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秋新教科版科學五年級上冊知識點整理 第三單元 計量時間 3.1.時間在流逝 1.在沒有任何計時工具的情況下,我們可以根據一些自然現象,比如太陽東升西落去判斷時間。 2.在遠古時代,人類用天上的太陽來計時,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晝夜交替,太陽自然而然成了人類最早使用的時間單位。 3.圭表 圭表,是古代科學家發明的度量日影長度的一種天文儀器,由“圭”和“表”兩個部件組成。圭表和日晷一樣,也是利
2021,新教,科學,年級,上冊,第三,單元,計量,時間,知識點,整理
計量時間和我們的生活教學設計 【教材簡析】 本課是計量時間單元的最后一課,在本單元中起到總結性作用。前面6課是讓學生經歷設計和制作幾種古代計時工具模型的過程,并利用這些模型來認識古代計時工具的工作原理、方法以及計時的準確度。 教材從“在現代生活里,人們對精確計時又作出了哪些努力呢”這個問題入手,引導學生對已有的計時工具進行比較,歸納計時工具的設計原理,結合實際生活,認識到精確計時的重要性。 【學生
計量時間和我們的生活,教科版,2017,年級,上冊,3.7,計量,時間,我們,生活,教學,設計
測量距離和時間教學設計 【教材分析】 測量距離和時間是青島版五四學制四年級上冊物體的運動單元的第一課。本節課結合學生在生活中遇到的距離和時間的問題,以探索測量距離和時間的為主線,幫助學生在已有的生活經驗基礎上,在活動中,經歷觀察、測量等科學探究的過程,體驗到探究的樂趣。在與同學相互合作進行科學探究的過程中,學會分享、交流。 教材由三部分組成:第一部分活動準備:提出問題“要想知道兩地之間有多遠,有哪
青島版四年級上冊科學6,測量距離和時間,教學設計,青島,四年級,上冊,科學,測量,距離,時間,教學,設計
教學反思 本節課是在認識了24時計時法的基礎上學習的,在教學活動中,充分利用學生以有的知識和經驗,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教學問題一時,首先讓學生根據已有的經驗和理解,自主計算并交流不同方法,使學生了
冀教版小學數學三年級下冊,冀教版,小學,數學,三年級,下冊
教學反思 本節課是在上節課計算同一天內經過時間的基礎上學習的。課堂活動中,先觀看神州飛船發射的小資料,對學生進行熱愛祖國、勤奮學習、增長知識的教育,然后試做稍簡單的跨兩天時間的計算,在此基礎上,鼓勵
冀教版小學數學三年級下冊,冀教版,小學,數學,三年級,下冊
教學反思 數學教學要盡可能構筑在現實生活中。數學與人和現實生活之間有著緊密的聯系,數學教學的內容都能在生活中找到原形。因此,從現實生活情境中引入學習內容對學生而言就顯得即熟悉又自然,并且也充滿情
冀教版小學數學四年級下冊,冀教版,小學,數學,四年級,下冊
第2課用水計量時間 (教材P4344) 授課時間:______________累計 1 課時 課題 用水計量時間 課型 新授課 教學 目標 科學知識目標 知道初始水位高度和孔徑不變,流出相同水量所需的時間一致;保持水位高度不變,水流的速度不變。水流的這一特點可用于計時。 科學探究目標 1.能通過實驗發現影響水流速度變化的主要因素。 2.能通過觀察古人利用流水計時的裝置,結合自己的實驗探究,理
教科版五年級上冊科學3.2,用水計量時間,教案含教學反思,教科版五,年級,上冊,科學,3.2,計量,時間,教案,教學,反思
第7課計量時間和我們的生活 (教材P5456) 授課時間:______________累計 1 課時 課題 計量時間和我們的生活 課型 新授課 教學 目標 科學知識目標 知道計時工具的設計運用了物體運動周期性變化的規律。 科學探究目標 1.能通過表格的方式調查和比較人類計時工具的演變。 2.能調查因時間的不精準給人類生活造成麻煩的一些事件。 科學態度目標 1.認識到人類設計不同的計時工具來滿
教科版五年級上冊科學3.7,計量時間和我們的生活,教案含教學反思,教科版五,年級,上冊,科學,3.7,計量,時間,我們,生活,教案,教學,反思
用水計量時間教學設計 【教材簡析】 用水計量時間是計量時間單元的第2課。計量時間讓學生在觀察、研究、制作計時工具的實踐過程中,了解人類計時儀器的發展史,感受人類不斷深入認識時間的過程,認識到自然界一些事物的周期性可幫助人們計時,并加深對科學、技術與社會關系的理解,親身體驗一項工程的基本過程。第一課時間在流逝,讓學生了解了人們用太陽計時,用燃香鐘計時;本課自然提出“古人還曾用什么來計時”的問題,便
用水計量時間,教科版,2017,年級,科學,上冊,3.2,計量,時間,教學,設計
5.計量時間 【教材簡析】 本課是在學習了測量物體長度、體積、質量、溫度的基礎上,進一步學習另一個基本物理量時間。活動1“學習使用停表”是讓學生通過觀察、操作、記錄來認識停表的結構、使用方法及時間的計量單位,初步培養學生正確使用停表測量時間的能力,形成科學測量要精確到秒的意識。活動2“做個小水鐘”目的是指導學生利用生活中的材料設計、制作小水鐘,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同時讓學生樹立從不同的視
