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3 電阻的測量 【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1.具有初步的實驗操作技能,會使用電流表和電壓表測電阻. 2.會記錄實驗數(shù)據(jù),知道簡單的數(shù)據(jù)處理方法,會寫簡單的實驗報告,會用科學術語、簡單圖表等描述實驗結果. 3.通過使用滑動變阻器,進一步理解滑動變阻器在電路中的作用,鞏固滑動變阻器的正確使用方法. 二、過程與方法 1.通過測量定值電阻的電阻,了解歐姆定律的應用. 2.讓學生根據(jù)實驗課題選擇儀
人教版九年級上冊物理17.3,電阻的測量,教案,人教版,九年級,上冊,物理,17.3,電阻,測量
課題 1.1長度和時間的測量 課型 新授 課時 1 授課人 授課時間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知道國際單位中長度與時間的基本單位;會進行常用長度、時間單位的換算; 2.能利用生活中已知長度的物品進行長度的估測。會正確使用刻度尺測量長度,會使用適當?shù)墓ぞ邷y量時間 3.會正確記錄測量所得的數(shù)據(jù),知道測量存在誤差。 過程與方法 能通過日常經(jīng)驗、物品或自然現(xiàn)象粗略估測長度和時間,了解計量長度和時間的工
人教版八年級上冊物理1.1長度和時間的測量,教案,人教版八,年級,上冊,物理,1.1,長度,時間,測量
學科 物理 年級/冊 八年級(上) 教材版本 人教版 課題名稱 第一章 機械運動 第4節(jié) 測量平均速度 教學目標 測量平均速度實驗的注意事項 重難點分析 重點分析 本節(jié)內容在教材中起到承上啟下的作用,說“承上”是因為速度的概念是本章知識的核心,通過測量平均速度,加深學生對速度、平均速度的理解。說“啟下”是因為本節(jié)是第一次分組實驗課,讓學生通過設計實驗、收集和分析實驗數(shù)據(jù)等自主活動來提高實驗能力
人教版八年級上冊物理1.4,測量平均速度,教案,人教版八,年級,上冊,物理,1.4,測量,平均速度
課題:第6章第3節(jié)測量物質的密度 教學內容: 1. 量筒的使用 2. 測量固體的密度 3. 測量液體的密度 教材簡析: 本節(jié)課是學生在學習了質量和密度的概念以及密度計算公式后的直接應用,具體包括量筒的使用、測量固體的密度和液體的密度這些知識。讓學生掌握利用密度公式間接測量物質的密度的方法,培養(yǎng)學生實驗操作能力,本節(jié)課起到了鞏固前面所學內容的作用,是密度知識在生活中應用的體現(xiàn),也有助于以后壓強
人教版八年級上冊物理6.3測量物質的密度,教案,人教版八,年級,上冊,物理,6.3,測量,物質,密度
教學課題 彈力 力的測量 教學目標 1.在常見的力現(xiàn)象中,知道哪些力是彈力;知道彈力是由于物體發(fā)生形變而產生的 2.了解彈簧測力計的構造和使用方法 3.通過實際操作學會使用彈簧測力計測力的大小,培養(yǎng)愛動手實驗的情感和一絲不茍的科學態(tài)度 重點 經(jīng)歷用彈簧測力計測量力的過程,掌握用彈簧測力計測力的正確方法 難點 準確讀出力的大小 教具 演示 氣球2個、橡皮筋1根、彈簧1根、鋼尺1塊、演示彈簧測力計1
北師大版八年級下冊物理7.2彈力,力的測量,教案,北師大,年級,下冊,物理,7.2,彈力,測量
第四節(jié) 平均速度的測量 課題 測量平均速度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學會用停表和刻度尺正確地測量時間、距離,并求出平均速度 加深對平均速度的理解 (2)過程與方法 掌握使用物理儀器停表和刻度尺的基本技能 體會設計實驗、實驗操作、記錄數(shù)據(jù)、分析實驗結果的總過程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通過實驗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yǎng)學生認真仔細
北師大版八年級上冊物理3.4平均速度的測量,教案,北師大,年級,上冊,物理,3.4,平均速度,測量
