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音的傳播教學設計 【教材分析】 聲音的傳播是青島版小學科學(六三學制)四年級下冊聲音的秘密單元的第二課時。本節課結合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以聲音的傳播介質和聲音以波的形式傳播為主線,探究聲音以什么形式在什么物質中傳播。讓學生在探究活動中,經歷觀察、實驗、搜集整理信息等科學探究的過程,體驗到探究的樂趣。 教材由三部分組成:第一部分活動準備:用文字呈現了“為什么我們在學校的任何地方都能聽到鈴聲
聲音的傳播,新版,青島,六三制,四年級,下冊,科學,聲音,傳播,教學,設計
21.設計小臺燈 【教材分析】 設計小臺燈是青島版小學科學(六三學制)四年級下冊設計制作小臺燈單元的第1課時。本課從“學習突然停電了怎么辦?”開始讓學生探索小臺燈的秘密,從而進行設計自己喜歡的小臺燈。 教材由兩部分組成:第一部分是問題與需求,教材展示了幾名學生在思考:學習時,突然停電了,用什么來照明呢?引導學生尋找光源,產生制作小臺燈的欲望,引發學生對于小臺燈照明功能的探究,使學生對臺燈各部分及其
設計小臺燈,新版,青島,六三制,四年級,下冊,科學,21.,設計,臺燈,教學
13.不同環境中的植物教學設計 【教材分析】 不同環境中的植物是青島版小學科學(六三學制)四年級下冊植物的生長單元的第二課時。本節課指導學生通過觀察周圍的植物,了解不同環境中植物的特點。通過觀察蓮和仙人掌的結構特點,思考蓮和仙人掌是怎樣適應水中與沙漠環境的。再通過了解不同的植物需要的生長環境不同,進一步加深植物特點與環境關系的理解。 教材由三部分組成:第一部分活動準備,教科書通過創設情景,通過問
不同環境中的植物,新版,青島,六三制,四年級,下冊,科學,13.,不同,環境,中的,植物,教學,設計
運動與力教學設計 【教材分析】 運動與力是青島版四年級下冊物體的運動單元的第一課時。本節課以學生生活中常見的物體的運動現象為切入點,通過觀察引導學生認識怎樣是物體運動狀態的變化,通過一系列操作活動讓學生觀察到力可以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依據生活中的多種現象推出運動的物體具有能量。 教材由三部分組成:第一部分活動準備,教科書用文字首先從學生熟悉的自行車運動現象切入,提出了問題,明確了本課探究方向。
運動與力,新版青島版六三制四年級下冊科學1,《運動與力》,教學設計,新版,青島,六三制,四年級,下冊,科學,運動,教學,設計
噪聲的危害和防治教學設計 【教材分析】 噪聲的危害和防治是青島版小學科學(六三學制)四年級下冊聲音的秘密單元的第四課時。本節課結合生活中學生聽到的各種噪聲,觀察到的各種各樣的噪聲污染現象,以噪聲的危害和防治為線索,指向噪聲的產生環境以及怎樣進行防治。 教材由三部分組成:第一部分活動準備,用文字敘述的形式創設了“學習或思考時,突然聽到刺耳的鳴笛聲”的情景,提出了“會有什么感受?”的問題。任務卡“調
噪聲的危害和防治,新版,青島,六三制,四年級,下冊,科學,噪聲,危害,防治,教學,設計
小球的運動教學設計 【教材分析】 小球的運動是青島版四年級下冊物體的運動單元的第二課時。本節課以學生玩小球,觀察并描述小球的運動路線為切入點,通過讓小球按照設計的路線動起來的游戲體驗初步感知物體的運動路線有直線和曲線,又通過描述生活中運動物體的運動路線,明確按照運動路線,物體的運動分為直線運動和曲線運動。 教材由三部分組成:第一部分活動準備,導語部分開門見山地提出了研究的問題,目的是讓學生通過對
