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象版科學五年級下冊 玩轉電磁鐵教學設計 教材來源大象出版時 內容來源小學五年級科學(下冊)第三單元 主題玩轉電磁鐵 課時共1課時,第1課時 1、 目標確定的依據 1、 課程標準 科學3-6年級課程標準對本課的要
五年級科學下冊教案3.2,玩轉電磁鐵大象,年級,科學,下冊,教案,3.2,電磁鐵,大象
鄂教版小學科學五年級下冊 水力發電站 教學設計 一、教學目標 1、 了解水力發電站的發電原理,知道小水輪轉動的快慢與“水位高低、水量大小、沖擊位置”有關。 2、 通過引導學生構建水力發電站模型,培養學生的
鄂教,版五年級科學下冊教案12,水力發電站,年級,科學,下冊,教案,12,水力,發電站
廢物不廢 教學內容 大象版科學五年級下冊廢物不廢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 能按照科學的方法對廢物進行處理。 (2) 知道生活中廢物再利用的價值。 能力目標 進行廢物的分類處理和再利用,培養分析和動手能力
大象版五年級科學下冊教案,4.2,廢物不廢,大象,年級,科學,下冊,教案,廢物
導學案 學習內容 風力的利用 教材簡析 第一部分,教材首先提出問題,風是一種常見的自然現象,人們利用風做哪些事情教材上呈現了三幅小插圖,分別是放風箏、揚場、帆船競賽,下面一幅大插圖是風力也能用來發電
鄂教版,五年級科學下冊教案13,風力的利用,年級,科學,下冊,教案,13,風力,利用
水力發電站教案 一、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目標知道小水輪轉動的快慢與水位高低、水流量大小、水沖擊水輪的位置等因素有關。 探究目標經歷小水輪轉動的快慢與哪些因素有關的探究過程,知道不同問題要用不同的探究
鄂教版五年級科學下冊教案,12,水力發電站,鄂教版五,年級,科學,下冊,教案,水力,發電站
玩轉電磁鐵教學設計 教學課題2、玩轉電磁鐵 大象版五年級下冊第三單元 教材分析 玩轉電磁鐵在本單元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在拆裝電動玩具認識小電機的基礎上,猜想小電機轉動的原因與電磁鐵的關系,再讓學生動手
五年級科學下冊教案,3.2,玩轉電磁鐵,大象版,年級,科學,下冊,教案,電磁鐵,大象
風力的利用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1、知道風力以及利用風力的實例;了解風是怎樣使發電機轉動起來發電的。 2、經歷風是怎樣使發電機轉動起來發電的探究過程;懂得交流與討論可以引發新的想法。 3、體會到科學是不斷
鄂教版五年級科學下冊教案,13,風力的利用,鄂教版五,年級,科學,下冊,教案,風力,利用
五年級科學下冊教案,2.2,春風拂面,大象,年級,科學,下冊,教案,春風,拂面
人類的朋友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探究酵母發酵適宜的溫度,了解酵母菌在發面中的作用。知道酵母菌是有益的微生物。 2用顯微鏡觀察酵母菌,知道酵母菌的形態特征。 3通過親自操作體驗發面過程,培養學生的動
大象版五年級科學下冊教案2,人類的朋友,大象,年級,科學,下冊,教案,人類,朋友
科學始業課 【教學目標】 1能在教師的指導下,有一定的自我管理能力。 2了解科學課學什么,對課程產生一定的興趣。 3了解任課老師,能對老師產生一定的好感。 【教學重點】 通過小朋友們做實驗的小故事,感受到科
湘教版,一年級,科學,上冊,教案,26
可伸縮的橡皮筋教學設計 一、教學目標 科學知識目標: 知道力可以使物體的形狀發生改變,去掉力后有些物體的形狀可以恢復,有些則不能。 科學探究目標: 1.在探究中能發現橡皮筋的形變特點。 2.能發現形變的物體去掉力后有些能恢復形狀,有些則不能。 科學態度目標: 1.能對探究活動表現出濃厚的興趣并如實描述觀察到的現象。 2.樂于并能夠按要求進行學習,體驗合作與交流的樂趣。 科學技術社會與環境目標:
