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春新教科版科學五年級下冊教材分析 第一單元 生物與環境 “生物與環境”單元的學習是建立在學生對生物個體基本特征已進行過觀察、研究的基礎上而進一步研究生物個體之間、生物與非生物之間的聯系。本單元教學活動從學生較為熟悉的綠豆切入,再擴展到其他植物、動物以及非生物因素,經歷從個體研究到發現聯系再到形成系統意識的學習過程。第1-3課研究植物對環境的生存需求;第4-5課研究動物對環境的生存需求;第
教科版五年級下冊科學教材分析
實驗報告單 年級班 實驗組別:小組長: 實驗合作者: 指導老師: 實驗日期: 年 月 日 第 節 實驗名稱: 探究種子發芽與土壤的關系 實驗目的:探究種子發芽是否與土壤有關 實驗材料:綠豆種子、玻璃皿、土壤、滴管、標簽、水等 實驗猜想:綠豆種子發芽______土壤。(填“需要”或“不需要”) 不變的條件: 改變的條件: 實驗步驟: 1.準備兩個玻璃皿。 2.在其中一個玻璃皿里鋪上一層土
教科版五年級下冊科學實驗報告單
2022年春新教科版科學五年級下冊學生活動手冊答案 第一單元 生物與環境 1.1.種子發芽實驗 設計實驗驗證種子發芽所必需的條件,并寫出實驗計劃。 綠豆種子發芽和 的關系實驗計劃 研究的問題: 預測: 相同的條件: 不同的條件: 實驗的方法: 學生活動手冊說明 本課記錄的是綠豆種子發芽所必需條件的實驗方案。學生先獨立地從“研究的問題”“預測”“相同的條件”“不同的條件”“實驗的方法”等角度進
2022,新教,科版五,年級,下冊,科學,學生,活動,手冊,答案,25
學校: (蓋章) 學科: 科學 年級:五年級 科學五年級下學期計劃 序號 實驗名稱 演示/分組 實驗儀器(單組) 實驗材料 開課時間安排 1 種子發芽實驗(綠豆) 分組 【培養皿】100mm 1個 土壤、水、實驗記錄單、綠豆、培育皿(果凍杯子)、紙巾、標簽紙。 第2周 2 比較種子發芽實驗。觀察豆苗的生長。 分組 【培養皿】100mm 1個 【花盆】 1個 實驗信息統計表、花盆、器皿、土壤
2022,新教,科版五,年級,下冊,科學實驗,計劃
教科版2021年科學作業本參考答案 五年級上冊 寫在前面: 五年級上冊科學作業本參考答案,各位老師不要盲從,自己認真閱讀題目,想一想怎樣回答更合理。 五上一光 1.有關光的思考 2.光是怎樣傳播的 3.光的傳播會遇到阻礙嗎 4.光的傳播方向會發生改變嗎 5.認識棱鏡 6.光的反射現象 7.制作一個潛望鏡 五上二地球表面的變化 1.地球的表面 2.地球的結構 3.地震的成因及作用 4.火山噴發的成因
教科版五年級上冊科學作業本參考答案
2021新教科版科學五年級上冊學生活動手冊 參考答案 第一單元 光 1.1.有關光的思考 我的課堂活動記錄 日期 . 假設你的桌前放著一個紅蘋果,你的朋友把門關上,并把所有的燈都關閉,房間里完全黑暗了。房間沒有窗,門也沒有縫隙,沒有光能進入這個房間。想一想,在黑暗中你能看到這個紅蘋果嗎?下面有三個選項供你參考,你也可以有其他的選項。 A.我不能看到
教科版五年級上冊科學學生活動手冊參考答案
2021年新教科版五年級上冊科學教材分析 第四單元 健康生活 一、單元概述 健康是人生存之本,是指一個人在身體、心理和社會適應等方面都處于良好的狀態。身體的健康包含兩層含義:一是指身體主要器官無疾病,各系統、器官、組織細胞具有良好的生理功能,協調作用完善;二是對疾病的抵抗能力較強,能夠適應環境變化、各種生理刺激以及致病因素對身體的影響。上面所說的身體健康指向我們常說的生理健康。心理健康指心理的各個
2021,新教,科版五,年級,上冊,科學,第四,單元,教材,分析
2021年新教科版五年級上冊科學教材分析 第二單元 地球表面的變化 一、單元概述 本單元中的“地球表面”主要指地球表面的形態,簡稱地形,又稱為地貌。地球表面的地形復雜多樣、不斷變化。本單元學習的重點指向“變化”一詞,即地形地貌的變化。是什么原因引起地球表面形態的變化呢?教科書通過指導學生親歷觀察、假設、模擬實驗、形成解釋等一系列的科學實踐活動,幫助學生逐步建構起“地球現今的面貌不是本來就有的,而是
2021,新教,科版五,年級,上冊,科學,第二,單元,教材,分析
2021年新教科版五年級上冊科學教材分析 第一單元 光 一、單元概述 從教師的角度而言,本單元首先要弄清楚的問題應該是“光是什歷史上,對光的研究曾經推動了科學和技術的長足發展,改變了人們對物質世界的認識,打通了宏觀世界和微觀世界的通道。今天我們對“光”的認識,看似是對知識本體的認知實則是對光,抑或是對科學本質的理解。 光是一種電磁波,按照波長可以將光分為無線電波、微波、紅外線、可見光、紫外線、X射
2021,新教,科版五,年級,上冊,科學,第一,單元,教材,分析