小球的運動,新版青島版六三制四年級下冊科學2,《小球的運動》,教學設計,新版,青島,六三制,四年級,下冊,科學,小球,運動,教學,設計
科學 四年級下 學 科 教 學 計 劃 一、課程背景介紹 科學素養是指了解必要的科學技術知識及其對社會與個人的影響,知道基本的科學方法,認識科學本質,樹立科學思想,崇尚科學精神,并具備一定的運用它們處理實際問題、參與公共事務的能力。小學科學課程要按照立德樹人的要求培養小學生的科學素養,為他們的繼續學習和終身發展打好基礎。 二、課程目標: (一)“植物的生長變化”單元教學目標 1.科學概念目標 l
新版教科版四年級下冊科學教學計劃,教科版四年級下冊科學教學計劃,教科版四年級下冊科學課時安排
6.觀察土壤 一、教學目標 科學概念目標 土壤包含巖石風化而成的大小不同的顆粒(小石子、沙、黏土)以及腐殖質、水和空氣等。 科學探究目標 能夠通過觀察實驗的方法了解土壤的組成成分。 會用土壤沉積的方法觀察到土壤成分按顆粒大小分層。 科學態度目標 認識到土壤是地球的重要資源。 認識到認真、細致的觀察、比較、記錄、描述是十分重要的。 科學、技術、社會與環境目標 認識到土壤對生命以及人類生產生活具有重
觀察土壤,新版,教科版,四年級,下冊,科學,3.6,觀察,土壤,教案
第3課簡易電路 【教學目標】 科學概念目標 1.一個簡單電路需要一個能持續提供電能的裝置電池。 2.電從電池的一端經過導線和用電器返回到電池的另一端,就組成了一個完整的電路。 科學探究目標 1用電池盒和燈座以及開關點亮小燈泡 2觀察、描述和記錄有關的實驗現象。 3用簡易符號表示一個電路的不同部分。 科學態度目標 激發對電探究的興趣。
簡易電路,新版,教科版,四年級,下冊,科學,2.3,簡易,電路,教案
第1單元 第2課種植鳳仙花( 1 課時) 科學探究目標 1. 學習掌握種植的技能。來源:學|科|網 2. 在教師的指導下,設計適宜的實驗,觀察種子的萌發過程。 3. 根據研究植物生長變化的需要,確定觀察、記錄的內容和方法。 4. 基于種植活動和生活經驗預測種子萌發和植物生長需要的條件。 科學態度目標 1. 樹立用事實闡述觀點的意識,即科學的實證思想。 2. 培養合作意識。 科學、技術、社會與環境
種植鳳仙花,新版,教科版,四年級,下冊,科學,1.2,種植,鳳仙花,教案
蘇教版科學四年級上期中考試題 一、填空題(20分) 1、直接生小動物并用乳汁喂養小動物的是_______動物。這類動物屬于__________(填“脊椎動物”或“無脊椎動物)。 2、像鯽魚那樣終生在水中生活,用_______呼吸的動物是魚類。 3、鳥類特有的身體外形特征有______、_______和喙。 4、鳥類體表被覆的羽毛可以分為______和______兩種。在飛行過程中,起重要作用的是_
2020,新版,蘇教版,四年級,上冊,科學,期中,考試題
制作人:朱鳳 日期:2019.07,1植物的根,青島版小學科學 三年級上配套課件 (五四學制),15.養蠶,青島版小學科學 四年級下冊配套課件 (六三學制),活動準備,桑葉,紙盒,毛筆,活動準備,活動過程,導課,關于養蠶,你知道什么?還有哪些疑惑?,活動過程,活動一:調查了解養蠶的知識,活動過程,活動過程,蠶的生活環境,蠶的飲食習慣,蠶的生長發育階段,活動過程,活動二:我們來養蠶,活動過程,蠶
養蠶,新版,青島,六三制,四年級,下冊,科學,教學,課件
5.聲音的傳播,青島版小學科學 四年級下冊配套課件 (六三學制),活動準備,猜一猜:聲音在哪些物體中傳播?,設計方案,探究聲音在哪些物體中傳播。,聲音能在固體中傳播嗎?,兩個同學合作,一個同學輕輕敲桌面或在桌子上寫字,另一個同學把耳朵貼在桌面上聽。感受聽到的聲音。同樣輕輕的敲擊,耳朵離開桌子還能否聽見聲音?為什么?,注意: 1.要控制好用力大小,輕輕敲擊。 2.教室一定要十分安靜,用手勢交流,并記
