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單元我們的身體知識點 一、身體的結構及骨骼、關節(jié)和肌肉 1.從外形上,人的身體一般可以分為頭 、頸、軀干、四肢幾部分。 2.當我們跳繩時,參與此活動的身體部位。 3.人體可以完成很多工作,在工作中身體各部
我們的身體,教科版,四年級,上冊,科學,第四,單元,我們,身體,知識點
第二單元 水的三態(tài)變化 第 1 課 水的蒸發(fā) 教學目標 1.科學知識 知道水在通常情況下,會從液態(tài)的水轉化為氣態(tài)的水蒸氣飛散到空中。 知道水蒸氣是一種無色、無味、透明的氣體。 2.科學探究 能在觀察的基礎上,對蒸
2020,新湘科版,三年級,下冊,科學,第二,單元,三態(tài)變化,教學,設計,教案
小學科學一年級上冊第二單元測試卷 一、選一選。 1.下面哪些活動是在觀察把是在觀察的括號里畫“”。 用眼睛看顏色( ) 用耳朵辨別聲音( ) 用舌頭嘗味道( ) 用皮膚感知形狀( ) 用鼻子聞氣味( ) 2.怎
單元檢測題,青島,一年級,上冊,科學,第二,單元,我們,怎么,知道,檢測
2020年四年級科學上冊第二單元知識清單 基礎知識梳理 1感受我們的呼吸 1.參與呼吸的器官有鼻腔(或口腔)、氣管、支氣管、肺。肺是進行氣 體交換的器官。 2.吸氣,是含有氧氣的空氣由鼻腔或口腔進入氣管,再進入肺的過程。此時胸腔擴張,腹部收縮。 吸氣:鼻腔或口腔氣管支氣管一肺。 3.呼氣,是交換后的空氣由肺部到氣管,再由鼻腔或口腔呼出的過程。此時胸腔收縮,腹部放松。 呼氣:肺支氣管一氣管鼻腔或
2020,新版,教科版,四年級,上冊,科學,第二,單元,知識,梳理
教科版四年級上冊科學知識總結 第二單元 呼吸與消化 第1課時感受 我們的呼吸 1. 我們可以通過鼻子和胸腔運動感受到呼吸。 2. 人的呼吸器官有鼻腔、咽喉、氣管、支氣管、肺、橫膈膜等。 3. 吸氣是含有氧氣的空氣由鼻子或口腔進入氣管,再進入肺的過程,此時胸腔擴張,腹部收縮。呼氣是交換后的空氣由肺部到氣管,再由鼻子或口腔呼出的過程,此時胸腔收縮,腹部放松。 4. 吸氣流程:空氣鼻腔咽喉-氣管支氣管肺
2020,新版,教科版,四年級,上冊,科學,第二,單元,知識,總結
第二單元 電路 測試卷 時間: 60分鐘 滿分: 100分 一、填空題。(22分) 1.家里安裝電路時既要用到導體又要用到絕緣體,我們利用了導體__________的特點,絕緣體__________的特點。 2.將三節(jié)1.5V的電池串聯(lián)起來后,電壓應是________。 3.干電池凸起的一端是________,凹進去的一端是________。當電池的這兩端被電線直接連在一起時,就會發(fā)生_____
新版,教科版,四年級,下冊,科學,第二,單元測試,答案
2021新蘇教版科學四年級下冊知識點整理 第二單元 地球、月球與太陽 5.地球 1.人類對地球形狀的認識經(jīng)歷了漫長的過程。 蓋天說是中國古代人的一種直觀感受; 海面彎曲是古希臘人根據(jù)船只進出港時的現(xiàn)象作出的猜測; 渾天說是張衡根據(jù)日月星辰的運動提出的一種抽象模型; 而古希臘學者亞里士多德根據(jù)月食變化提出的觀點則是一個推論。 2.海邊看到帆船回港,人們總是先看見船帆,后看見船身;而船離開岸邊時,都是
地球、月球與太陽,2021,新版,蘇教版,四年級,下冊,科學,第二,單元,地球,月球,太陽,知識點,總結
