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漢建立與“文景之治”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了解西漢的建立、休養生息政策、文景之治等史實. 2.能力目標:論從史出,培養閱讀古文材料的能力,學會從中提取有用信息,理解分析材料。 3.情感態度價值觀:學習漢初統治者政治寬厚、生活節儉的簡樸作風。 教學重點: 西漢建立,關于漢高祖、漢文帝和漢景帝的休養生息政策。 教學難點: 1. 論從史出,培養閱讀古文材料的能力。 2. 學習漢初統治者政治寬厚
西漢建立和“文景之治”,人教部編版七上,歷史,11,西漢,建立,文景之治,教案,老師,獲獎作品
第11課 西漢建立和“文景之治”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知道西漢的建立;掌握漢初的休養生息政策;了解“文景之治”。 過程與方法 1.通過對“秦亡漢興”的比較,培養學生運用歷史觀點分析問題的能力。 2.通過對古詩文、史料的閱讀和分析,培養學生的歸納能力和分析問題的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通過對漢高祖、文帝、景帝時采取的休養生息政策的原因、措施、結果的學習,使學生認識到“成由儉敗由奢”的道理
西漢建立和“文景之治”,人教部編版七上,歷史,11,西漢,建立,文景之治,教案,老師,獲獎作品
第11課 西漢建立和“文景之治”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掌握西漢建立的時間、開國皇帝、西漢都城;知道漢初采取休養生息政策的原因和漢高祖實行休養生息的措施和“文景之治”。 (2) 通過閱讀史記中有關“文景之治”繁榮景象的描寫,將設想的當時情景與漢初呈現的殘破景象作一番比較。 2過程與方法 (1)在老師的指導下,學生學會利用教科書,提取教科書和其他資料中的有效歷史信息,了解漢初采取休養生息政
西漢建立和“文景之治”,人教部編版七上,歷史,11,西漢,建立,文景之治,教案,老師,獲獎作品
第11課 西漢的建立和“文景之治”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了解漢朝開國的基本情況。知道休養生息、“文景之治”等基礎知識。 2、過程與方法: (1)分析漢初劉邦實行休養生息政策的原因。 (2)通過閱讀史料中有關“文景之治”繁榮景象的描寫,將設想的當時情景與漢初呈現的殘破景象作一番比較。21教育網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認識漢初統治者吸取秦朝滅亡的教訓,實行輕徭、薄賦、寬刑的休養生息
西漢建立和“文景之治”,人教部編版七上,歷史,11,西漢,建立,文景之治,教案,老師,獲獎作品
統編中國歷史七年級上冊 第11課 西漢建立和“文景之治” 教學設計 一、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了解西漢的建立、休養生息政策、“文景之治”等基本史實,透過歷史現象認識歷史發展規律,思考內在的因果關系。 過程與方法: 研讀與本課相關的史料,獲取有效歷史信息,做到論從史出。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漢初統治者政治寬厚,生活恭儉,他們這種簡樸作風一直為史家所稱頌。 二、教材分析 本課主要學習三部分內容,西漢
西漢建立和“文景之治”,人教部編版七上,歷史,11,西漢,建立,文景之治,教案,老師,獲獎作品
