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題,預防傳染病教學目標,1,通過搜集,整理常見傳染病的資料,了解幾種吸道傳染病和腸道傳染病的癥狀表現,病原體,傳播途徑,易感人群及其影響等,2,了解傳染病的傳播必須具備傳染源,傳播途徑和易感人群三個基本環節,知道通過隔離傳染源,切斷傳播途
預防傳染病,人教鄂教版五,年級,上冊,科學,3.11,預防,傳染病,教案
第4單元 生物圈中的人 第13章 健康地生活 第2節 預防傳染病 一、教材分析: 本節課是第4單元生物圈中的人十三章健康地生活中第2節預防傳染病,學習的主要內容是傳染病及其預防的基礎知識,概念、名詞較多,教學中要讓學生結合生活中的具體實例來理解名詞和概念。 二、教學對象分析: 學生對常見的傳染病(如:手足口病、流行性感冒、禽流感、肝炎、艾滋病等)有一定的感性認識,但對傳染病流行的基本環節及
預防傳染病,北師大,版七下,生物,13.2,預防,傳染病,教案,師公,開課,作品
預防傳染病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1、病原體、傳染病的的概念。 2、傳染病的特性及其流行的三個基本環節;預防傳染病的一般措施。 3、認識一些常見的傳染病。 過程與方法: 1、分析生活中常見的傳染病例,提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2、通過病例探究獲知預防傳染病的一般措施,從小養成良好的行為衛生習慣。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在了解傳染病傳播的途徑及其預防的基本知識的基礎上,正確對待傳染病
預防傳染病,北師大,版七下,生物,13.2,預防,傳染病,教案,師公,開課,作品
第13章 第二節 預防傳染病 教學目標 1.知識: (1)描述傳染病的特點,認識病原體; (2)列舉常見的傳染病,說明傳染病的傳播途徑和預防措施。 2.能力: 學會用顯微鏡檢查蛔蟲卵的方法;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讓學生密切聯系生活實際,理解掌握傳染病流行的環節及預防措施。 教學重點 傳染病的流行環節及預防措施。 教學難點 傳染病的預防措施及判斷。 課時安排 1課時 一、 導入
預防傳染病,北師大,版七下,生物,13.2,預防,傳染病,教案,師公,開課,作品
課題:人體免疫 一、課題名稱 第十三章健康地生活 第3節人體免疫 版本出處 北師大版 二、課標要求 1、描述人體的免疫功能;2、區別人體的非特異性免疫和特異性免疫; 3、說明計劃免疫的意義。 三、教學內容分析 在學習本節內容之前,學生已經學習了關于人體消化系統、呼吸系統、血液循環系統、及皮膚等的相關結構及其功能,知道粘膜、溶菌酶、吞噬細胞等這些名詞及其作用。 所以,本節課可以在聯系前面所學知識的基
預防傳染病,北師大,版七下,生物,13.2,預防,傳染病,教案,師公,開課,作品
第13章第3節 人體免疫 一、教材分析 本節內容是初中生物新教材(北師大版)第4單元生物圈中的人中的第13章健康地生活的第3節內容。本節課內容比較抽象,并且抗原、抗體以及非特異性免疫和特異性免疫的概念比較難理解,利用實例水痘病毒進入人體后,人體的變化及結果來說明抗體、抗原及特異性免疫等幾個基本概念,并結合動畫視頻讓學生更直觀的去理解教材內容。 二、學情分析 根據初一年級學生年齡和心理特點,表現為學
預防傳染病,北師大,版七下,生物,13.2,預防,傳染病,教案,師公,開課,作品
課題 第十三章第二節預防傳染病 課型 新授課 學習 目標 知識與技能:描述傳染病特點,認識傳染病 方法與過程:介紹傳染病流行環節及預防措施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養成良好衛生習慣,積極預防傳染病 重點 難點 傳染病流行的三個環節及預防措施 病原體的認識 學 習 過 程 學 案 導 案 預習導學 通讀課文,完成下列各題。 一、傳染病概述 傳染病是由______引起的,能在人與人或人與動物之
預防傳染病,北師大,版七下,生物,13.2,預防,傳染病,教案,師公,開課,作品
