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新蘇教版六年級上冊科學學生活動手冊參考答案 第一單元 物質的變化 1.蠟燭的變化 記錄制作蠟燭、點燃蠟燭、點燃紙片的過程。 制作蠟燭:蠟塊由大變小、形狀改變;由固體變成能流動的液體(蠟油),又慢慢變成固體。 點燃蠟燭:干燥的燒杯內壁出現水霧;涂有澄清石灰水的燒杯內壁變成白色;白瓷碗底部有黑色煙灰。 點燃紙片:紙片逐漸變小,伴有黑煙和發光發熱現象,最后化為灰燼。 實驗發現:在制作蠟燭的過程
蘇教版科學六年級上冊學生活動手冊參考答案
2022年新蘇教版科學五年級下冊學生活動手冊答案 第一單元 顯微鏡下的生命世界 1.搭建生命體的“積木” 畫出在顯微鏡下觀察到的手背皮膚和洋蔥鱗片內表皮的樣子。 它們的相同之處:都是由一個個小格子組成的。 下面圖片中的細胞是什么形狀的?連一連。 2.微小的生命體 畫出在顯微鏡下觀察到的水樣中生物的樣子。 在下面生物中勾選出微生物。 ( )藍藻 ( )變形蟲 ( )病毒 ( )乳酸菌
2022,年新蘇教版,科學,年級,下冊,學生,活動,手冊,答案
2022年春新教科版科學六年級下冊學生活動手冊答案 第一單元 小小工程師 第1課 了解我們的住房 請在圖中標出房屋的主要結構與系統,并將房屋建造要經過的主要過程記錄在表格相應的位置。 房屋透視圖 房屋建造的主要過程 學生活動手冊說明 本課活動手冊有兩項內容,分別對應探索活動2和探索活動3。 “請在圖中標出房屋的主要結構與系統”是用形象的圖片幫助學生梳理尋找住房的結構與系統。學生對于結構、系統這些
教科版科學六年級下冊學生活動手冊答案
第1頁: 用線條和箭頭記錄圓點的運動形式: 用線條和箭頭畫一畫兩種軌道中藍色球的運動路線: 小球沖出平整的桌面后的運動路線: 第2頁: 根據課文圖表,將下列動物按照運動的快慢,將其編號和奔跑時間排列名次。 獵豹(5 秒) 兔子(9 秒) 羚羊(6 秒) 斑馬(8 秒) 大象(12 秒)黑熊(10 秒) 名次 動物編號 奔跑100米所需時間(秒) 第一名 5秒 第二名 6 秒 第三名 8
教科版,三年級,科學,下冊,學生,活動,手冊,參考答案
2021新蘇教版科學四年級下冊學生活動手冊答案 第一單元 冷和熱 1.冷熱與溫度 探究一杯熱水在變涼過程中溫度的變化規律。 1.實驗報告記錄。 問題:熱水變涼過程中,溫度是先快后慢地下降,還是勻速下降,或是其他? 假設:熱水變涼過程中,溫度是先快后慢地下降。 實驗設計: 安裝好測溫裝置。 每隔2分鐘記錄一次水溫,連續記錄6次。 把測得的數據記錄下來,在方格紙上描點并連成曲線。 實驗記錄: 時間/分
蘇教版科學四年級下冊學生活動手冊答案
第四單元 健康生活,3.心臟和血液,我們的心臟每時每刻都在跳動,它的跳動有什么意義?,一、聚焦,按每分鐘心跳75次計算,我們的心臟不到1秒鐘就要跳動一次,一天要跳動108000次。心臟為什么要這樣頻繁地跳動?血液在身體內又是怎樣流動的呢?,二、探索,模擬活動。,像右圖那樣,用吸耳球反復將水吸進又擠出。,這個實驗與心臟輸送血液有什么相同與不同?,我們的的手和吸耳球以及塑料管的作用各相當于什么器官
2021,新版,教科版五上,科學,心臟,血液,課件