可伸縮的橡皮筋,冀人版二,年級,科學,下冊,教案,伸縮,橡皮筋
第11課確定位置教學設計 一、教學目標 1、能積極參與描述位置的活動,表現出積極的探究興趣。 2、能在描述位置的活動中大膽發言,運用方向詞語和遠、近、排、列等詞語進行描述。 3、能在描述位置的探究活動中,通過真實體驗發現描述位置需要方向,距離和參照物三個要素。 二、教學重點 讓學生在描述位置的活動中歸納出描述位置的方法,并能應用到生活當中去。 三、教學難點 引導學生得出確定位置的三個要素是參照
確定位置,冀人版二,年級,科學,下冊,教案,11,確定,位置
尋找螞蟻的家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初步了解螞蟻的外形特征。 2、能夠主動參與觀察活動,了解螞蟻的家的特點。 3、了解更多生活在土壤里的動物。 4、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探究能力,讓學生懂得愛護小動物。 教學重難點 重點 初步了解螞蟻的外形特征。 難點 了解更多生活在土壤里的動物。 教學課時: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 激情導入 同學們上課之前老師給大家出個謎語,大家來猜一猜謎底是什么。 (螞蟻)出
尋找螞蟻的家,冀人版二,年級,科學,下冊,教案,尋找,螞蟻
小學科學二年級下冊第13課教學設計 制作校園模型(一) 教學內容 制作校園模型(一)是冀教版二年級科學下冊最后一單元的內容,是在學生已經學會描述方向、確定位置的簡單方法的基礎上的拓展延伸,學以致用。本課以校園里的建筑物為研究對象,共有4個環節組成。環節1“任務”,引導學生思考如何描述清楚校園,得出可以制作校園模型。環節2“觀察”,指導學生觀察自己的校園,了解各個建筑物的位置和方向。環節3“交流
制作校園模型一,冀人版二,年級,科學,下冊,教案,13,制作,校園,模型
改變物體的形狀 教材分析 力與運動是自然界最重要的因果關系之一,“力與形變”屬于物質科學領域中的“運動和力”范疇,本單元引領學生通過各種探究活動感受和建構推力和拉力,從而認識到力作用于物體可以改變物體的形狀。第二課“改變物體的形狀”通過改變物體形狀的活動,體會力可以使物體的形狀發生改變,也為科學擂臺里制作校園模型提供知識和技術支持。 學情分析 對于二年級的學生來說
改變物體的形狀,冀人版二,年級,科學,下冊,教案,改變,物體,形狀
冀人版小學科學二年級下冊“炎熱的夏天”教學設計 一、教材分析 “炎熱的夏天”是科學(冀人版)二年級下冊第二單元第六課“春和夏”的第6課。本課的重點是夏季的天氣的特點,以及炎熱的夏季對人們的生活及動植物的影響。 本課由兩個活動組成。活動1是“夏天的天氣”。天氣是夏季特點中的觀察重點。在四季中,夏季的天氣變化最多,不僅表現在變化的種類,也表現在變化的頻率上,而且這些變化的天氣對人們的生活造成
炎熱的夏天,冀人版二,年級,科學,下冊,教案,炎熱,夏天
新科教版科學四下全冊教案(共56頁) 1.1種子里孕育著新生命教案 【教學目標】 科學概念目標 1. 不同植物的種子,它們的形狀、大小、顏色等外部特征各不相同。 2. 種子都有種皮和胚,胚是新植物的幼體,胚包括胚芽、胚根和子葉。 科學探究目標 1. 綜合利用多種觀察方法,觀察和描述種子的外部形態特征。 2. 根據植物生長的已有知識,預測植物種子的內部結構。 3. 解剖浸泡的種子,研究種子的內部結構
新教,四年級,下冊,科學,教案,56
準備單元 比較液體的輕重 一、教材分析 比較液體的輕重是大象版小學科學教材三年級下冊的準備單元,這一單元的科學探究目標是“在教師引導下,嘗試基于所學知識制訂簡單的探究計劃,并運用感官和簡單的工具觀察對
大象版三年級下冊科學全冊教案
粵教版一年級第一學期科學教案 第一單元認識大自然 第一課 走進大自然 【教學目標】 1、讓學生走進自然,認識自然甚至愛上自然。 2、培養學生觀察與表達能力。 3、讓學生對本節課所涉及的內容有個初步了解。 4
粵教版一年級上冊科學全冊教案,粵教版小學科學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