新版青島版(六三制)四年級下冊科學5,聲音的傳播教學課件,新版,青島,六三制,四年級,下冊,科學,聲音,傳播,傳布,教學,課件
17.生物與非生物,青島版小學科學 四年級下冊配套課件 (六三學制),活動準備,它們有 生命嗎?,活動過程,活動過程,活動過程,活動過程,我發現石頭與小草的不同有:,小草是有生命的,屬于生物。石頭是沒有生命的,屬于非生物。,活動過程,比較小狗與玩具狗,你有什么發現?,活動過程,我發現小狗與玩具狗的不同有:,小狗是有生命的,屬于生物。玩具狗是沒有生命的,屬于非生物。,活動過程,比較鮮花與塑料花,你有
生物與非生物,生物與非生物課件
7.噪聲的危害和防治,青島版小學科學 四年級下冊配套課件 (六三學制),活動準備,聽聲音,談感受。,聽聲音,談感受。,你知道嗎?什么是噪聲?,噪聲即噪音。是一類引起人煩躁、或音量過強而危害人體健康的聲音。,從環境保護的角度看,凡是影響人們正常學習、工作和休息的聲音,凡是人們在某些場合“不需要的聲音”,都統稱為噪聲。,討論內容: 1.噪聲的來源。 2.噪聲的危害。,1.以小組為單位在組內交流各自搜集
新版,青島,六三制,四年級,下冊,科學,噪音,以及,防治,教學,課件
3.運動的形式,青島版小學科學 四年級下冊配套課件 (六三學制),活動準備,學生準備:小木塊、鋼尺、風車,活動過程,實驗記錄單,活動過程,物體的運動形式有平動、振動、轉動等。,活動過程,活動過程,觀察記錄單,活動過程,各種運動形式之間并不是孤立存在的,一個復雜的運動可能包含多種運動形式。,拓展活動
運動的形式,新版青島版六三制四年級下冊科學3,《運動的形式》,教學課件,新版,青島,六三制,四年級,下冊,科學,運動,形式,教學,課件
2021年春教科版科學 精品課件 四年級下冊,名師面對面編寫組,3.簡易電路,連接比賽,每組一節干電池、一根導線和一個小燈泡,把小燈泡點亮,結論: 一根導線和一節干電池能點亮一個小燈泡,導線、電池和小燈泡就組成了一個簡單電路。,組裝電路,用一個小燈泡、一個小燈座、兩根導線、一個電池盒和一節電池能組成電路嗎?,小燈泡,導線,電池,小燈座,電池盒,安裝一個簡單電路,1.在電池盒的兩端各連接好一根導線
新版,教科版,四年級,下冊,科學,2.3,簡易,電路,課件
2021年春教科版科學 精品課件 四年級下冊,6.觀察土壤,土 壤 中 有 什 么 ?,說一說我們對土壤組成的猜測,尋找土壤的成分,肉眼觀察、放大鏡觀察、土壤的沉積實驗,1.把從野外帶回來的土壤放在紙上,先用肉 眼觀察,再借助放大鏡觀察; 2.把土壤放入水中,觀察看到了什么; 3.攪動后放置一段時間,觀察水中的情況。,用肉眼觀察濕潤的土壤,實驗記錄單,發現土壤里有小石子、沙、草根、動植物的殘體等
新版,教科版,四年級,下冊,科學,3.6,觀察,土壤,課件
2021年春教科版科學 精品課件 四年級下冊,2.種植鳳仙花,了解鳳仙花,別名:指甲花、小桃紅、金鳳花等。 類別:一年生草本植物 繁殖方式:種子繁殖 播種時間:39月,4月播種最適宜 生活習性:喜陽光,怕濕耐熱,適合疏松肥沃土壤,生長迅速。 用途:全株及花、種子都可入藥。,一、選種 要挑選那些顆粒飽滿的、沒有受過損傷的種子,種到花盆或校園的花池中。,1.準備花盆和土,把一塊小石頭放在花盆的出水孔上
新版,教科版,四年級,下冊,科學,1.2,種植,鳳仙花,課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