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單元 第1課聽聽聲音( 0.5-1 課時) 【教學目標】 科學概念目標 1. 我們周圍充滿著各種不同的聲音,我們雖然看不見它,但可以感受它。 2. 聲音可以用高低,強弱,悅耳和刺耳等詞語來進行描述。 科學探究目標 運用語言描述聽到的聲音,并能給聲音進行簡單的分類。 科學態(tài)度目標 1. 在認識聲音的活動中,逐步養(yǎng)成留心觀察的習慣和態(tài)度,樂于與
新教科版四年級上冊科學1.1,聽聽聲音,教案,新教,四年級,上冊,科學,1.1,聽聽,聲音
第二單元 第4課 一天的食物 教學目標: 科學概念目標: 1.我們一天要吃多樣的食物來保持身體的健康。 2.食物可以根據(jù)一定的標準分成不同的類別。 科學探究目標: 1.使用多種方法對食物進行分類,并通過記錄的方式將分類的結果進行整理和描述。 2.通過統(tǒng)計分析,發(fā)現(xiàn)一天中所吃的食物是非常豐富的。 科學態(tài)度目標: 1.在對食物的記錄與分類活動中細致地進行思考、篩分。 2.在獨立思考的基礎上,積極參與
新教科版四年級上冊科學2.4,一天的食物,教案,新教,四年級,上冊,科學,2.4,一天,食物
第1單元 第2課聲音是怎樣產(chǎn)生的( 1 課時) 【教學目標】 科學概念目標 聲音是由物體的振動產(chǎn)生的。 科學探究目標 1. 能觀察、比較、描述物體發(fā)生和不發(fā)生時的不同狀態(tài),并記錄下來。 2. 能從多個物體發(fā)生的觀察事實中對原因進行假設性解釋。 科學態(tài)度目標 1. 在探究的過程中,積極大膽的闡述自己的發(fā)現(xiàn)。 2. 樂于與他人合作,養(yǎng)成細致觀察的習
新教科版四年級上冊科學1.2,聲音是怎樣產(chǎn)生,教案,新教,四年級,上冊,科學,1.2,聲音,怎樣,產(chǎn)生
第三單元 第8課設計與制作(二)( 1 課時) 【教學目標】 1.工程制作中需要運用科學概念、使用技術手段、分工合作解決實際問題。 2.對制作出產(chǎn)品的評估需要有一定的標準。 3.應該根據(jù)需要不斷地改進和完善產(chǎn)品。 科學探究目標 1.根據(jù)設計,能利用所給的材料制作動力小車。 2.在測試評估活動中,對自己的想法和結果進行反思并改進。 科學態(tài)度目標 1.發(fā)展對工程設計和動手制作的興趣,激發(fā)創(chuàng)新精神
新教科版四年級上冊科學3.8,設計制作小車二教案,新教,四年級,上冊,科學,3.8,設計,制作,小車,教案
第二單元 第6課 營養(yǎng)要均衡 教學目標: 科學概念目標: 1.人體所需的營養(yǎng)種類和數(shù)量是有一定范圍的,所以我們需要搭配膳食,保證營養(yǎng)的均衡。 2.搭配膳食營養(yǎng)要做到品種多樣,并保持合理數(shù)量。 科學探究目標: 1.通過閱讀資料的方式,獲取有用的信息,并通過自己的分析以及集體的研討,形成認識。 2.有效處理營養(yǎng)需求量與食物量之間的關系,根據(jù)處理后的信息科學地搭配菜品。 科學態(tài)度目標: 1.在理解平
新教科版四年級上冊科學2.6,營養(yǎng)要均衡,教案,新教,四年級,上冊,科學,2.6,營養(yǎng),均衡
第三單元 第3課用橡皮筋驅(qū)動小車( 1 課時) 【教學目標】 科學概念目標 1.橡皮筋產(chǎn)生的動力大小會影響小車的運動距離。 2.橡皮筋在外力的作用下會產(chǎn)生形變。 3.當物體形狀改變時會產(chǎn)生一個要恢復原來形狀的力,這個力就是彈力。 科學探究目標 1.會安裝用橡皮筋作動力的小車。 2.探究橡皮筋纏繞的圈數(shù)與小車行駛距離的關系。 科學態(tài)度目標 1.發(fā)展進一步研究運動和力的興趣。 2.認同收集數(shù)據(jù)作為證
新教科版四年級上冊科學3.3,用橡皮筋驅(qū)動小車,教案,新教,四年級,上冊,科學,3.3,橡皮筋,驅(qū)動,小車
