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單元 熱 第2課時 給冷水加熱 【教學目標】 科學概念 水受熱以后體積會增大,而重量不變。 過程與方法 1、從影響物體在水中沉浮的因素去分析水受熱后產生的變化。 2、設計實驗,觀察水受熱以后重量和體積是否
教科版五年級下冊科學第2課時給冷水加熱,教案,教科版五,年級,下冊,科學,課時,冷水,加熱
1.3.5 溫度計和溫度1.3.6加熱器和加熱 課題(第7課時) 1.3.5 溫度計和溫度1.3.6加熱器和加熱 課型 新授 一. 教學 目標 知識與技能 1. 知道溫度的定義;知道常用溫度計的使用范圍。 2. 學會使用常用溫度計和體溫計。 3. 能夠使用酒精燈加熱水并且測出水溫。 過程與方法 通過學生的實驗操作,并且在實驗中通過觀察和分析、記錄,初步培養學生勤于觀察和動手操作的能力。 情感態度
牛津上海版六年級上冊科學1.3.5,溫度計和溫度,1.3.6,加熱器和加熱,教案,牛津,上海,六年級,上冊,科學,1.3,溫度計,溫度,加熱器,加熱
加熱器和加熱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能列舉出實驗室常用的加熱器酒精燈和煤氣燈。 2了解酒精燈的主要構造。 3初步學會使用酒精燈。 4知道酒精燈使用過程中的一些注意事項。 【過程與方法】 1通過“用酒精燈加熱水”的活動,使學生初步學會對活動進行有目的、有系統、較全面的觀察,并能客觀地記錄觀察到的現象。 2通過“用酒精燈加熱水”的活動,使學生初步模仿如何進行探究式學習。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牛津,上海,六年級,上冊,科學,1.3,加熱器,加熱,教案
課題:第6章第3節測量物質的密度 教學內容: 1. 量筒的使用 2. 測量固體的密度 3. 測量液體的密度 教材簡析: 本節課是學生在學習了質量和密度的概念以及密度計算公式后的直接應用,具體包括量筒的使用、測量固體的密度和液體的密度這些知識。讓學生掌握利用密度公式間接測量物質的密度的方法,培養學生實驗操作能力,本節課起到了鞏固前面所學內容的作用,是密度知識在生活中應用的體現,也有助于以后壓強
人教版八年級上冊物理6.3測量物質的密度,教案,人教版八,年級,上冊,物理,6.3,測量,物質,密度
3.3 物質的組成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1.知道化學式是怎樣產生的,了解化學式的含義。 2.識記常見元素和原子團的化合價。 3.能正確書寫常見單質、化合物的化學式,并能熟練命名簡單的化合物。 4.能根據化學式進行簡單的計算。 【過程與方法】 1.能用化學式表示某些物質的組成,會寫出單質、化合物的化學式。 2.初步形成對事物進行抽象的能力和定量處理的能力。 【情感態度價值觀】 1.通過化學式
滬教版全國九年級上冊化學3.3,物質的組成,教案,滬教版,全國,九年級,上冊,化學,3.3,物質,組成
教案 課 題 物質的比熱容 1 主 備 人 總課時數 課 型 新授 備課時間 上課時間 教學目標 1、通過探究實驗了解比熱容的概念,知道比熱容是物質的一種特性。 2、通過對比熱容概念的理解,嘗試用比熱容解釋簡單的自然現象。 3能夠運用“控制變量法”進行實驗設計,探究物質吸熱升溫的屬性; 教學重點 能夠運用“控制變量法”進行實驗設計,探究物質吸熱升溫的屬性。 教學難點 通過探究實驗了解
蘇科版九年級上冊物理12.3,物質的比熱容,教案,蘇科版,九年級,上冊,物理,12.3,物質,熱容
物質的物理屬性教學設計 課題 6.5 物質的物理屬性 教 學 目 標 知識 1、 知道顏色、氣味、狀態、密度、硬度、彈性等都是物質的物理屬性,物理屬性有多樣性。 2、 會根據物理屬性對物質進行分類,并嘗試將這些屬性與日常生活中物質的用途聯系起來。 教具 多媒體教學設備、釘錘、香蕉、鐵釘、彈簧、氣球、玻璃板、塑料尺、粉筆、銅鑰匙、鉛筆芯、筷子、石蠟、電池、小燈泡、開關、導線等。 能力 學會交流與討論
蘇科版八年級下冊物理6.5物質的物理屬性,教案,蘇科版八,年級,下冊,物理,6.5,物質,屬性
物質的密度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理解密度的概念、公式和單位,嘗試用密度知識解決簡單的問題; 2會查密度表,知道水的密度; 3理解密度的物理意義。 過程與方法 1經歷完整的探究思維過程,經歷數據處理的過程,進一步認識密度是物質的特性; 2學會用查表的方法,了解各種物質的密度。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體會比值定義法在物理中的應用; 2在深度用物理知識解釋生活現象的過程中體會物理與社會的聯系。 教學
蘇科版八年級下冊物理6.3物質的密度,教案,蘇科版八,年級,下冊,物理,6.3,物質,密度
