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單元 我們一起學科學 單元檢測題 一、選一選 1.科學課上要做什么把你的想法在括號里畫“”。 觀測天文現象 ( ) 觀察動植物( ) 做實驗( ) 探究暗箱( ) 2.你知道哪些科學家的故事把你知道的在括號里
單元檢測題,青島,一年級,上冊,科學,第一,單元,我們,一起,檢測
第一單元教學設計 1 能加快溶解嗎 教學目標 1.知道能溶解的固體物質在水中溶解的快慢與水的溫度、混合液體是否被攪 動,及物體顆粒大小即物體表面積的大小等因素有關。 2.引導學生經歷“提出問題一猜想假設一實驗
控制溶解,2020,新湘科版,三年級,下冊,科學,第一,單元,控制,溶解,教學,設計,教案
第一單元5.制作冷藏箱教學設計 【教學分析】 學生根據已有知識合作制作冰淇淋冷藏箱,在材料的選擇和加工中、在結構的設計和完善中,經歷完整的產品設計和制作流程,進一步了解了材料性能,完善對熱傳遞現象的認識和理解。 冷藏效果比賽既是對產品的檢驗,也是對制訂合理而又全面的評價標準的提升和訓練。 反思環節應重點關注學生意識培養,制作出產品不是重點,進一步完善產品才是工程技術發展的核心。 【教學目
5.制作冷藏箱,大象,版五上,科學,第一,單元,制作,冷藏箱,教學,設計,反思
第一單元3.材料與保溫教學設計 【教學分析】 本節課是在學生了解熱傳遞的不同方式、掌握一定的實驗設計與分析能力的基礎上,為進一步認識熱傳遞現象,解決“制作冰淇淋冷藏箱”可能出現的科學問題而設計的。 本課從制作鍋的材料以及冰糕箱上蓋棉被現象入手,引導學生嘗試從事物的功能角度提出研究問題,掌握將自己的疑問轉化為可探究的科學問題的方法,再利用對比實驗,研究不同材料對熱傳遞快慢的影響,在傳熱速度的
3.材料與保溫,大象,版五上,科學,第一,單元,材料,保溫,教學,設計,反思
第一單元4.結構與保溫教學設計 【教學分析】 借助對雙層玻璃窗結構的觀察,引導學生從事物結構的角度提出可探究的問題,同時鞏固可探究問題轉化的方法。 通過研究單層、雙層結構對熱傳遞的影響,發現結構是影響熱傳遞速度的重要因素之一,達成課標要求。 利用資料卡呼應問題情境,解釋玻璃窗設計成雙層結構的原因。 閱讀“保溫瓶的原理”體會復雜的科學世界,產品設計時應同時考慮多種因素影響?!斑w移應用”環節再
4.結構與保溫,大象,版五上,科學,第一,單元,結構,保溫,教學,設計,反思
第一單元1.熱傳遞教學設計 【教學分析】 作為第一單元第1 課,熱傳遞既是整個單元學習任務和制作活動的總引領,也是本單元對提出可探究問題能力的第一次集中訓練,同時也是后續深入學習熱傳遞內容的知識基礎。 本課借助學生熟悉的冰淇淋融化場景,引導學生學習如何從變化的條件和原因的角度,將自己感興趣的疑問轉化為可探究的科學問題。 然后通過利用生活中物體與物體間的熱傳遞現象,以及酒精燈加熱銅棒、蠟
1.熱傳遞,大象,版五上,科學,第一,單元,傳遞,教學,設計,反思
第二學期教學質量檢測一 三年級科學 時間:40分鐘 滿分:60分 班級: 姓名: 1、 精彩補白。(每空2分,共12分) 1、 ( )的莖叫木質莖。 2、 ( )是指具有某種特定經濟用途的農作物。來源:學科網 3、 按動物有無( ),可將動物分為脊椎動物和無脊椎動物。 4、 生物與非生物的根本區別是:是否有
冀人版,三年級,下冊,科學,第一次,月考,試卷,答案
2022年春新教科版科學五年級下冊教材分析 第一單元 生物與環境 “生物與環境”單元的學習是建立在學生對生物個體基本特征已進行過觀察、研究的基礎上而進一步研究生物個體之間、生物與非生物之間的聯系。本單元教學活動從學生較為熟悉的綠豆切入,再擴展到其他植物、動物以及非生物因素,經歷從個體研究到發現聯系再到形成系統意識的學習過程。第1-3課研究植物對環境的生存需求;第4-5課研究動物對環境的生存需求;第
生物與環境,新版,教科版五,年級,下冊,科學,第一,單元,生物,環境,教材,分析
教科版科學五年級下冊第一單元實驗報告 實驗一:綠豆種子發芽和土壤的關系 實驗材料:玻璃皿、土壤、綠豆種子 實驗方法: 1、準備兩個玻璃皿。 1、在其中一個玻璃皿里鋪上土壤,另一個不鋪。 3、在兩個玻璃皿里各放3粒綠豆。 4、定期給兩個玻璃皿澆同樣多的水。 5、堅持每天觀察種子的變化并記錄下來。 實驗現象:兩個玻璃皿里的綠豆種子都發芽了。 實驗二 研究綠豆種子發芽是否需要空氣 實驗材料:杯子、盒子
新版,教科版五,年級,下冊,科學,第一,單元,生物,環境,實驗,報告
第一單元 關心天氣 1.今天天氣怎么樣 【教材分析】 本課遵循學生的認知順序,逐漸深入地安排了四個活動。第一個活動是觀察,讓學生到教室外面去看一看,觀察并描述今天的天氣。第二個活動是動手,引導學生用自己的符號來表示今天的天氣,了解今天天氣的主要特征。第三個活動分兩個交流話題展開:一是通過回憶曾經遇到過的不同天氣,如雨天、刮風、下雪和沙塵暴等,讓學生意識到天氣是會變化的,天氣現象有很多種類型;二是猜
