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余數的除法教學設計 南山路小學 李改梅 教學內容: P60例1及相關練習。 教學目標: 1、 通過操作、觀察、對比等活動,使學生發現日常生活中在分物時存在著分不完有剩余的情況,借此理解余數及有余數的觸發的含義,初步培養學生全面思考問題的能力。 2、 通過分草莓的操作活動,使學生經歷把平均分后有剩余現象抽象為除法算式的過程,理解有余數的除法中每個數的含義,從而進一步理解除法算式的實
有余數除法,北京,改版,數學,1.1,余數,除法,教案,師公,開課
有余數的除法 水陽鎮雁翅小學 關奇君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理解整除及有余數除法的意義,掌握有余數除法中各部分之間的關系。 過程與方法:通過觀察、比較后,弄清整除的意義。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培養學生合作學習的意識和能力,并從中體驗到探究的樂趣。 學情分析 學生已經學習了除法的意義,但只限于商是整數而沒有余數的情況,這節課針對有余數的情況進行。在之前學生已經接觸過有余數的除法,對有余數
有余數除法,北京,改版,數學,1.1,余數,除法,教案,師公,開課
有余數的除法教案 【教學內容】 北京2011課標版二年級數學下冊有余數的除法 【教學目標】 1.初步理解有余數除法的含義,認識余數。 2.探索并發現余數和除數的關系,理解余數要比除數小的道理。 3.培養學生觀察、操作、分析、比較、歸納的能力。 2.學生在自主探究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感受數學與生活的聯系,體驗成功的喜悅。 【教學重點】 理解余數及有余數除法的含義。 探索并發現余數和除數的關系,理解余
有余數除法,北京,改版,數學,1.1,余數,除法,教案,師公,開課
小學數學北京2011課標版二年級下冊教學設計 有余數的除法 一.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能夠正確讀、寫有余數的除法算式。 2.能力目標:通過動手操作,使學生生理解“余數”的含義。形成余數必須比除數小的概念。 3.情感目標:培養大家勤于動手動腦的良好習慣。引導大家熱愛生活,關注身邊的每個事物。 二.教學重點: 通過動手操作,使學生理解“余數”的含義;能夠正確讀、寫有余數的除法算式。 三.教學難點
有余數除法,北京,改版,數學,1.1,余數,除法,教案,師公,開課
二年級下冊 有余數的除法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通過操作活動,結合具體情境,經歷認識余數的過程. 2使學生理解余數的產生及有余數的除法含義,培養學生觀察,分析,比較的能力. 3讓學生知道數學問題是從實際生活中產生,體會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 教學重點:理解余數的產生和有余數除法的意義。 教學難點:理解有余數除法的意義。 教學準備:課件 小棒 草莓圖片 盤子 教學策略:情景教學策略,合作教學策略 教學
有余數除法,北京,改版,數學,1.1,余數,除法,教案,師公,開課
認識有余數的除法 學習目標 1、使學生在把若干物體平均分的活動中認識余數,理解有余數除法的意義。 2、能根據平均分有剩余的活動寫出除法算式,正確表達商和余數。 教學重點把平均分后有剩余的情況抽象為有余數的除法。 教學難點理解有余數除法的意義。 教學過程 一、引入新課 1、擺一擺。用11根小棒擺出下面的圖形,正方形、三角形、五邊形,各能擺幾個? (1)把學生分成3組,每組各擺一種形狀。 (2)學生拿
有余數除法,北京,改版,數學,1.1,余數,除法,教案,師公,開課
教學設計 一、情境導入 小猴子邀請同學們去做客,拿來草莓和大家品嘗,我們一起來看看。 二、探索新知 1、出示情境圖 55個草莓放在8個盤子里。平均每個盤子里可以放幾個?是不是正好分完呢? 請同學們拿出小棒,把小棒當做草莓一起來分一分。 匯報交流(不能正好分完,還有剩余) 我們再一起看一看,我們分掉了多少(48根小棒) 你們是怎么算出來的呢?(用乘法口訣“六八四十八”) 還剩多少根小棒?(7根小棒
有余數除法,北京,改版,數學,1.1,余數,除法,教案,師公,開課
有余數的除法 教學內容:北京版二年級下冊第一單元第1頁、第2頁的部分內容。 1、 教材分析 “有余數的除法”教材安排了兩個例題,例1引導學生結合分梨的實際操作,體會平均分物體時除了有正好分完的情況,還會出現有剩余的情況,形成“剩余”的表象,體會有余數除法的意義并認識余數;例2是聯系除法的含義解決生活中有余數的除法的實際問題,教學有余數除法豎式的寫法、讀法及所表示的意義,體會余數要比除數小。本節課
有余數除法,北京,改版,數學,1.1,余數,除法,教案,師公,開課
有余數的除法 分草莓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探索有余數除法的試商方法,讓學生再探索、練習中積 累有余數除法的試商經驗。 2.引導學生運用有余數除法的有關知識,解決實際生活中的簡單問題, 讓學生再探索、發現中體驗成功的喜悅。 重點難點: 1.經歷試商的過程,積累試商的經驗,逐步達到熟練程度。 2.使學生理解和掌握有余數除法的試商方法。體會余數要比除數小。 教具準備:PPT
有余數除法,北京,改版,數學,1.1,余數,除法,教案,師公,開課
教研展示課教案設計 學校主題 “小學生核心素養校本化實踐與研究” 教學設計及課堂實踐的有效性實效性研究 研究主題 充分利用直觀和對比,引導學生理解數的含義 課題 有余數的除法 課型 新授 教材解讀 有余數的除法是今后繼續學習一位數除多位數等除法的重要基礎,因為用一位數除、商是一位數的有余數的除法是除法試商的基礎,并且這部分內容在日常生活中也有著重要的應用。因此,這部分知識的學習具有承上啟下的作用
有余數除法,北京,改版,數學,1.1,余數,除法,教案,師公,開課