第二單元 養(yǎng)蠶 5、蠶出生了 1、我們的祖先很早以前就開始種桑、養(yǎng)蠶、繅絲、織綢了。2000多年前,西漢的張謇開通了著名的“絲綢之路”。 2、幼蠶白白胖胖的,不停地吃著桑葉。 3、蠶通過蠶卵孵化產(chǎn)生下一代的,蠶卵是圓形的,灰綠色或紫色,和芝麻粒大小差不多,寬約1毫米,厚約0.5毫米)。 4、在蠶卵上噴灑少量水后放到孵化盒里,再把孵化盒放到25左右的通風環(huán)境中。 5、蠶孵化后用羽毛或毛筆將剛孵出的蟻
人教鄂教版,四年級,下冊,科學,第二,單元,養(yǎng)蠶,知識點,梳理
2021年新教科版五年級上冊科學教材分析 第二單元 地球表面的變化 一、單元概述 本單元中的“地球表面”主要指地球表面的形態(tài),簡稱地形,又稱為地貌。地球表面的地形復雜多樣、不斷變化。本單元學習的重點指向“變化”一詞,即地形地貌的變化。是什么原因引起地球表面形態(tài)的變化呢?教科書通過指導學生親歷觀察、假設、模擬實驗、形成解釋等一系列的科學實踐活動,幫助學生逐步建構起“地球現(xiàn)今的面貌不是本來就有的,而是
2021,新教,科版五,年級,上冊,科學,第二,單元,教材,分析
教科版)小學三年級科學下冊第二單元檢測卷 學校____________________ 班級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 學號____________ 題號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總分 得分 請認真答題,要求書寫規(guī)范、端正、整潔 一
教科版,小學,科學,三年級,下冊,第二,單元測試
教科版)小學三年級科學下冊第二單元檢測卷 學校____________________ 班級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 學號____________ 題號 一 二 三 四 五 總分 得分 請認真答題,要求書寫規(guī)范、端正、整潔 一、選擇
教科版,小學,科學,三年級,下冊,第二,單元,檢測
2021新教科版四年級下冊科學知識點整理 第二單元 電路 2.1電和我們的生活 1.很久以前,人們就開始了對電的探索,1879年愛迪生點亮了世界上第一盞電燈,從此各種不同用途的電器就陸續(xù)出現(xiàn)了。【叮當云教育】 2.通電后電器就能工作,為我們的生活學習和工作帶來方便,我們的生活離不開電。 3.電很危險,我們要注意安全用電。 4.電都是由電源提供的,可以分為直流電和交流電。 5.電的知識記錄表 關于電
電路,新教,四年級,下冊,科學,第二,單元,知識點,總結
教科版)小學四年級科學下冊第二單元檢測卷 (時間60分鐘 滿分100分) 學校____________________ 班級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 學號____________ 題號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總分 等級 得分 請認真答題
教科版,小學,四年級,下冊,科學,第二,單元,檢測
第二單元溶解知識點 一、水能溶解一些物質 1.一些物質可以溶解在水中,一些物質不能溶解在水中。食鹽能溶解在水中,面粉和沙不能溶解在水中。 2.面粉和沙可以用過濾的方法從水中分離出來。 3.不能溶解在水中的物
溶解,教科版,四年級,上冊,科學,第二,單元,知識點
