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人造天體 教學目標 1知道一些探測宇宙空間的工具與空間技術的應用。 2意識到人類對太空的認識隨技術的進步而深化和拓展。 3關注我國空間技術的最新發展。 4培養搜集信息、資料獲得相關知識的能力。 教學重點
首師大版六年級下冊科學教案-11,人造天體,首師大,六年級,下冊,科學教案,11,人造,天體
12、太空生活 教學目標 1了解人類對太空探索所付出的努力 2意識到人類對太空的認識依賴于科學技術的發展 3能綜合運用所學知識,聯系實際,設想解決空間生活問題的方法。 教學重點了解人類對太空探索所付出的努力
首師大版六年級下冊科學教案-12,太空生活,首師大,六年級,下冊,科學教案,12,太空,生活
飛機(教案) 【教學目標】 1通過機翼上升實驗和螺旋槳的牽引實驗,感知飛機是如何飛行的。 2知道一些飛行器,主要是飛機的發明和發展過程。 3通過制作滑翔機模型,培養學生動手操作能力,并感知飛機的飛
首師大版六年級下冊科學教案+學案-10,飛機,首師大,六年級,下冊,科學教案,10
克隆技術(教案) 【教學目標】 1科學概念 知道克隆技術,初步建立克隆技術的概念。 2過程與方法 會運用討論與查找資料的方法來認識和了解克隆技術。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在課外能積極收集與克隆技術有關
首師大版六年級下冊科學教案+學案-16,克隆技術,首師大,六年級,下冊,科學教案,16
16、 克隆技術 教學目標 1了解克隆技術為人類帶來的美好前景 2初步具有描述科學技術內容的表達能力和交流能力,具有搜集克隆技術資料的能力 3對克隆技術的內容有興趣,對最新克隆技術有好奇心和求知欲 教學重點
首師大版六年級下冊科學教案-16,克隆技術,首師大,六年級,下冊,科學教案,16
6 自行車的結構 教學目標 1、 初步知道自行車的基本構成。知道自行車是一種人力機械交通工具,是由許多簡單機械組成的復雜機械。 2、 培養學生分析綜合能力、以及觀察能力。 3、 養成良好的科學研究習慣。 教學
首師大版六年級下冊科學教案-6,自行車的結構,首師大,六年級,下冊,科學教案,自行車,結構
9、降落傘 教學目標 1. 知道降落傘的組成和用途;知道降落傘下降的速率與空氣的阻力有關系;了解降落傘的發明和發展歷史。 2. 通過對降落傘的觀察、制作和實驗等活動,體驗科學探究的過程和方法。 3. 在探究活動
首師大版六年級下冊科學教案-9,降落傘,首師大,六年級,下冊,科學教案
海洋技術(教案) 【教學目標】 1科學概念 知道海洋技術,初步建立海洋技術的概念。 2過程與方法 會運用討論與查找資料的方法來認識和了解海洋技術。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在課外能積極收集與海洋技術有關
首師大版六年級下冊科學教案+學案-19,海洋技術,首師大,六年級,下冊,科學教案,19,海洋,技術
19、海洋技術 一、 教學目標 1、 了解海洋技術主要包括海洋觀測技術、海洋資源開發技術和海洋環境保護技術等方面,知道海洋技術是當代高技術的一個重要領域。 2、 知道海洋對人類生活的意義,認識發展海洋技術的
首師大版六年級下冊科學教案-19,海洋技術,首師大,六年級,下冊,科學教案,19,海洋,技術
推力和拉力 【教學分析】 本課是二年級下學期第四單元第一課,這一課主要通過游戲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和探究興趣,利用活動體驗引導學生感受推力和拉力。教材先通過玩水槍的場景展開,讓學生在活動中感受推和拉。然后,讓學生交流對推、拉的感受與了解,從而幫助學生建立推力和拉力的概念。進而通過“誰動了”活動,進一步達成知識目標:“知道推力和拉力是常見的力”。 【教學目標】 1教師的指導下,知道推力和拉力是常見的力
推力和拉力,冀人版二,年級,下冊,科學教案,推力,拉力
種豆子 【教學目標】 1了解豆子的種植過程。 2通過對照實驗,知道植物生長需要水和陽光。 3學會觀察植物生長,會寫種植日記。 【教學重點】 1了解豆子的種植過程。 2通過對照實驗,知道植物生長需要陽光和水分。 【教學難點】 學會觀察植物生長,會寫種植日記。 【教學過程】 一、情景導入 展示:各種豆子的植物和果實。 師:豆子好看又好吃,我們能自己種豆子嗎? 生:好。 二、種豆子的過程 師:那么,種
種豆子,冀人版二,年級,下冊,科學教案,豆子
做個小導游 【教學目標】 1能描述目標場所的具體位置。 2能制定并描述到達目標場所的路徑。 3評價路徑的遠近。 【教學重點】 1能描述目標場所的具體位置。 2能制定并描述到達目標場所的路徑。 【教學難點】 能制定并描述到達目標場所的路徑。 【教學過程】 一、情景導入 師:班級要到公園的牡丹園參觀,小紅因為有事來晚了,現在她在銀杏林迷路了,不知道牡丹園怎么走,你有什么辦法能幫幫她? 生:各抒己見