順義區板橋中心小學校 教學基本信息 課題 有余數除法 是否屬于 地方課程或校本課程 否 學科 數學 學段: 低段 年級 二年級 相關 領域 數與代數 教材 書名: 義務教育教科書 出版社:北京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7年1 月 姓名 單位 聯系方式 設計者 肖娜 順義區板橋中心小學校 15901096798 實施者 肖娜 順義區板橋中心小學校 15901096798 指導者 張秋爽 順
有余數除法,北京,改版,數學,1.1,余數,除法,教案,師公,開課
有余數的除法 教學內容:教材第60也例1及第61頁例2。 教學目標: 1.通過分草莓的操作活動,使學生理解余數及有余數除法的含義,并會用除法算式表示出來,培養學生觀察、分析、比較的能力。 2.借助分蘋果的操作,使學生鞏固有余數除法的含義,并通過觀察、比較探索余數和除數的關系,理解余數比除數小的道理。 3.滲透借助直觀研究問題的意識和方法
有余數除法,北京,改版,數學,1.1,余數,除法,教案,師公,開課
有余數的除法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通過分草莓的操作活動,使學生理解余數及有余數的除法的含義,并會用除法算式表示出來,培養學生觀察、分析、比較的能力。 2、借助用小棒擺正方形的操作,使學生鞏固有余數的除法的含義,并通過觀察、比較、探索余數和除數的關系。理解余數比除數小的道理。 3、滲透借助直觀研究問題的意識和方法,使學生經歷發現知識的過程,感受學數學,用數學的快樂。 教學
有余數除法,北京,改版,數學,1.1,余數,除法,教案,師公,開課
總評: 總結 引入 2 17 18 鞏固 探究 3 教學 要素 (一)擺一擺,回顧除法意義 1、把6個草莓圖片每2個擺一盤,擺一擺。 能把擺的過程用算式表示出來嗎? 生獨立練習(想+做) 2. 出示7個草莓圖片,現在你還會擺嗎?互相說一說你打算怎樣做。 . 能把你的想法用算式表示出來嗎? 生獨立擺(想+做) (二)比一比,初步感知
有余數除法,北京,改版,數學,1.1,余數,除法,教案,師公,開課
有余數的除法 教學目標: 1.在實際情景中建立有余數除法的概念,培養學生會讀會寫有余數除法算式。 2.經歷平均分的過程,通過多個例子逐步抽象、體會有余數除法的意義,感悟有余數除法的本質,并能靈活運用。 3.通過畫圖、列式、口述等方式表達有余數除法的意義,促進學生數學素養的發展。 教學重點: 建立有余數除法的概念 教學難點: 體會有余數除法的本質 教學準備: 課件 教學設計 課前談話: 請同學們找到
有余數除法,北京,改版,數學,1.1,余數,除法,教案,師公,開課
有余數的除法(1)教學設計 教學內容: 有余數的除法,余數的含義。 教學目標: 1.明白余數的含義,理解余數的意義。 2.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觀察能力及分析能力。 3.提高學生應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和學習的興趣。 重點難點: 理解余數的含義。 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 一、復習導入 1.在( )里最大能填幾? 4( )lt;13( )6lt;25 4( )lt;215( )lt;16
有余數除法,北京,改版,數學,1.1,余數,除法,教案,師公,開課
有余數的除法解決問題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 通過操作、計算、比較等活動,使學生初步學會用有余數的除法解決生活中的簡單問題。 2. 初步感受數學與生活的聯系,繼續掌握解決問題的基本思路和基本方法。 教學過程 一、 復習導入 1. 括號里最大能填幾? ( )625 ( )737 8 ( )38 5 ( ) 39 2. 豎式計算。 487=
有余數除法,北京,改版,數學,1.1,余數,除法,教案,師公,開課
有余數的除法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 通過猜彩燈顏色的活動導入新課,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2、 借助用小棒擺正方形的操作,使學生鞏固有余數的除法的含義,并通過觀察、比較、探索余數和除數的關系。理解余數比除數小的道理。 3、 滲透借助直觀研究問題的意識和方法,使學生經歷發現知識的過程,感受學數學,用數學的快樂。 教學重點: 理解余數及有余數除法的含義,探究并發現余數和除數的關系。 教學難點: 理解
有余數除法,北京,改版,數學,1.1,余數,除法,教案,陳老師,公開
有余數的除法(1) 教學設計 1課時 教學內容: 有余數的除法,余數的含義。 教學目標: 1.明白余數的含義,理解余數的意義。 2.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觀察能力及分析能力。 3.提高學生應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和學習的興趣。 重點難點: 理解余數的含義。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在( )里最大能填幾? 4( )lt;13( )6lt;25 4( )lt;215( )lt;1
有余數除法,北京,改版,數學,1.1,余數,除法,教案,師公,開課
有余數的除法 教學內容:人教版二年級下冊第60頁例1及第61頁例2 教學目標: 1. 通過分草莓的操作活動,使學生理解余數及有余數除法的含義,并會用除法算式表示出來,培養學生觀察、分析、比較的能力。 2.通過觀察、比較探索余數和除數的關系,理解余數比除數小的道理。 3.滲透借助直觀研究問題的意識和方法,使學生感受數學和生活的密切聯系 教學重難點:了解有余數除法的含義,探索并發現余數和除數的關系
有余數除法,北京,改版,數學,1.1,余數,除法,教案,師公,開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