探究物質的密度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1)知道密度的概念 (2)理解密度是物質的一種特性 2、 能力目標: (1)能設計合理的測量步驟,記錄數據表格,具備分析實驗數據的能力 (2)理解科學探究的基本過程 (3)會用天平、量筒(刻度尺)探究物質的密度 3、情感目標:通過動手進行實驗操作培養同學的嚴謹、細致、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和團結合作的精神。 教學重點:密度的概念 教學難
滬粵版八年級上冊物理5.2,探究物質的密度,教案,滬粵版八,年級,上冊,物理,5.2,探究,物質,密度
科學探究:物質的密度 【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1知道密度是物質的一種特性; 2知道密度的單位。含義及寫法讀法; 3會進行密度之間單位的換算; 4了解一些常見物體密度的大小; 5能用密度的公式進行簡單的計算。 二、過程與方法。 通過觀察。實驗和比較的方法,認識到可以用物質單位體積的質量來描述物質本身的一種特性,進一步體會到可以用比值定義法來描述物理概念,經歷密度概念的建立過程。 三、情感態度
滬科版八年級上冊物理5.3科學探究:物質的密度,教案,滬科版八,年級,上冊,物理,5.3,科學,探究,物質,密度
12.1 人體重要的營養物質 教學目標: 1、知識:探究食物中含有蛋白質、淀粉、脂肪 舉例說明人體需要的主要營養物質 能力:引導學生學會收集、整理、加工、應用信息的能力以及觀察能力、語 言表達能力、小組合作交流能力等 2、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使學生形成關注、關心自身和他人健康,用科學知識指導健康生活的科學態度。 教學重點: 1、 探究食物中含有蛋白質、淀粉、脂肪
人教版九年級下冊化學12.1,人類重要的營養物質,教案,人教版,九年級,下冊,化學,12.1,人類,重要,營養物質
1.1 物質的變化和性質 一、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了解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的概念及區別,并能運用概念判斷一些易分辨的典型的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 (2)了解物理性質和化學性質的概念并能分清那些是物理性質,那些是化學性質。 2、過程與方法 (1)通過對實驗現象的觀察和分析,學會歸納整理; (2)用化學知識解釋日常生活中的一些變化,激發學習化學的興趣。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激發興趣
人教版九年級上冊化學1.1,物質的變化和性質,教案,人教版,九年級,上冊,化學,1.1,物質,變化,性質
第十二單元化學與生活單元 課題1人類重要的營養物質 【學習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了解營養素是指蛋白質、糖類、油脂、維生素、無機鹽和水等六大類。 (2)了解蛋白質、糖類、油脂、維生素、無機鹽和水與人體健康的關系。 (3)通過計算,了解蛋白質、糖類、油脂經氧化為人體提供能量。 2.過程與方法 (1)通過閱讀教材、討論等,學會自主學習的學習方法。 (2)通過認識、分析、比較教材上的大量圖片
人教版九下化學第12章課題1,人類重要的營養物質,教案,人教版九下,化學,12,課題,人類,重要,營養物質
粵教版科學三上2.8物質的溶解教案 課題 物質的溶解 單元 二單元 學科 科學 年級 三年級 學習 目標 1知道溶解的三大特點均勻、分散、透明。 2觀察并描述食鹽、高猛酸鉀、茶葉在水中的溶解過程。 3知道有些
粵教版,科學,三年級,上冊
物質的溶解同步練習 一、填空題 1.鹽水是咸的, 因為鹽在水里_______________了。 2.沙在杯里沉入了水底,那是沙在水里沒有_______________的緣故。 3.溶解的特地點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選
粵教版,科學,三年級,上冊
物質的密度這節內容很重要,它與壓強、浮力的知識聯系很緊密。我是這樣開始新課的: 先請同學說出身邊的桌子、電扇、窗分別都是由哪些物質組成的,再叫他們回答身邊有無數種物質,我們怎樣辨別它們?給他們具體的實例,一杯水和一杯酒精,一個鐵塊和一個木塊,同學找到很多方法,有顏色、氣味、磁鐵吸引等等。然后問他們如果從表面情況無法鑒別時怎么辦?有沒有一種科學又簡單的辨別方法可以鑒別物質的種類?給他們實例一個銅塊和
科學探究:物質的密度,滬科版八,年級,上冊,物理,科學,探究,物質,密度,教學,反思
物質的密度 各位評委、老師,上午好!今天我說課的題目是:滬科版八年級物理教材第五章第三節探究物質的密度。 我的說課過程分為:一、說教材。二、說學情。三、說教法、學法。四、說教學過程 (一)說教材 一、 教材分析 密度這一節不僅是本章的一個重點也是整個初中物理的重要基礎知識。它是在已有知識質量和體積的基礎上運用比值定義法建立的概念。也為運用比值定義法建立的物理
探究物質的密度,滬科版八,年級,物理,探究,物質,密度,說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