11西漢的建立和“文景之治” “引思-探索-互動”六字課堂教學設計 一、學習目標 1、了解劉邦開國、西漢建立的基本情況,掌握漢高祖實行修養生息政策和措施以及文景之治; 2、利用相關史實分析漢初實行修養生息政策的原因; 3、認識到漢文帝、漢景帝繼續實行休養生息政策為西漢強盛打下基礎。 學習重點:劉邦實行修養生息政策和“文景之治”的原因、內容及意義。 學習難點:正確理解漢初實行修養生息政策。 學習準
西漢建立和“文景之治”,人教部編版七上,歷史,11,西漢,建立,文景之治,教案,老師,獲獎作品
第11課 西漢的建立和“文景之治” 教學設計 一、 教學目標 1. 知識與能力:了解西漢的建立、修養生息政策、“文景之治”等基本史實,透過歷史現象認識歷史發展規律,思考內在的因果關系。 2. 過程與方法:研讀與課本相關的史料,獲取有效歷史信息,做到論從史出。 3. 情感態度價值觀:漢初統治者政治寬厚,生活恭儉,他們這種簡樸作風一直為史家所稱頌。 二、 學情分析 眾多優秀的影視作品對這一段歷史都有
西漢建立和“文景之治”,人教部編版七上,歷史,11,西漢,建立,文景之治,教案,老師,獲獎作品
教材版本:人教版 教師: 課 時:45分鐘 課型:新授課 題目:七下第三單元第11課西漢建立和“文景之治” 課程標準:知道西漢的建立,了解文景之治 學情分析: 1,在認知能力上,七年級學生感性思維得到較快發展,但對于抽象概念不易理解透徹,例如休養生息政策、文景之治、故而要化抽象為具體,利用直觀的圖片、視頻和生動的故事幫助其掌握知識。 2,在知識現狀上,學生對楚漢之
西漢建立和“文景之治”,人教部編版七上,歷史,11,西漢,建立,文景之治,教案,老師,獲獎作品
第11課西漢建立和“文景之治”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了解西漢的建立的基本情況,掌握休養生息政策和“文景之治”等基本史實。 過程與方法 通過研讀與本課相關的史料,獲取有效歷史信息,做到論從史出;通過思考“文景之治”局面形成的原因,培養學生運用歷史唯物主義觀點分析問題。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認識“文景之治”是西漢王朝強盛的基礎,對后世的鞏固和發展十分重要;認識到西漢社會經濟之所以得
西漢建立和“文景之治”,人教部編版七上,歷史,11,西漢,建立,文景之治,教案,老師,獲獎作品
11、西漢的建立和“文景之治” 學習目標: 1、識記西漢的建立的相關史實。 2、知道文、景帝為發展經濟采取的措施。 3、理解“文景之治”的盛世局面。 4、了解“削藩”的史實。 教學重點: 1、西漢的建立; 2、文景之治。 教學難點: 文景之治; 導入: 我國歷史上第一次大規模的農民戰爭叫什么?(大澤鄉起義或陳勝吳廣起義)當時為什么會發生起義?(秦朝末年的暴政)秦朝何時滅亡的?(前2
西漢建立和“文景之治”,人教部編版七上,歷史,11,西漢,建立,文景之治,教案,老師,獲獎作品
第11課 西漢建立和“文景之治”教學設計 學習目標: 1通過本課學習了解西漢初立的基本脈絡、掌握“文景之治”的基本史實。 2通過思考“文景之治”局面形成的原因培養學生運用歷史唯物主義觀點分析問題。 3認識“文景之治”是西漢王朝的強盛的基礎對后世的鞏固和發展十分重要。 學習重點:“文景之治” 學習難點:休養生息政策 學習方法: 方法指導一:讓學生認真閱讀第一模塊,從教材中提取信息,培養學生歸納要點的
西漢建立和“文景之治”,人教部編版七上,歷史,11,西漢,建立,文景之治,教案,老師,獲獎作品
第11課 西漢建立和“文景之治” 一、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掌握西漢建立的時間、開國皇帝、西漢都城;知道漢初采取休養生息政策的原因和漢高祖實行休養生息的措施和“文景之治”。 2、過程與方法 在老師的指導下,學生學會利用教科書和史料,提取教科書和史料中的有效歷史信息,了解漢初采取休養生息政策的原因。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認識漢初統治者吸取秦朝滅亡的教訓,實行輕徭、薄賦、寬刑的休養生息政策,有利
