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 家庭電路 【教學目標】 1.知道家庭電路的組成和電路的連接方法。 2.在觀察家庭實際電路組成的過程中,歸納概括出家庭電路的主要組成部分。 【教學重點】 家庭電路的組成及各部分的作用。 【教學難點】 試電筆的使用和家用電器金屬外殼接地。 【教學過程】 主要教學過程 教學內容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情境創設】 對比引入。 對比引入利用實物投影展示兩種用電器。 設置疑問 同樣是用電器,為
人教版九年級下冊物理19.1,家庭電路,教案,人教版,九年級,下冊,物理,19.1,家庭,電路
20.2 電生磁 【教學目的】 1、知道電流周圍存在著磁場。 2、知道通電螺線管外部的磁場與條形磁鐵相似。 3、會用安培定則判定相應磁體的磁極和通電螺線管的電流方向。 【教學重、難點】 重點:通電螺線管的磁場特點 難點:如何用安培定則判定螺線管的極性及電流方向 【教學準備】 演示器材:學生電源,小磁針,螺線管,開關,電流表,導線若干 【教學方法】 實驗法,討論法 【教學過程】 、情景引入
人教版九年級下冊物理20.2,電生磁,教案,人教版,九年級,下冊,物理,20.2
21.3 廣播、電視和移動通信 【教學目標】 1.了解無線電廣播的工作過程。 2.大致了解電視的工作過程。 3.了解移動電話是怎樣工作的。 【教學重難點】 1.重點:無線電廣播信號的發射和接收、電視和移動電話的工作過程。 2.難點:無線電廣播信號的發射和接收、電視和移動電話的工作過程。 【課前準備】 教師:多媒體課件。 學生:課前搜集的電磁波應用的資料。 【教學過程】 【情境引入】 復習提問:電
人教版九年級下冊物理21.3,廣播電視和移動通信,教案,人教版,九年級,下冊,物理,21.3,廣播電視,移動,通信
22.3 太陽能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初步認識太陽的結構,知道太陽能是人類能源的寶庫 2大致了解太陽能的利用方式 過程與方法 通過課堂上設置裝置,課下制作改進的過程,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通過主動學習,提高學生搜集信息交流信息的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能保持對大自然的好奇,初步領略自然現象的美妙與和諧,對大自然有親近、熱愛、和諧相處的情感 2具有對科學的求知欲,樂于探索自然現象和日常生活中的
人教版九年級下冊物理22.3,太陽能,教案,人教版,九年級,下冊,物理,22.3
黑龍江省齊齊哈爾市2013年中考物理試卷 一、單項選擇題(每小題2分,共24分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是正確的,請把正確選項的字母填寫在題后的括號內) 1(2分)(2013黑河)會估測物理量,是學好物理的基本功之一以下估測最接近事實的是() A B 一個雞蛋的質量約為5g C 人的正常體溫約為37 D 中學生正常步行的速度約為5 m/s 考點: 長
2013,黑龍江省,齊齊哈爾市,中考,物理試題,答案
2013年漳州市初中畢業暨高中階段招生考試 物理試題 (滿分:100分;考試時間:90分鐘) 友情提示:請把所有答案填寫(涂)到答題卡上!請不要錯位、越界答題! 姓名_____________準考證號_______________ 注意:在解答題中,凡是涉及到畫圖,可先用鉛筆畫在答題卡上,后必須用黑色簽字筆重描確認,否則無效。 (說明:本卷計算時,g均取10N/kg) 一、單項選擇