關心天氣,蘇教版二,年級,上冊,科學,第一,單元,關心,天氣,教案
2021年新教科版五年級上冊科學教材分析 第一單元 光 一、單元概述 從教師的角度而言,本單元首先要弄清楚的問題應該是“光是什歷史上,對光的研究曾經推動了科學和技術的長足發展,改變了人們對物質世界的認識,打通了宏觀世界和微觀世界的通道。今天我們對“光”的認識,看似是對知識本體的認知實則是對光,抑或是對科學本質的理解。 光是一種電磁波,按照波長可以將光分為無線電波、微波、紅外線、可見光、紫外線、X射
2021,新教,科版五,年級,上冊,科學,第一,單元,教材,分析
蘇教版四年級上第一單元動物大家族測試卷 一、填空題(每空2分,共20分) 1、具有脊椎的動物叫_______動物,沒有脊椎的動物叫________動物。 2、鰭是魚的______器官,鰓是魚的_______器官。 3、鳥的種類很多,在脊椎動物中僅次于______。 4、_______是覆蓋在鳥身體上的大型羽片。 5、緊貼鳥的身體、細小而柔軟的羽毛是_______。 6、哺乳動物的脂肪有_____
蘇教版,四年級,上冊,科學,第一,單元測試,答案
第一單元天氣知識點 一、我們關心天氣、天氣日歷 1. 我們可以通過氣溫、云量、降水量、風向和風速等來描述天氣。 2. 天氣氣泡圖事例 3. 在天氣日歷中,我們可以使用一些天氣符號來記錄云量、降水量、風速和風向等
天氣,教科版,四年級,上冊,科學,第一,單元,知識點
教科版)小學三年級科學下冊第一單元檢測卷 學校____________________ 班級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 學號____________ 題號 一 二 三 四 總分 得分 請認真答題,要求書寫規范、端正、整潔 一、選擇題
三年級下冊科學第一單元檢測卷
1.走進科學課科學一年級上冊青島版法布爾的故事法布爾出生在法國南部的一個小山村。村里小溪縱橫,溪邊長滿了花草樹木。小鳥、蝴蝶、小蟲、魚、蝦等各種各樣的小動物都喚起了法布爾的好奇心。一天傍晚,一陣陣低
走進科學課,課件,青島,一年級,上冊,科學,第一,單元,走進,科學課
蘇教版 三年級,1.種子發芽了(一),番茄苗,你們認識這兩棵植物嗎?,黃瓜苗,番茄也就是我們常說的西紅柿,番茄是它的學名。,觀察并描述番茄和黃瓜的種子,番茄種子,黃瓜種子,觀察方法: 1.用眼睛觀察種子的顏色、大小、形狀、及其他顯著特征。 2.用手,摸一摸種子的軟硬、光滑程度。 3.用鼻子聞一聞種子的氣味。 4.用放大鏡觀察顆粒較小的種子特征。,觀察并描述番茄和黃瓜的種子,番茄種子,黃瓜種子
種子發芽了一,蘇教版,三年級,下冊,科學,第一,單元,種子,發芽,課件
蘇教版 三年級,種子發芽了二,蠶豆,蘋果,紅松,冬瓜,紅棗,1.認識多種多樣的種子,蠶豆,蘋果,紅松,冬瓜,紅棗,種子,1.認識多種多樣的種子,1.認識多種多樣的種子,眼睛,鼻子,耳朵,嘴巴,手,看,聞,聽,嘗,摸,種子種類,觀察方法,大小形狀顏色,軟硬 光滑,蘋果,蘋果種子,1.認識多種多樣的種子,玉米,玉米種子,1.認識多種多樣的種子,草莓,草莓種子,1.認識多種多樣的種子,香
植物的一生,種子發芽了二,蘇教版,三年級,下冊,科學,第一,單元,植物,一生,種子,發芽,課件
課后作業,回顧反思,活動過程,情境導入,走進科學課,1,科學是什么? (什么是科學?),情境導入,想一想 說一說,講故事:皮鞋是怎樣發明的(生活中處處有科學),在很久以前,人們都是光著腳走路的,腳經常會被石頭扎痛。國王為了造福他的臣民,就下了“在所有的道路鋪上牛皮”的命令??墒羌词箤⑺械呐6細⑺溃Fひ蹭伈粷M道路?。∮袀€聰明的仆人提議:在每個人的腳上裹上一層牛皮。于是,最初的“皮鞋”就產生了
走進科學課,青島版一年級上冊科學第一單元第1課《走進科學課》,課件,青島,一年級,上冊,科學,第一,單元,走進,科學課
第一單元回顧,單元知識梳理,單元測試,6 ,4 ,4攝氏度(或,4 ),八(或8),西北,云量,強度,13,0,12,B,B,A,C,B,B,C,北風,北方,微風,1,錯誤。觀察氣溫計時,視線要和液柱保持平視。,Thank you
人教鄂教版四年級下冊科學第一單元回顧,課件,人教鄂教版,四年級,下冊,科學,第一,單元,回顧
第一單元回顧,腐殖質,水分,養分,沙質土,黏質土,壤,土,透氣性,滲水性,保水,保肥,巖石,礦,石,顏色,顆粒,紋理,硬度,金屬,非金屬,建房修路,制作雕塑,C,A,B,A,壤土。因為壤土既不太疏松,也不太黏,通氣性和滲水性較,好,能夠保水,保肥,能為大部分植物的生長提供充足的水,分、空氣和有機質,宜于耕種。,Thank you
人教鄂教版三年級下冊科學第一單元回顧,課件,人教鄂教版,三年級,下冊,科學,第一,單元,回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