第三單元 第1課讓小車運動起來( 1 課時) 【教學目標】 科學概念目標 1.力可以使靜止的物體運動,使運動的物體靜止。 2.不同類型的車有不同的動力類型。 科學探究目標 1.調(diào)查了解不同類型車的動力系統(tǒng)。 2.會安裝用重力拉動的小車。 3.會研究拉力大小與小車運動快慢的關系。 4.能用實驗數(shù)據(jù)證明自己的推測。 科學態(tài)度目標 1.發(fā)展進一步研究運動和力的興趣。 2.意識到要用實驗數(shù)據(jù)作為證據(jù)。
新教科版四年級上冊科學3.1,讓小車動起來,教案,新教,四年級,上冊,科學,3.1,小車,起來
第二單元 第1課 感受我們的呼吸 教學目標: 科學概念目標: 1.呼吸 是人體的重要活動,呼吸的過程是氣體交換的過程,氧氣對生命具有重要的意義 。 2.鼻腔、口腔、氣管、肺等器官共同參與呼吸活動。 科學探究目標: 1.開展呼吸體驗活動,感受呼吸時身體各部分的變化。 2.進行人體呼吸的模擬實驗,了解呼吸器官在呼吸過程中的協(xié)同合作。 科學態(tài)度目標: 1.對探究自己的身體感興趣,在體驗活動中,保證研
新教科版四年級上冊科學2.1,感受我們的呼吸,教案,新教,四年級,上冊,科學,2.1,感受,我們,呼吸
第三單元 第4課彈簧測力計( 1 課時) 【教學目標】 科學概念目標 1.力有大小和方向,力的大小是可以測量的。 2.彈簧測力計是利用彈簧受力大,伸長長的特征制作的,彈簧的伸長特征與橡皮筋相似。 3.力的單位是牛頓。 科學探究目標 1.認識彈簧測力計的基本結構。 2.使用彈簧測力計測量力的大小。 科學態(tài)度目標 1.發(fā)展進一步研究力的興趣。 2.樹立細致、有步驟工作的態(tài)度。 科學、技術、社會與環(huán)境
新教科版四年級上冊科學3.4,彈簧測力計,教案,新教,四年級,上冊,科學,3.4,彈簧,測力計
第二單元 第2課 呼吸與健康生活 教學目標 科學概念目標: 1.呼吸的過程是氣體交換的過程,使氧氣進入血液,同時排出二氧化碳,肺是身體氣體交換的“中轉站”。 2.人體運動量越大,消耗的氧氣也就越多,就需要加快肺的呼吸,以吸進更多地氧氣。 3.經(jīng)常參加體育鍛煉,可以增加呼吸功能,保持身體健康。 科學探究目標: 1.合理使用實驗記錄單,并進行數(shù)據(jù)分析。 2.依據(jù)實驗現(xiàn)象、相關信息資料,對呼吸次數(shù)加快
新教科版四年級上冊科學2.2,呼吸與健康生活,教案,新教,四年級,上冊,科學,2.2,呼吸,健康,生活
第三單元 第2課用氣球驅(qū)動小車( 1 課時) 【教學目標】 科學概念目標 1.氣球里的氣體噴出時,會產(chǎn)生一個和噴出方向相反的推力,這個力叫反沖力。 2.要使靜止的物體運動,就要對物體施加力。反沖力越大,小車行駛得越遠。 科學探究目標 1.會組裝用氣球反沖力作動力的小車。 2.會研究小車運動快慢與反沖力大小的關系。 3.能用實驗數(shù)據(jù)證明自己的推測。 科學態(tài)度目標 1.發(fā)展進一步研究運動和力的興趣
新教科版四年級上冊科學3.2,用氣球驅(qū)動小車,教案,新教,四年級,上冊,科學,3.2,氣球,驅(qū)動,小車
教科版科學四年級下1.7種子的傳播教學設計 課題 種子的傳播 單元 1 學科 科學 年級 4 教材分析 植物為了種群的延續(xù),需要將種子傳播出去,求得更多的生存機會。不同的植物果皮和種子的形態(tài)結構不同,傳播種子的方式也不同。種子的傳播方式一般可分為動物傳播,風傳播,水傳播和彈力傳播。在本課的探究活動中,學生將通過觀察植物的果實和種子特點來推測植物傳播種子的方式,知道種子的傳播方式與果實和種子的形態(tài)特
種子的傳播,種子的傳播教案