西漢建立和“文景之治”,人教部編版七上,歷史,11,西漢,建立,文景之治,教案,老師,獲獎作品
部編七年級歷史上冊第11課西漢建立和文景之治教學設計 教 學 目 標 知識 目標 了解西漢建立、休養生息政策、文景之治等基本史實,透過歷史現象認識歷史發展規律,思考內在的因果關系。 能力 目標 研讀與本課有關的史料,獲取有效歷史信息,做到論從史出。 情感 目標 認識到國家穩定的重要性,讓學生意識到“成由儉,敗由奢”的道理,培養勤儉節約、愛校愛國的優良品質。 教學重點 漢初的休養
西漢建立和“文景之治”,人教部編版七上,歷史,11,西漢,建立,文景之治,教案,老師,獲獎作品
七年級上冊第11課西漢建立和“文景之治”教學設計 一、課程標準:了解“文景之治” 二、學情分析: 本課是異地教學,對學生情況不熟悉。但面對的是初一年級學生,這個年齡段的學生對事物的認知多處于感性階段,好奇心強,對歷史故事較感興趣,注意力易分散,愛表現。關于學科知識方面,學生已經學習了秦朝建立和滅亡的相關史實,知道了楚漢之爭,而對于勝出的劉邦上臺后實行的休養生息政策及其后的“文景之治”等漢初史實知之
西漢建立和“文景之治”,人教部編版七上,歷史,11,西漢,建立,文景之治,教案,老師,獲獎作品
第11課 西漢的建立和“文景之治” 科目 歷史 課型 綜合解決課 年級 七年級 印刷時間 學習目標 1.了解西漢初立的基本脈絡、掌握“文景之治”的基本史實。 2通過思考“文景之治”局面形成的原因,培養學生運用歷史唯物主義觀點分析問題的能力。 3認識“文景之治”是西漢王朝的強盛的基礎,對后世的鞏固和發展十分重要。 學習重點 休養生息政策、“文景之治” 學習難點 休養生息政策。 學習
西漢建立和“文景之治”,人教部編版七上,歷史,11,西漢,建立,文景之治,教案,老師,獲獎作品
西漢建立和“文景之治”教學詳案 一、課標要求 知道西漢的建立,了解“文景之治”。 二、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了解西漢的建立的基本情況,掌握休養生息政策和“文景之治”等基本史實。 過程與方法:通過研讀與本課相關的史料,獲取有效歷史信息,做到論從史出。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認識到西漢社會經濟之所以得到恢復發展,是漢初統治者實行休養生息政策和人民辛勤勞動的結果。認識“成由儉,敗由奢”的道理。 三、教學重難
西漢建立和“文景之治”,人教部編版七上,歷史,11,西漢,建立,文景之治,教案,老師,獲獎作品
第11課西漢建立和“文景之治”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了解西漢的建立、休養生息政策、“文景之治”等基本史實,透過歷史現象認識歷史發展規律,思考內在的因果關系。 過程與方法:課前預習并收集相關資料,利用多媒體課件進行史料、圖片展示輔助教學。通過創設情境、組織學生討論等活動突出學生的主體作用,培養學生主動了解歷史、感知歷史、體驗歷史、認知歷史的能力
西漢建立和“文景之治”,人教部編版七上,歷史,11,西漢,建立,文景之治,教案,老師,獲獎作品
第11課 西漢建立和文景之治 一、教學理念 在新課改理念下,歷史感悟教學是在傳統教學模式的基礎上進行全方位的創新改革的一種教學模式,突出以“以人為本”,進一步發掘初中歷史教學的潛在功能,把學生培養成善于學習、樂于探索、思維敏捷、潛質巨大的創造型人才。 1、人本教育,尊重學生認知特點 新課標提出,歷史教學應以轉變學生學習方式為核心,注重學生學習歷史知識的過程和方法,使學生學會學習
西漢建立和“文景之治”,人教部編版七上,歷史,11,西漢,建立,文景之治,教案,老師,獲獎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