2013,福建省,漳州市,中考,物理試題,答案
黑龍江省大慶市2013年中考物理試卷 一、選擇題() 1(4分)(2013大慶)下列現象中反映電流磁效應的是() A 帶靜電的橡膠棒吸引小紙屑 B 奧斯特實驗 C 交流發電機工作原理 D 磁鐵吸引鐵釘 考點: 電流的熱效應、化學效應和磁效應 專題: 磁現象、電生磁 分析: 根據圖示實驗裝置及實驗現象,分析各實驗的原理,然后答題 解答
2013,黑龍江省,大慶市,中考,物理試題,答案
2013年北京市高級中等學校招生考試 物 理 試 卷 1本試卷共8頁,共五道大題,40道小題,滿分100分,考試時間120分鐘。 2在試卷和答題卡上準確填寫學校名稱、姓名和準考證號。 3試題答案一律填涂或書寫在答題卡上,在試卷上作答無效。 4在答題卡上,選擇題、作圖題用2B鉛筆作答,其它試題用黑色字跡簽字筆作答。 5考試結束,將本試卷、答題卡和草稿紙一并交回。
2013,北京市,中考,物理試題,答案
物質的物理屬性教學設計 課題 6.5 物質的物理屬性 教 學 目 標 知識 1、 知道顏色、氣味、狀態、密度、硬度、彈性等都是物質的物理屬性,物理屬性有多樣性。 2、 會根據物理屬性對物質進行分類,并嘗試將這些屬性與日常生活中物質的用途聯系起來。 教具 多媒體教學設備、釘錘、香蕉、鐵釘、彈簧、氣球、玻璃板、塑料尺、粉筆、銅鑰匙、鉛筆芯、筷子、石蠟、電池、小燈泡、開關、導線等。 能力 學會交流與討論
蘇科版八年級下冊物理6.5物質的物理屬性,教案,蘇科版八,年級,下冊,物理,6.5,物質,屬性
引言-奇妙的物理現象 一、教學設計思路: 奇妙的物理現象是學生學習物理的啟蒙課。向孩子們打開物理世界的大門,展示五彩繽紛、充滿神奇的物理世界。通過學習讓學生們初步了解有趣的物理現象、學會觀察生活和提出科學問題等,以便使孩子們對物理世界有一種新奇感、求知欲,產生學習物理的濃厚興趣。 本節課采用演示實驗及學生分組實驗相結合的方法,觀察和實驗是學生認識物理世界,獲取物理知識的重要途徑,是發展學生智
蘇科版八年級上冊物理引言-奇妙的物理現象,教案,蘇科版八,年級,上冊,物理,引言,奇妙,現象
課題: 希望你喜愛物理 教學目的 1、了解什么是物理? 2、激發學習物理的興趣。3、探討學習物理的方法 重點: 難點: 關鍵: 能如何激發學生探索物理的興趣。 成功的演示新奇有趣的物理實驗。 否利用實驗、現象激發學生思維。 學情分析 1、 本節是第一堂物理課,目的主要是激發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以及探討學習物理的方法,并沒有具體的物理教學內容,所以可以充分利用實驗、現象、視頻等去調動學生
滬粵版八年級上冊物理1.1,希望你喜愛物理,教案,滬粵版八,年級,上冊,物理,1.1,希望,喜愛
第四節 浮力,第十章 壓強和浮力,逐點 導講練,課堂小結,作業提升,課時講解,1,課時流程,2,浮力 探究影響浮力大小的因素 探究浮力大小與排開液體所受重力的關系 阿基米德原理,知識點,浮力,知1講,1,1.定義 浸在液體或氣體里的物體,受到液體或氣體向上的托力,這個力叫作浮力. (1)“浸在”包括“部分浸入”和“全部浸入(浸沒)”兩種情況,如圖10-4-1 所示,也就是 說浸
浮力,蘇科版八,年級,下冊,物理,10.4,課件
第三節 氣體的壓強,第十章 壓強和浮力,逐點 導講練,課堂小結,作業提升,課時講解,1,課時流程,2,大氣壓強的存在 大氣壓的測量 大氣壓的變化 大氣壓的應用 流體壓強與流速的關系 飛機的升力,知識點,大氣壓強的存在,知1講,1,1. 大氣壓強 大氣對處在其中的物體有壓強,這種壓強叫作大氣壓強,簡稱大氣壓. 2. 大氣壓強產生的原因 大氣受到重力作用,且具有流動性. 3. 平時