第1課 測量長度 教學目標: 1. 了解長度的概念及長度的單位,了解長度的測量工具及正確選擇刻度尺。 2. 初步學會正確使用刻度尺,培養(yǎng)學生的估測能力和正確細致的實驗習慣, 提高動手能力。 3. 培養(yǎng)學生實事求是的科學態(tài)度,激發(fā)學生學習科學的興趣。 教學重點: 正確使用刻度尺。 教學難點: 使用刻度尺時做到放對、看對、讀對、記對。 教學準備: 直尺、卷尺、課件。 教學過程
冀人版三年級上冊科學1課,測量長度,教案,冀人版,三年級,上冊,科學,測量,長度
第3課 測量質量 教學目標: 1. 了解質量的概念及質量的單位,知道質量的測量工具。 2. 學會使用托盤天平測量物體的質量。 3. 測量時能尊重事實,養(yǎng)成用事實說話的意識。 教學重點: 學會使用托盤天平測量物體的質量。 教學難點: 學會使用托盤天平測量物體的質量。 教學準備: 蘋果、橘子、香蕉、托盤天平、課件。 教學過程: 一、猜輕重 仔細觀察蘋果、橘子、香蕉等水果,猜
冀人版三年級上冊科學3課,測量質量,教案,冀人版,三年級,上冊,科學,測量,質量
第4課 測量溫度 教學目標: 1. 知道用溫度表示物體的冷熱程度。 2. 掌握溫度的常用單位是攝氏度()。 3. 能準確地讀寫溫度,掌握正確使用溫度計測量溫度的方法和技能。 教學重點: 能準確地讀寫溫度,掌握正確使用溫度計測量溫度的方法和技能。 教學難點: 掌握正確使用溫度計測量溫度的方法和技能。 教學準備: 溫度計、燒杯、熱水、冷水、溫水、課件。 教學過程: 一、導
冀人版三年級上冊科學4課,測量溫度,教案,冀人版,三年級,上冊,科學,測量,溫度
測量 【教學目標】 知道研究科學需要利用我們的視覺、聽覺和觸覺等感覺,但人類的感覺有時并不可靠。 【教學重難點】 人體認識自然、認識環(huán)境必須利用感覺,但人的感覺有時不可靠。 【教學過程】 教學環(huán)節(jié)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一、情景導入感覺應用 1設問:科學家怎樣認識自然?我們又是怎樣認識自己的學習、生活環(huán)境的? 2播放“感覺應用”VCD資料片。 1觀看科學家利用感覺進行科學探究; 2自我感
牛津,上海,六年級,上冊,科學,1.3,測量,教案
測量物體的質量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進一步理解質量的概念。 (2)進一步理解質量是物體本身的一種屬性,它不隨物體的位置、狀態(tài)、形狀的變化而變化。 (3)掌握托盤天平的構造及使用方法。 過程與方法 (1)通過觀察、比較,形成對質量概念的初步認識。 (2)通過觀察和操作,掌握托盤天平的使用方法。 (3)在使用托盤天平測量的質量的過程中,體會托盤天平使用的注意事項。 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 在使用托
蘇科版八年級下冊物理6.2測量物體的質量,教案,蘇科版八,年級,下冊,物理,6.2,測量,物體,質量
滬科版6.3 彈力與彈簧測力計 1、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通過常見事例或實驗了解彈力。在常見的力現(xiàn)象中,知道哪些力是彈力。 2、了解彈簧測力計的構造和使用方法。 過程與方法: 1、通過觀察和實驗,建立彈力的概念。 2、經(jīng)歷使用彈簧測力計測力的實際過程,通過實際操作學會使用彈簧測力計測量力的大小。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1、對周圍生活中彈力應用的實例有濃厚的興趣,體會物理的價值。 2、通
滬科版八年級上冊物理6.3彈力與彈簧測力計,教案,滬科版八,年級,上冊,物理,6.3,彈力,彈簧,測力計
教科版八年級下73彈力 彈簧測力計教案 【教學目標】 1 知識與技能: 了解什么是彈力; 知道彈簧測力計的原理; 會正確使用彈簧測力計。 2過程與方法 讓學生經(jīng)歷實驗分析的過程,培養(yǎng)學生實驗分析的能力和實際動手的能力。 3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通過教學活動,使學生具有對科學的求知欲,樂于探索自然現(xiàn)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學的