教科版科學四年級下1.6果實和種子教學設計 課題 果實和種子 單元 1 學科 科學 年級 4 教材分析 經(jīng)過13周左右的時間,鳳仙花已經(jīng)是碩果累累了。本節(jié)課跟隨著鳳仙花花朵慢慢凋謝,果實逐步形成現(xiàn)象的出現(xiàn),引領學生研究果實形成的過程,果實的結構特點以及果實對植物體自身的作用。 種子是果實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不同植物的果實形態(tài)特征不同,但它們都有果皮和種子兩部分組成。果皮具有保護種子的作用,種子成熟后
果實和種子,果實和種子教案
教科版科學四年級下1.4莖和葉教學設計 課題 莖和葉 單元 1 學科 科學 年級 4 學習 目標 1、科學概念 (1)連接根和葉的部分是植物的莖。 (2)植物的葉平展交叉生長是為了吸收陽光。 (3)植物的莖具有運輸作用。 (4)葉具有蒸騰作用。 (5)植物的根莖葉的不同形態(tài)與其生長環(huán)境相適應。 2、過程與方法 (1)通過觀察鳳仙花的莖和葉的外形特征,了解莖葉特點。 (2)通過猜測、實驗驗證的方法
莖和葉,2021,新教,四年級,下冊,科學,1.4,教案
教科版科學四年級下1.5鳳仙花開花了教學設計 課題 鳳仙花開花了 單元 1 學科 科學 年級 4 學習 目標 1、科學概念 (1)一朵完整的花包括花萼、花瓣、雄蕊和雌蕊四部分。 (2)花蕊分雄蕊和雌蕊。雌蕊上有粘液,雄蕊上有花粉。 (3)只有完成傳粉,植物的花才能結出果實。 2、過程與方法 (1)觀察、解剖鳳仙花的結構。 (2)用放大鏡觀察雄蕊和雌蕊的特點,分析其作用 (3)觀察比較不同花的結構特
鳳仙花開花了,2021,新教,四年級,下冊,科學,1.5,鳳仙花,開花,教案
青島版小學科學二年級下冊課時教學設計(全冊共39頁) 青島版(五四制)科學二年級下冊課時教學設計 課題 前后左右 單元 一 學科 科學 年級 二 學習 目標 知識與技能 1、知道前后左右四個方位。 2、能以自己為參照物,正確描述前后左右的物體位置。 3、會用不同物體做參照物描述自己所處的位置。 過程與方法: 通過實踐活動,認識前后左右
青島,小學,科學,年級,下冊,教案,全冊共,39
教科版六年級下冊科學教案全冊(共142頁) 目錄 1.1了解我們的住房 1.2認識工程 1.3建造塔臺 1.4設計塔臺模型 1.5制作塔臺模型 1.6測試塔臺模型 1.7評估改進塔臺模型 2.1校園生物大搜索 2.2制作校園生物分布圖 2.3形形色色的植物 2.4多種多樣的動物 2.5相貌各異的我們 2.6古代生物的多樣性 2.7保護生物多樣性 3.1太陽系大家庭 3.2八顆行星 3.3日食 3
教科版六年級下冊科學教案全冊
綜合實踐活動教案 六年級上學期 中心小學 六年級一班 綜合實踐活動教案 一年一度秋風勁,又是丹桂飄香時。在這個陽光明媚的季節(jié)里,我們告別了愉快的暑期生活,又一次走到憧憬希望的起點。為更扎實搞好本學期教
山西,科技,六年級,綜合,實踐,活動,上冊,教案
Unit 1 Feeling Sick 教案 一、教學目標 1. 知識與技能目標: (1)學生能夠聽、說、讀、寫wrong, headache, feel, ill, need等單詞。 (2)學生能理解課文大意,能在醫(yī)院就醫(yī)時或其他環(huán)境下簡單表述自己不適的狀況;能表述各種病癥的名稱;能詢問朋友哪里不適并能給出建議。【來源:21世紀教育網(wǎng)】 (3)學生能夠正確朗讀課文,表演對話。 2. 過程與方法目
廣州,開心,小學英語,六年級,上冊,教案,13,word
新科教版科學四下全冊教案(共56頁) 1.1種子里孕育著新生命教案 【教學目標】 科學概念目標 1. 不同植物的種子,它們的形狀、大小、顏色等外部特征各不相同。 2. 種子都有種皮和胚,胚是新植物的幼體,胚包括胚芽、胚根和子葉。 科學探究目標 1. 綜合利用多種觀察方法,觀察和描述種子的外部形態(tài)特征。 2. 根據(jù)植物生長的已有知識,預測植物種子的內(nèi)部結構。 3. 解剖浸泡的種子,研究種子的內(nèi)部結構
新教,四年級,下冊,科學,教案,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