計量時間,冀教版,三年級,上冊,科學,1.5,計量,時間,教案設計
5. 計量時間 練習題 一、填空題。 1. 使用停表時,要先按 ,使停表顯示的示數歸零。 2. 計時結束時,再按下 ,停表便停止計時。 3. 一個小時有 分鐘,1分鐘有 秒。 4. 在跳繩比賽中,我們常常需要計量 。 二、判
5.計量時間,習題,計量,時間
教學反思 新課標教材中有關時間的內容安排都比較靠前,因此,相對于學生來說,掌握就有一定的困難,在二年級下冊教材中安排了有關時、分、秒的認識及簡單計算等內容。時、分、秒的認識倒還不算太難,至于時間的簡
冀教版二年級下冊數學,冀教版二,年級,下冊,數學
第7課 計量時間和我們的生活,激趣導入,探索與研討,探索一:總結和比較人類計時工具的演變,計時工具發展史,公元前20000年:史前人以在木棍和骨頭上刻標記的方式來計時。,公元前8000年:埃及人制訂了每年12個月,每月均為30天的歷法。,公元前1500年:埃及人發明了第一個移動日晷,將一天分為12個周期。,公元前1400年:漏壺(沙漏或滴漏)是第一個擺脫天文現象的計時儀器。,公元前100年:雅典出
2021,新教,科版五,年級,上冊,科學,課件,3.7,計量,時間,我們,生活,23,ppt
第三單元,7.計量時間和我們的生活,授粉后的鳳仙花慢慢凋謝,逐漸形成了果實。鳳仙花的果實是什么樣的?果實對植物來說有什么用呢?,科學聚焦,我們每天都要通過鐘表來掌握時間、安排工作或作出決定。在現代生活里,人們對精確計時又作出了哪些努力呢?,授粉后的鳳仙花慢慢凋謝,逐漸形成了果實。鳳仙花的果實是什么樣的?果實對植物來說有什么用呢?,科學探索,1.總結和比較人類計時工具的演變。,授粉后的
計量時間和我們的生活,教科版五,年級,上冊,科學,3.7,計量,時間,我們,生活,教學,PPT
第三單元 計量時間,第2課時 用水計量時間,這些方法在計時的時候是否存在缺陷?,在古代,人們還曾利用水來計時,他們是怎樣設計這種計時工具的呢?,古代的水鐘,把一個透明塑料飲料瓶去掉底部,倒過來盛水(裝200毫升水),在瓶蓋上扎一個小孔,讓水可以從小孔中緩緩流出。 仔細觀察,水流速度是否保持均勻。,觀察水流的速度,如何用更精確的辦法來測量水流速度是不是均勻的?,燃香鐘,1.在瓶子中裝200毫升水
2021,新版,教科版版五,年級,上冊,科學,3.2,計量,時間,課件,教學,ppt
第三單元 計量時間,第7課時 計量時間和我們 的生活,計量時間和我們的生活,我們每天都要通過鐘表來掌握時間、安排工作和生活。在現代生活里,人們對精確計時又做出了哪些努力呢?,總結和比較人類計時工具的演變,通過本單元的學習,我們知道了在人類計量時間的過程中,人類發明了許許多多的計時工具。 舉例說說你知道的計時工具都有哪些?,燃 香,日晷,這些計時工具,你們都了解嗎?它們的計時原理分別是什么?有沒
2021,新版,教科版版五,年級,上冊,科學,3.7,計量,時間,我們,生活,課件,教學,ppt
合理安排時間,情境導入,探究新知,課堂小結,課后作業,數學百花園,課堂練習,10,情境導入,王叔叔來家里做客,媽媽需要小剛幫忙燒壺水,給王叔 叔沏茶。沏茶需要做的事情有:,探究新知,(1)最少用多少分鐘能沏好茶? (2)燒開水的時間可以做什么呢?,探究新知,1. 獨立思考,設計方案。 2.小組討論,探究方法,展示流程圖。 3.計算所需的最少時間。,小組合作:,探究新知,洗水壺,接水
北京課改版三年級下冊數學10.2,合理安排時間,教學課件,北京,改版,三年級,下冊,數學,10.2,合理安排,時間,教學,課件
認識經過的時間情境導入探究新知課堂小結課后作業時、分、秒課堂練習7你知道你的睡眠時間夠嗎情境導入聰聰玩碰碰車用了多長時間探究新知聰聰玩碰碰車用了多長時間起始時刻時針指向9和10之間,分針指向6。結束時刻
冀教版二年級下冊數學,冀教版二,年級,下冊,數學
第三單元 計量時間,2.用水計量時間,一、聚焦,水真的可以用來計時嗎? 古人的水鐘又是怎么來計時的呢?,水鐘,二、探索,活動一 觀察水流的速度。,1.把一個透明塑料飲料瓶去掉底部,倒過來 盛水,在瓶蓋上扎一個小孔,讓水可以從小孔中緩緩流出。,2.仔細觀察,水流速度是否保持均勻。,如何用科學的方法判斷水流速度是否保持均勻?需要借助什么工具?,活動二 測量水流速度的變化。,1.用剛才的瓶子裝200毫升
2021新版教科版五上科學3-2,用水計量時間-課件,2021,新版,教科版五上,科學,計量,時間,課件
第三單元,2.用水計量時間,目 錄,日影、燃香、蠟燭都曾被人們用來計時。在古代,人們還曾利用水來計時,他們是怎樣設計這種計時工具的呢?,1.觀察水流的速度。 把一個透明塑料飲料瓶去掉底部,倒過來盛水,在瓶蓋上扎一個小孔,讓水可以從小孔中緩緩流出。 仔細觀察,水流速度是否保持均勻。,觀察發現,水從小孔流出的速度比較均勻。,2.測量水流速度的變化。 用剛才的瓶子裝200毫升水
用水計量時間,教科版五,年級,上冊,科學,3.2,計量,時間,教學,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