氣體的壓強,蘇科版八,年級,下冊,物理,10.3,氣體,壓強,課件
第一節 壓強,第十章 壓強和浮力,逐點 導講練,課堂小結,作業提升,課時講解,1,課時流程,2,壓力 影響壓力作用效果的因素 壓強 怎樣減小或增大壓強,知識點,壓力,知1講,1,1. 定義 垂直作用于物體表面的力叫作壓力. 2. 產生條件 物體之間相互接觸且相互擠壓.,深度理解: 不產生壓力的幾種情況:彼此隔開的兩個物體間不可能產生壓力的作用;相互接觸但不相互擠壓的物體間也不能
壓強,蘇科版八,年級,下冊,物理,10.1,課件
第二節 液體的壓強,第十章 壓強和浮力,逐點 導講練,課堂小結,作業提升,課時講解,1,課時流程,2,液體壓強的特點 液體壓強的大小,知識點,液體壓強的特點,知1講,1,1. 液體壓強產生的原因 (1)由于液體受到重力的作用,因此液體對容器底部有壓強. (2)由于液體具有流動性,因此液體對容器壁有壓強. (3)液體由于流動而在內部相互擠壓,因此液體內部向各個方向都有壓強.,知
液體的壓強,蘇科版八,年級,下冊,物理,10.2,液體,壓強,課件
第二節 牛頓第一定律,第九章 力與運動,逐點 導講練,課堂小結,作業提升,課時講解,1,課時流程,2,阻力對物體運動的影響 牛頓第一定律 慣性,知識點,阻力對物體運動的影響,知1講,1,1. 運動是否需要力來維持 (1)古希臘學者亞里士多德認為:如果要使一個物體持續運動,就必須對它施加力的作用,如果這個力被撤銷,物體就會停止運動. (2)意大利科學家伽利略認為:物體的運動不需要
牛頓第一定律,蘇科版八,年級,下冊,物理,9.2,課件
第九章 力與運動,第一節 二力平衡,逐點 導講練,課堂小結,作業提升,課時講解,1,課時流程,2,平衡狀態 平衡力 探究二力平衡的條件 二力平衡條件的應用,知識點,平衡狀態 平衡力,知1講,1,1. 平衡狀態 物體在幾個力的作用下保持靜止或做勻速直線運動,我們就說該物體處于平衡狀態,即物體的平衡狀態包含兩種狀態靜止狀態和勻速直線運動狀態.,知1講,2. 觀察物體處于平衡狀態下
二力平衡,蘇科版八,年級,下冊,物理,9.1,平衡,課件
第三節 物質的密度,第六章 物質的物理屬性,逐點 導講練,課堂小結,作業提升,課時講解,1,課時流程,2,探究質量與體積的關系 密度,知識點,探究質量與體積的關系,知1講,1,1. 提出問題 同種物質的不同物體,質量與體積有什么關系. 2. 猜想與假設 同種物質的不同物體,質量與體積成正比. 3. 設計實驗 用3 個質量和體積都不相同的鋁塊進行實驗,研究它的質量與體積的關系
物質的密度,蘇科版八,年級,下冊,物理,6.3,物質,密度,課件
第一節 物體的質量,第六章 物質的物理屬性,逐點 導講練,課堂小結,作業提升,課時講解,1,課時流程,2,質量 測量質量的工具,知識點,質量,知1講,1,1. 定義 物體所含物質的多少叫作物體的質量, 通常用字母m表示.物體與物質的區別:物體是指具有一定形狀、占據一定空間、有體積和質量的實物,比如課桌、課本. 物質是指組成物體的材料,如筷子是由竹子這種物質組成的.,知1講,2
物體的質量,蘇科版八,年級,下冊,物理,6.1,物體,質量,課件
第五節 物質的物理屬性,第六章 物質的物理屬性,逐點 導講練,課堂小結,作業提升,課時講解,1,課時流程,2,物質的物理屬性 比較物質的硬度,知識點,物質的物理屬性,知1講,1,1. 常見的物理屬性有密度、熔點、硬度、導熱性、導電性、透光性、磁性、延展性、彈性等。 (1)透光性:透明物質的透光性能. (2)導熱性:物質傳導熱的能力. (3)導電性:物質傳導電流的能力. (4)磁
物質的物理屬性,蘇科版八,年級,下冊,物理,6.5,物質,屬性,課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