第三單元 計量時間,4.機械擺鐘,擺鐘是通過怎樣的方式計時的呢? 擺鐘為什么比之前的其他計時工具更能精確計時呢?,一、聚焦,二、探索,活動一 觀察鐘擺運動的特點。,1.測量鐘擺1分鐘擺動的次數,并記錄。,2.重復測量鐘擺1分鐘擺動的次數,并記錄。,怎么才算是擺動一次? 手表計時是否準確?,3.根據測量結果,思考鐘擺運動的特點。,相同時間擺動次數相同(鐘擺擺動具有等時性)。,別的擺1分鐘擺動的次數
2021新版教科版五上科學3-4,機械擺鐘-課件,2021,新版,教科版五上,科學,機械,擺鐘,課件
第三單元 計量時間,6.制作鐘擺,一、任務,制作一個1分鐘正好擺動60次的擺。,二、設計方案,每分鐘擺動60次的擺,擺繩長度應該大致調整在哪個長度范圍?,第二次擺繩調試的長度應該怎么確定?,有什么更快或更簡單的解決方法嗎?,三、制作與測試,1.利用材料,組裝一個簡易的“鐘擺”。,2.反復測試,不斷調整和記錄,使制作完成的擺正好1分鐘擺動60次。,怎樣在最短時間內完成調試?,四、研討,1.1分鐘擺動
2021新版教科版五上科學3-6,制作鐘擺-課件,2021,新版,教科版五上,科學,制作,鐘擺,課件
第三單元 計量時間,5.擺的快慢,一、聚焦,不同的擺在一定時間內擺動的次數各不相同。擺的快慢與什么因素有關?,二、探索,活動一 思考、討論影響擺的擺動快慢的因素。,可能與擺的長短有關。,可能與擺錘 的質量有關。,活動二 探究擺的快慢與擺錘質量的關系。,如果要研究擺錘的質量與擺動快慢的關系,我們要測量和記錄哪些數據?,測量擺錘的質量(變) 記錄不同質量擺30秒擺動的次數,擺繩的長度、擺幅的大小(不變
2021新版教科版五上科學3-5,擺的快慢-課件,2021,新版,教科版五上,科學,快慢,課件
1.地球的表面,第二單元 地球表面的變化,地球的表面是什么樣子的? 地球現有的面貌是本來就有的嗎? 是什么力量使地球變成了現在的樣子?,一、聚焦,二、探索,活動一 觀察世界地形圖,描述地球表面的樣子。,高低不平,復雜多樣,地球表面高低起伏,可以劃分為陸地和海洋兩大地理單元。陸地面積約1.49億平方千米,占地球表面積的29%;海洋面積約為3.61億平方千米,占地球表面積的71%。地球上海陸分布是不均
2021新版教科版五上科學2-1地球的表面,-課件,2021,新版,教科版五上,科學,地球,表面,課件
2.地球的結構,第二單元 地球表面的變化,我們現在看到的地球表面與地球的構造有關。地球的內部結構是什么樣的呢?,一、聚焦,地球內部的結構與我們看到的地球表面是完全不同的。,二、探索,活動一 了解地球的內部結構。,地殼,是地球固體圈層的最外層,由巖石組成,厚度各處不一樣,大陸地殼平均厚度為35千米,大洋地殼平均厚度為7千米。,地幔,位于地殼以下地核之上,分為上地幔和下地幔。上地幔頂部和地殼 一起合稱
2021,新版,教科版五上,科學,地球,結構,課件
第一單元 光,7.制作一個潛望鏡,一、聚焦,你能藏在桌子下面,在不出來的情況下,通過平面鏡觀察到黑板上面的國旗嗎?,玩一玩,工作人員為什么能通過潛望鏡觀察到潛水艇周圍的環境?,潛望鏡有什么神奇的功能呢?,它的內部構造又是怎樣的呢?,二、探索,將潛望鏡拆開進行觀察,并記錄其組成部分及結構。,通過觀察你發現簡易潛望鏡它由幾部分組成?,你能在圖中畫出潛望鏡的光路圖嗎?,這兩塊鏡片是怎樣放置?,在紙
2021新版教科版五上科學1-7,制作一個潛望鏡-課件,2021,新版,教科版五上,科學,制作,一個,潛望鏡,課件