拓展活動,回顧反思,活動過程,情境導入,左邊一個洞, 右邊一個洞, 是香還是臭, 問它它都懂。,情境導入,猜一猜,白門樓, 紅圍墻, 里面住個紅姑娘,酸甜苦辣她都嘗。,情境導入,活動過程,活動一:觀察我們的鼻子和舌頭。,1.借助鏡子仔細觀察自己鼻子和舌頭的外部特征。 2.使用鏡子時注意安全。,活動過程,活動一:觀察我們的鼻子和舌頭。,鼻子,舌頭,活動過程,活動二:聞一聞它們的氣味。,怎樣聞蘋果的氣
聞一聞 嘗一嘗,青島版一年級上冊科學第二單元第6課《聞一聞,嘗一嘗》,課件,青島,一年級,上冊,科學,第二,單元,聞一聞,嘗一嘗
拓展活動,回顧反思,活動過程,情境導入,上邊毛, 下邊毛, 中間一顆黑葡萄。,情境導入,猜一猜,活動過程,活動一:看一看我們的眼睛。,1.借助鏡子仔細觀察自己眼睛的外部特征。 2.將自己觀察的眼睛畫在活動手冊中。 3.使用鏡子時注意安全。,活動過程,活動一:看一看我們的眼睛。,我的眼睛,活動過程,活動二:我們的眼睛有哪些本領。,活動過程,觀察七巧板。,1.小組成員分工明確。2.從七巧板的顏色、形狀
看一看,青島版一年級上冊科學第二單元第3課《看一看》,課件,青島,一年級,上冊,科學,第二,單元
蘇教版 三年級,不同環(huán)境里的植物,猜謎語,頭上長著千條辮, 迎風擺舞在岸邊。 打植物 (謎底:柳樹),觀察并描述植物的形態(tài),水瓶樹,仙人柱,椰樹,芭蕉樹,松樹,閱讀資料,分析植物生長環(huán)境,閱讀資料,分析植物生長環(huán)境,閱讀資料,分析植物生長環(huán)境,沙漠,高山,熱帶草原,熱帶沿海地區(qū),水瓶樹,椰樹,芭蕉樹,松樹,閱讀資料,分析植物生長環(huán)境,仙人柱,觀察比較:冬青樹葉和楊樹樹
植物與環(huán)境,不同環(huán)境里的植物,蘇教版,三年級,下冊,科學,第二,單元,植物,環(huán)境,第一,不同,課件
蘇教版 三年級,2.4石頭上的植物,1,2,觀察并找出西紅柿的根、莖和葉,根,西紅柿,土壤,葉,莖,2,3,觀察石頭上的植物,青苔,石面,黃山松,石縫,卷柏,2,4,觀察石頭上的植物,思考:對比石頭環(huán)境和土壤環(huán)境,它們有什么不同?,松軟、有水分,堅硬、干燥,3,5,觀察青苔是否有根、莖、葉,1.盡量保持植株完整。 2.用放大鏡觀察一株青苔,并畫下它的樣子。觀察青苔是否有根、莖、葉
植物與環(huán)境,石頭上的植物,蘇教版,三年級,下冊,科學,第二,單元,植物,環(huán)境,第四,石頭,課件
蘇教版 三年級,2.2沙漠里的植物,干旱,1.回顧沙漠環(huán)境的特點,高溫,(水分蒸發(fā)),1.回顧沙漠環(huán)境的特點,仙人掌,2.認識沙漠中的植物,2.認識沙漠中的植物,2.認識沙漠中的植物,胡 楊,2.認識沙漠中的植物,駱駝刺,2.認識沙漠中的植物,蘆 薈,寶石花,2.認識沙漠中的植物,蘆 薈,仙人掌,2.認識沙漠中的植物,葉,莖,3.探究沙漠植物的本領,(一)用勺子擠壓仙人掌的莖和蘆薈的葉,注意
植物與環(huán)境,沙漠中的植物,蘇教版,三年級,下冊,科學,第二,單元,植物,環(huán)境,沙漠,中的,課件
8、各種各樣的巖石,粵教粵科版 四年級上,新知導入,新知導入,思考: 看了這么多的巖石,都在哪里能找到呢?它們有什么特點呢?,新知講解,自然界中廣泛分布著巖石,有的被土壤和植被覆蓋,有的裸露著。,活動一:尋找?guī)r石,新知講解,任務: 在我們周圍尋找?guī)r石,將找到的小塊巖石洗干凈后收集到小盒子里,并標注采集地點。,溫馨提示: 外出時需要老師或者家長陪伴,注意安全。,新知講解,新知講解,巖石都是天然形成
各種各樣的巖石,新粵教版,四年級,上冊,科學,第二,單元,各種各樣,巖石,ppt,課件,教案,練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