2021年新教科版五年級上冊科學教材分析 第三單元 計量時間 一、單元概述 自具有“時間”概念以來,人們便不斷地尋求著準確計量時間的方法。古人經過長時間的觀測和日常生活經驗的積累,發現太陽等天體在天空有規律地改變著位置,并且呈現出周期性的運動。根據太陽東升西落固有的周期性,人們制定了歷法并用此描述時間,這是我們能夠追溯到的較早的劃分時間的方法。“天”成了最早的時間單位。那么,一天內的時間進程又如何
2021,新教,科版五,年級,上冊,科學,第三,單元,教材,分析
7.制訂健康生活計劃,教科版五年級上冊,熬夜,亂發脾氣,暴飲暴食,聚焦,你們還知道生活中哪些不健康的行為?都有哪些危害?請大家分組討論并完成活動幫助卡。,聚焦,活動幫助卡,熬夜,身體過度勞累,早睡早起,規律作息,暴飲暴食,腸胃負擔過重,均衡膳食,不愛運動,發胖,身體免疫力下降,適當參加體育鍛煉,你們認為什么是健康的生活呢?,聚焦,探索與研討,探索一:什么是健康生活,交流:健康的生活很重要,要想健康
2021,新教,科版五,年級,上冊,科學,課件,4.7,制訂,健康,生活,計劃,19,PPT
教科版五年級上冊,3.心臟和血液,聚焦,活動:請快速指出自己身體上一處有血管的地方。,說說你們是如何快速找到血管的?,聚焦,血管是身體內血液流過的一系列管道,它們遍布我們的身體,有的粗,有的卻很細。,聚焦,血管里流淌的血液是靠心臟推動的,人的心臟外形像桃子,體積與本人的拳頭相當,位于兩肺之間而偏左。,探索與研討,探索一:模擬心臟和血管的工作,實驗幫助卡,任務:模擬心臟和血管的工作,第( )組,實
2021,新教,科版五,年級,上冊,科學,課件,4.3,心臟,血液,22,PPT
6.學會管理和控制自己,教科版五年級上冊,聚焦,猜猜看他可能看到了什么或正在經歷什么事?,透過這些表情,你們能看出他當時有怎樣的心理活動嗎?,探索與研討,探索一:身體對壓力的反應,生活中難免會遇到壓力,你最近感覺壓力比較大的事情是什么?當你面對這樣的壓力時,你的身體有哪些變化?,資料,身體感受到壓力的時候,中樞神經系統會接收到這種刺激,并控制身體分泌一些激素來進行調節,因此身體的激素水平就會變得不
2021,新教,科版五,年級,上冊,科學,課件,4.6,學會,管理,控制,自己,25,PPT
第7課 計量時間和我們的生活,激趣導入,探索與研討,探索一:總結和比較人類計時工具的演變,計時工具發展史,公元前20000年:史前人以在木棍和骨頭上刻標記的方式來計時。,公元前8000年:埃及人制訂了每年12個月,每月均為30天的歷法。,公元前1500年:埃及人發明了第一個移動日晷,將一天分為12個周期。,公元前1400年:漏壺(沙漏或滴漏)是第一個擺脫天文現象的計時儀器。,公元前100年:雅典出
2021,新教,科版五,年級,上冊,科學,課件,3.7,計量,時間,我們,生活,23,ppt
教科五年級上冊,聚 焦,光在空氣中沿直線傳播。,探究新知,光在水中是怎么傳播的?光從空氣進入水中,傳播的方向會發生改變嗎?,探 索,探索:光的傳播方向是否會發生改變,實驗幫助卡,任務:探究光的傳播方向是否會發生改變,第( )組,觀察內容,將一束激光筆射出的光透過空氣射進水中,從側面進行觀察,我看到的現象,光線在水面處發生偏折,激光筆不能對著人眼睛射!,觀察內容,把鉛筆傾斜和垂直放入盛有水的玻璃杯中
2021,新教,科版五,年級,上冊,科學,課件,1.4,傳播,方向,發生,改變,17,PPT
教科五年級上冊,你們了解光嗎?,它是怎樣傳播的?,它在現代科技中有哪些應用?,(1)我知道有光才會亮,(2)我知道光看得見但摸不著。,(3)我知道我能看見蠟燭的火焰是因為燃燒的蠟燭在發光。,(1)我想知道太陽光是怎么來的?,(2)我想知道光有什么作用?,(3)我想知道沒有了光,我們的生活會怎么樣?,激趣導入,探索:哪些物體是光源,哪些不是光源。,太陽光,星光,螢火蟲,熒光燈,燈光,燭光,人眼看到的
2021,新教,科版五,年級,上冊,科學,課件,1.1,有關,思考,18,PPT
第1課 時間在流逝,計量時間,聚 焦,同學們,現在幾點了?,探索一:根據自然現象判斷時間,探 索,1.看太陽,根據日出和日落可以判斷時間。 2.看樹的影子,根據影子的長短和方向可以判斷時間。 ,1.太陽出來了就勞作,太陽下山了就睡覺。 2.用日晷(u)判斷時間,然后就知道怎么安排生活和勞作了。 ,日落,日出,白天,夜晚,在遠古時代,人類用天上的太陽來計時。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晝夜交替自然而然成了人
2021新教科版五年級上冊科學課件-3.1,時間在流逝,新教,科版五,年級,上冊,科學,課件,時間,流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