預防傳染病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能舉例說出傳染病的病因、傳播途徑和預防措施。 能力目標: 當遇到常見的傳染病時,會采取正確的預防措施保護自己。 情感目標: 通過了解傳染病的危害、傳播途徑等,養成良好的 衛生習慣。 懂得要積極正確的和傳染病人相處,要關心、幫助傳染病人。 教學內容 1.教材內容的地位、作用與意義 本節是北師大版七年級下冊第十三章第二節的內容,與這本書的其它章節沒有太密切的聯系,但
預防傳染病,北師大,版七下,生物,13.2,預防,傳染病,教案,師公,開課,作品
當代主要疾病和預防教案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 了解常見心血管疾病的原因; 2) 了解糖尿病的成因、類型、表現、預防控制措施 2)知道預防癌癥的主要措施。 能力目標: 了解、收集一些身邊所出現的疾病的資料,可以培養出收集信息以及判斷疾病的思維能力。 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1)通過了解疾病的危害,從而關愛生命。 2)形成健康生活的良好習慣。 教學重點和難點: 沒有學習教材時,對生活中常見的心血管疾
預防傳染病,北師大,版七下,生物,13.2,預防,傳染病,教案,陳老師,公開,作品
課題:預防傳染病 課標描述及相關要求: 健康包括人的身體健康、心理健康以及良好的社會適應狀態。學習有關青春期生理和保健、傳染病和免疫、醫藥常識等知識對健康地生活有重要意義。 按照是否有傳染性,可將疾病分為傳染性疾病和非傳染性疾病。 具體內容 活動建議 說明傳染病的病因、傳播途徑和預防措施。 列舉常見的寄生蟲病、細菌性傳染病(包括淋病)、病毒性傳染病(包括艾滋病)。 調查當地的主要傳染病。 收集(包
預防傳染病,北師大,版七下,生物,13.2,預防,傳染病,教案,師公,開課,作品
第13章 第二節預防傳染病教學設計 一、教學目標 (一)知識目標 1、能說出傳染病的特點; 2、說出傳染病流行必須具備的三個環節; 3、能說出預防傳染病的基本措施; 4、認識常見傳染病及其采取的有效預防措施。 (二)能力目標 通過資料分析,探究傳染病流行的三個基本環節和預防的基本措施。 (三)情感態度價值觀 1.通過了解傳染病的傳播途徑和預防措施,建立正確的傳染病的預防觀點。 2.通過對傳染病的討
預防傳染病,北師大,版七下,生物,13.2,預防,傳染病,教案,師公,開課,作品
第一節 人類活動對生物圈的影響 一、 教學目標 1.知識: 認同人類活動對生物圈的影響,形成環境保護意識 2.能力: 培養學生處理信息的能力,培養學生合作與交流的能力。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培養學生的環保意識,并把這種意識轉變為真正的行動,樹立環境保護的緊迫感、責任感。 二、 教學重難點 認同人類活動對生物圈的影響,形成環境保護意識 三、 教學方法 情景教學法,資料分析法,問答法,討論法,角色
預防傳染病,北師大,版七下,生物,13.2,預防,傳染病,教案,師公,開課,作品
第2節 預防傳染病 一、教學目標: 1、識記并理解傳染病流行的三個基本環節即傳染源,傳播途徑和易感人群; 2、理解傳染病的預防措施; 3、培養學生正確對待傳染病和關愛傳染病人的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4、了解愛艾滋病的病原體、傳播途徑及預防措施 二、重教學重、難點: 傳染病與人們的日常生活緊密相關,幾乎每個人都得過傳染病。本節的教學重點是:病原體的概念及種類。傳染病流行的三個基本環
預防傳染病,北師大,版七下,生物,13.2,預防,傳染病,教案,師公,開課,作品
預防傳染病(第一課時)教學設計 教材分析: 預防傳染病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北師大版生物學七年級下冊)第4單元第13章第2節的教學內容。學習傳染病的基礎知識,預防疾病,增進健康,是健康生活的一個重要方面,是形成良好的心理和社會適應能力的基礎,是青少年健康成長的基礎,并且為下一節人體免疫的學習埋下伏筆。 學情分析: “傳染病”一詞對學生來說并不陌生,但多數停留在感知上,缺少理性的認知。對
預防傳染病,北師大,版七下,生物,13.2,預防,傳染病,教案,師公,開課,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