做個小導游,冀人版二,年級,下冊,科學教案,12,做個小,導游
春天來了 【課時安排】 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積極參加“找春天”的活動,體會親近大自然的樂趣。 2通過觀察、感受,發現春天的主要特征。 3培養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情感,對自然現象的觀察力、感受力和欣賞大自然的能力。 【教學重點】 通過觀察、感受,發現春天的主要特征;培養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情感,對自然現象的觀察力、感受力和欣賞大自然的能力。 【教學難點】 培養學生對自然現象的觀察力、感受力
春天來了,冀人版二,年級,下冊,科學教案,春天
描述方向 【教材分析】 教材中設計了“描述方向”和“找文具”兩個探究活動。通過這兩個活動,引導學生能根據不同參照物描述同一物體所在的方向;能根據同一參照物判斷和描述不同物體所在的方向。 【學情分析】 學生已經掌握了太陽每天在天空中的位置變化,并掌握了怎樣利用太陽的位置辨認方向;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對東南西北等方向的知識已經積累了一些感性的經驗,并已經會用上下、左右、前后等詞語描述方向。這些都為本節課學
描述方向,冀人版二,年級,下冊,科學教案,10,描述,方向
蘇教版二年級下冊科學教案(全冊共63頁) 1認識常見材料 【教材分析】 本課為蘇教版小學科學二年級下冊它們是什么做的單元的起始課,該單元共有三課,分別是認識常見材料、各種各樣的杯子、神奇的新材料,可見該單元的研究都是圍繞“材料”展開的,因而第一課時對于常見材料的認識既是基礎部分,也是重要部分。本課內容分為兩個部分。第一部分包含兩個活動:活動一,觀察生活中的物品是用什么材料做成的,讓學生不僅意識到
蘇教版二,年級,下冊,科學教案,全冊共,63
三年級上冊科學教案 第一單元 植物的身體 第一課 植物的根 教學目標 1.了解植物“身體”的構成部分。 2.在教師的引導下能正確講述探究植物根的作用的過程。 3.能樂于嘗試運用多種材料多種思路多種方法自行設計探究植物根的作用的活動,體會創新的樂趣。 4.樹立保護植物的意識。 教學過程 一、導人新課 師我們的周圍生長著許多植物,你們能說出幾種植物的名字嗎? 師:這節課,我們來研究植物的根。(板書課題
青島,三年級,上冊,科學教案,全冊共,44
冀人版二年級下冊科學教案全冊(共37頁) 目錄: 冀人版二年級下冊科學-1、推力和拉力 教案 冀人版二年級下冊科學-2、改變物體的形狀 教案 冀人版二年級下冊科學-3、可伸縮的橡皮筋 教案 冀人版二年級下冊科學-4、春天來了 教案 冀人版二年級下冊科學-5、做個綠色小使者 教案 冀人版二年級下冊科學-6、炎熱的夏天 教案 冀人版二年級下冊科學-7、尋找螞蟻的家 教案 冀人版二年級下冊科學-8、給小
冀人版二,年級,下冊,科學教案,全冊共,37
冀人版二年級下冊科學教案全冊(共50頁) 目錄: 冀人版二年級下冊科學-1、推力和拉力 教案 冀人版二年級下冊科學-2、改變物體的形狀 教案 冀人版二年級下冊科學-3、可伸縮的橡皮筋 教案 冀人版二年級下冊科學-4、春天來了 教案 冀人版二年級下冊科學-5、做個綠色小使者 教案 冀人版二年級下冊科學-6、炎熱的夏天 教案 冀人版二年級下冊科學-7、尋找螞蟻的家 教案 冀人版二年級下冊科學-8、給小
冀人版二,年級,下冊,科學教案,50
第一單元 動物大家族 1給動物分類 教學目標 1、懂得生物學家根據動物是否有脊椎,將它們分為脊椎動物和無脊椎動物。并引導學生根據是否有脊椎這一標準給動物分類。 2、引導學生通過摸脊椎、做脊椎模型等活動,探究脊椎的特點,研究脊椎的作用。 3、能夠根據脊椎動物的特點,找出一些動物的脊椎。 4、知道我國自然環境多樣,動物資源豐富,是世界上擁有野生動物種類最多的國家之一。 教學重點 了解什么是脊椎動物
蘇教版,四年級,上冊,科學教案,62
湘科版科學二年級下冊教學計劃 一、教材分析 本冊以“作用與變化、結構與功能”兩方面內容為重點,從兒童的已有經驗、生活實際和周圍環境要素出發,安排了“推力與拉力”“ 植物的生長”“四季”“磁鐵的奧秘
湘科版二年級下冊科學教案全冊(共42頁),湘科版二年級下冊科學教學計劃,湘科版二年級下冊科學課時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