第四單元 健康生活,1.我們的身體,一、聚焦,身體健康與哪些因素有關? 現在我們身體的健康狀況又是怎樣的呢?,二、探索,活動一 檢測我們的身體狀況。,記錄你現在的體質信息。,體質信息主要包括哪些你知道嗎?,體重指數(BMI)、視力、肺活量、50米跑、一分鐘跳繩、一分鐘仰臥起坐 * 體重指數 = 體重(千克)身高(米)身高(米),與五年級的學生體質標準相比較,看看自己達到標準了嗎? 你的身體體質健康
2021,新版,教科版五上,科學,我們,身體,課件
5.風的作用,第二單元 地球表面的變化,地球表面的大氣層對改變地形發生著緩慢的作用,例如空氣流動形成的風。 風是怎樣改變地球表面的呢?,一、聚焦,二、探索,活動一 討論并記錄我們的看法。,活動二 模擬風卷起的沙子對巖石的影響。 用放大鏡觀察這幾塊巖石,然后用砂紙打磨。,(1)觀察結果:巖石表面有細小的劃痕,好像被什么打磨過。,(2) 當大風卷起的沙子從巖石上刮過時,可能會發生碰撞,就像使用砂紙打磨
2021,新版,教科版五上,科學,作用,課件
第三單元 計量時間,1.時間在流逝,在鐘表發明之前,人們是怎樣安排生活和勞作的呢?,一、聚焦,活動一 說說在沒有任何計時工具的情況下,我們能根據哪些自然 現象去判斷時間。,在遠古時代,人類用天上的太陽來計時。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晝夜交替自然而然成了人類最早使用的時間單位天。,活動二 搜集、閱讀資料,交流古人利用太陽進行計時的方法和事例。,古觀象臺,日晷,圭表,度量日影長度,觀測日影方位變化,日出日
2021新版教科版五上科學3-1,時間在流逝-課件,2021,新版,教科版五上,科學,時間,流逝,課件
第四單元 健康生活,2.身體的運動,骨、關節和肌肉共同組成了我們的運動系統,它們是怎樣完成運動的?我們需要怎么保護它們并促進它們的生長呢?,一、聚焦,骨、關節和肌肉組成了人體的運動系統,它們相互配合,使身體進行各種運動。 人體內共有200多塊骨頭,它們相互連接構成了人體的支架骨骼。骨骼可以使我們身體進行各種各樣的運動,同時還具有支撐身體,保護內臟器官的作用。 骨與骨之間可以活動的連接叫關節。不同地
2021,新版,教科版五上,科學,身體,運動,課件
第一單元 光,5.認識棱鏡,一、聚焦,一座弧形橋,頂著藍天造; 赤橙黃綠青藍紫,只能仰望摸不到。,彩虹,二、探索,三棱鏡,制作人工彩虹,白光通過三棱鏡之后被分成了七種顏色。,有同學能解釋一下為什么會發生這樣的現象嗎?,紅 橙 黃 綠 藍 靛 紫,光的色散,太陽光是由許多不同顏色的光組成的。 當白光進入棱鏡時由于不同顏色的光發生折射的程度不一樣,就出現了紅、橙、黃、綠、藍、靛、紫等各種顏色的光。,白
2021新版教科版五上科學1-5,認識棱鏡-課件,2021,新版,教科版五上,科學,認識,棱鏡,課件
6.水的作用,第二單元 地球表面的變化,降落的雨水和眾多的河流會給土地的樣貌帶來怎樣的影響?會使地表發生怎樣的改變呢?,一、聚焦,在飛機上看下雨,陸地上下雨,海上下雨,地球上的水會不會有枯竭的一天?,地面水不會干涸,因為水會在陸地、海洋、大氣之間不間斷地循環。,二、探索,活動一 認識降雨給土地帶來的變化。,實驗材料,泥土,小桶,自制噴壺,塑料盒,有顏色的沙子,報紙,實驗步驟,(1)動手制作 一個小
2021,新版,教科版五上,科學,作用,課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