測量物體的質量。 2.理解密度的物理意義,知道比值定義法,能用公式=計算密度,能用密度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3.會用量筒測量液體的體積、固體的體積,能利用天平和量筒測量液體和不同形狀固體的密度。 4.理解密度與溫度的關系,并能解釋簡單的與社會生活相關的密度問題,能利用密度知識鑒別物
人教版八年級上冊物理第六章本章復習方案,教案,人教版八,年級,上冊,物理,第六,本章,復習,方案
第五章 透鏡及其應用 第1節 透鏡 設計說明 “透鏡”這一節是讓學生認識凸透鏡和凹透鏡,了解透鏡的焦點、焦距,觀察兩種透鏡對光的作用。本節教學要從透鏡的外形和透鏡對光的作用兩方面來認識凸透鏡和凹透鏡的區別,通過演示凸透鏡對光的會聚實驗和凹透鏡對光的發散實驗,讓學生歸納兩種透鏡對光的作用,并通過作圖的方式引出焦點和焦距。讓學生用凸透鏡會聚太陽光,感知凸透鏡的焦點和焦距,并學會粗測凸透鏡焦距的方法
人教版八年級上冊物理第五章第一節透鏡,教案,人教版八,年級,上冊,物理,第五,第一節,透鏡
第三章 物態變化 本章復習方案 復習目標 1.描述固、液、氣三種物態的基本特征。列舉自然界和生活中不同狀態的物質及其應用。 2.說出生活環境中常見的溫度值。了解液體溫度計的工作原理,會用常見的溫度計測量溫度。嘗試對環境溫度問題發表自己的見解。 3.經歷物態變化的實驗探究過程,知道物質的熔點、凝固點和沸點。 4.了解六種物態變化過程及吸熱和放熱現象。用物態變化的知識說明自然界和生活中的有關現象。
人教版八年級上冊物理第三章本章復習方案,教案,人教版八,年級,上冊,物理,第三,本章,復習,方案
第二章 聲現象 本章復習方案 復習目標 1.通過實驗,認識聲的產生和傳播條件。 2.了解樂音的特性,了解現代技術中聲學知識的一些應用。 3.知道噪聲的危害和控制的方法。 要點回顧 熱點題型 一聲音的產生與傳播 例1(2019南京中考)以下活動中,用來探究聲音產生原因的是() A.將發聲的音叉觸及面頰 B.用大小不同的力敲鼓 C.將發聲手機置于密閉瓶內并抽氣 D.用硬卡片在梳齒上快劃、慢劃 解
人教版八年級上冊物理第二章本章復習方案,教案,人教版八,年級,上冊,物理,第二,本章,復習,方案
第五章 透鏡及其應用 本章復習方案 復習目標 1.認識凸透鏡和凹透鏡,了解透鏡的焦點、焦距。 2.理解兩種透鏡對光線的作用,會畫透鏡的折射光路圖。 3.了解透鏡在生產生活中的應用,能區分照相機、投影儀、放大鏡的成像特點。 4.理解凸透鏡的成像規律及其應用。 5.能分析近視眼和遠視眼的形成原因,并學會矯正。 要點回顧 熱點題型 一透鏡的基礎知識 例1如圖所示,將透鏡置于太陽光下,在另一側的紙上會形
人教版八年級上冊物理第五章本章復習方案,教案,人教版八,年級,上冊,物理,第五,本章,復習,方案
第三章 物態變化 第1節 溫度 設計說明 關于“溫度”這一節是讓學生了解溫度的概念和攝氏溫度的規定,知道溫度計的測溫原理,學會溫度計的正確使用方法,了解生活中常見的溫度值。教學中,先讓學生分別把兩只手放入冷水和熱水中,過一段時間再同時放入溫水中,交流感受,來進行溫度概念的教學并引入溫度計的學習。對于溫度計的學習,可課前就布置學生完成教材“想想做做”的自制溫度計的活動,讓學生自己感悟到溫度計的測溫
人教版八年級上冊物理第三章第一節溫度,教案,人教版八,年級,上冊,物理,第三,第一節,溫度
第六章 質量與密度 第1節 質量 設計說明 “質量”這一節包括四部分內容,即質量的概念,質量的單位,如何用天平測量質量和質量與物態、位置、形狀的關系。質量是物體所含物質的多少,是物體的一種屬性,這是本節教學的難點,建議通過列舉實例,讓學生區分物體和物質,使學生建立起質量的概念。對于質量的單位,通過列舉一些物體的質量并進行單位換算,使學生對物體質量的大小有大致的了解。天平的使用建議采用老師指導和學
人教版八年級上冊物理第六章第一節質量,教案,人教版八,年級,上冊,物理,第六,第一節,質量
第一章 機械運動 本章復習方案 復習目標 1.明確機械運動的定義,正確使用工具測量長度和時間。 2.能夠選擇合適的參照物,判斷物體的運動情況,舉例說明運動的相對性。 3.用速度描述物體運動的快慢,通過實驗測量物體運動的速度。用速度公式進行簡單計算。 要點回顧 熱點題型 一長度和時間的測量及估測 例1 (2019江西中考節選)親愛的同學,請你應用所學的物理知識解答下列問題。 (1)如圖所示,為了讓
人教版八年級上冊物理第一章本章復習方案,教案,人教版八,年級,上冊,物理,第一章,本章,復習,方案
第四章 光現象 第3節 平面鏡成像 設計說明 “平面鏡成像”這一節是讓學生經歷一個完整的實驗探究過程,總結掌握平面鏡成像的特點,并會應用“光的反射定律”來作光路圖以從理論上明白平面鏡成像的原理。由于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對平面鏡成像很熟悉,但對成像的規律特點卻不清楚,并且還存在一定的錯誤認識,例如,他們會認為“物體離平面鏡越近,所成的像就越大”,把“像”與“影”混淆等,這些先入為主的錯誤觀念,對本節課
人教版八年級上冊物理第四章第三節平面鏡成像,教案,人教版八,年級,上冊,物理,第四,三節,平面鏡,成像
第2課重重復復 教學目標 過程與方法通過擊掌游戲,作品欣賞認識重復現象,感受和體驗重重復復它的排列規律。 知識與技能認識形的重復和它的排列規律。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學生能夠運用多種媒材表現形的重復現象
人教版三年級下冊美術教案-重重復復,人教版教學設計,人教版,三年級,下冊,美術,教案,重復,教學,設計
第十三章 內能 單元測試題 時間:60分鐘滿分:100分 一、選擇題(每題3分,共36分) 1當盛油的厚壁鋼瓶內壓強很大,相當于大氣壓的1萬到2萬倍時,雖然瓶壁無裂痕,瓶內的油依然能從里面滲出,這是因為( ) A金屬原子間有空隙 B油分子被壓小了 C油分子之間有引力 D金屬原子不停地做無規則運動 2下列物理現象中,屬于通過做功途徑改變物體內能的是( ) A冬天曬太陽人會感到暖和 B飲料放入
人教版九年級物理人教版,第13章,內能,單元測試題,人教版,九年級,物理,13,單元測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