教科版八年級下冊物理7.3彈力,彈簧測力計,教案,教科版八,年級,下冊,物理,7.3,彈力,彈簧,測力計
4.彈簧測力計 【教材簡析】 本節(jié)課彈簧測力計是四年級上冊第三單元運動和力的第4課,本節(jié)課的前3課主要研究了小車動力大小與小車運動的關系,也著重了解了重力、反沖力、彈力等類型的力。本節(jié)課安排了兩個活動:第一是認識彈簧測力計,學生通過觀察、認讀和實際感受來認識彈簧測力計的結構、計量單位、刻度標識及如何讀數(shù),這是使用彈簧測力計的前提;第二是用彈簧測力計測量力的大小,一方面引導學生親身感受不同力的大小
彈簧測力計,教科版,四年級,上冊,科學,3.4,彈簧,測力計,教案設計
第三單元 第4課彈簧測力計( 1 課時) 【教學目標】 科學概念目標 1.力有大小和方向,力的大小是可以測量的。 2.彈簧測力計是利用彈簧受力大,伸長長的特征制作的,彈簧的伸長特征與橡皮筋相似。 3.力的單位是牛頓。 科學探究目標 1.認識彈簧測力計的基本結構。 2.使用彈簧測力計測量力的大小。 科學態(tài)度目標 1.發(fā)展進一步研究力的興趣。 2.樹立細致、有步驟工作的態(tài)度。 科學、技術、社會與環(huán)境
新教科版四年級上冊科學3.4,彈簧測力計,教案,新教,四年級,上冊,科學,3.4,彈簧,測力計
1 測量氣溫,今天氣溫怎么樣?,觀看視頻:天氣預報,我們平時如何知道氣溫?,除了看天氣預報,我們可不可以自己測量氣溫呢?關于氣溫,你還想知道什么?,小貼士,認識氣溫計,物體的冷熱程度叫作溫度,通常用攝氏度()來表示。氣溫計是測量氣溫的科學儀器。,觀察氣溫計的結構 弄清楚氣溫計的測量單位、 測量范圍和刻度。,安全提示 觀察氣溫計時要輕拿輕放。如發(fā)現(xiàn)氣溫計破裂要立即向老師報告。 小貼士 測量氣溫時
測量氣溫,大象,三年級,上冊,科學,1.1,測量,氣溫,教學,課件
聰明的測量員,教學準備,字典、舊蚊帳布(3cm2cm)、花生米、銅線、直尺,自學指導,認真看課本的內容,思考: 1.怎樣測量一頁紙的厚度? 2.一根銅絲的厚度怎樣測量? 3.如何測量一粒花生米的質量? 4.蚊帳上一個網(wǎng)眼的面積該怎樣測量?,【5分鐘后,看誰的收獲最多。】,你能測量出這些物體的長度、質量、或面積嗎?,一頁紙的厚度怎樣用直尺測量呢?,方法: 先測量出很多張紙的厚度,再求出一張紙的厚度
青島版五年級上冊數(shù)學,聰明的測量員,教學課件,青島,年級,上冊,數(shù)學,聰明,測量員,教學,課件
第一單元,大象版科學四年級上冊,3.速度的測量,運動,新知導入,誰是班級里跑的最快的?,新知講解,制定計劃,新知講解,在比賽中,我們需要什么測量工具呢?,皮尺:測距離,秒表:測試間,新知講解,____班____米賽跑成績記錄表,新知講解,比一比,記一記,測量記錄每名同學跑100 米所用的時間。,新知講解,處理信息,比出冠軍,新知講解,處理信息,比出冠軍,處理信息我們可以把匯總的成績排一下順序,再
大象版四年級上冊科學1.3速度的測量,課件,大象,四年級,上冊,科學,1.3,速度,測量
第二節(jié) 測量物體的質量,逐點 導講練,課堂小結,作業(yè)提升,課時講解,1,課時流程,2,用天平測量微小物體的質量 測量液體的質量,知識點,用天平測量微小物體的質量,1,1. 提出問題 如何利用天平測量一枚回形針的質量? 2. 設計實驗 由于普通托盤天平的精度不夠,無法直接測量質量很小的物體,需要采用“測多算少”的方法,先測出若干個相同的微小物體的總質量,然后除以它們的個數(shù),從而計算
測量物體的質量,蘇科版八,年級,下冊,物理,6.2,測量,物體,質量,課件
教科版四年級上冊第三單元第4課,彈簧測力計,壓一壓,拉一拉,我發(fā)現(xiàn),感受彈簧的變化,科學課常用的測量工具(說名稱和作用),利用彈簧的特性,制造了測量力大小的工具,彈簧測力計(彈簧秤),平板式 彈簧測力計,手柄式 彈簧測力計,圓筒式 彈簧測力計,條型盒 彈簧測力計,認識彈簧測力計,1.由哪些部分組成? 2.各部分的作用是什么? 3.你還有什么發(fā)現(xiàn)或問題?,彈簧測力計的基本構造,彈簧,掛鉤,提環(huán)
新教科版四年級上冊科學3.4彈簧測力計,課件,新教,四年級,上冊,科學,3.4,彈簧,測力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