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單元 100以內的加法和減法(一) 第12課時 練習課 【教學目標】 1、通過練習,進一步鞏固利用有用的數學信息,正確運用連加連減來解決問題的方法。 2、培養學生觀察、比較和抽象概括的能力,以及應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教學過程】 (一)口算課本第80頁第6題。 (二)新知 1、游戲:課本第7
練習課,人教版,一年級,下冊,數學,6.12,練習,教案,教學,反思
第4單元 100以內數的認識 第4課時 練習課 【教學目標】 1.通過練習,使學生能夠熟練數數,掌握100以內數的組成、數的讀寫 2.讓學生用所學到的知識去解決各種不同類型的練習,進而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難點】 重點: 熟練掌握數數、讀數和寫數的方法。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動腦筋填一填。 先把計數器上的數位補充完整,再在計數器上畫珠子表
練習課,人教版,一年級,下冊,數學,4.4,練習,教案,教學,反思
第4單元 100以內數的認識 第7課時 比多少 【教學目標】 1.結合生活實際,理解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的含義。 2.引導學生獨立思考,初步學習對數量的估計,逐步建立數感。 3.培養學生合作交流、勇于發表意見等良好的學習習慣,滲透估計的思想,發展估計意識。 【教學重難點】 重點: 使學生理解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的含義。 難點:能夠結合生活實
比多少,人教版,一年級,下冊,數學,4.7,多少,教案,教學,反思
第4單元 100以內數的認識 第8課時 用數學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結合數的組成,正確分析題意,正確地解答并驗算。 2.經歷數學信息的收集、問題的提出和解決驗證的全過程,培養學生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3.加強數學與生活的聯系,體會生活中處處有數學,培養學生學習 數學的積極情感。 4.初步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和獨立思考的精神。
用數學,人教版,一年級,下冊,數學,4.8,教案,教學,反思
第2單元 20以內的退位減法 第8課時 練習課 【教學目標】 1、復習并使學生掌握十幾減5、4、3、2的退位減法計算。 2、培養學生良好學習習慣。 【教學重難點】 重難點:熟練口算。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師:這節課,讓我們來對上節課所學的十幾減5、4、3、2進行鞏固加強。 二、練習講授 找座位。 1. 給每個學生一張算式卡片,同時又給
練習課,人教版,一年級,下冊,數學,2.8,練習,教案,教學,反思
第2單元 20以內的退位減法 第11課時 練習課 【教學目標】 1復習鞏固20以內退位減法的口算方法,能用所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簡單問題。 2.培養學生應用數學的意識并強化計算能力。 【教學重難點】 重點:復習鞏固20以內退位減法的口算減法,能用所學知識解決 生的簡單問題。 難點:培養學生應用數學的意識并強化計算能力。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練習課,人教版,一年級,下冊,數學,2.11,練習,教案,教學,反思
第2單元 20以內的退位減法 第6課時 練習課 【教學目標】 1、通過多種形式的練習,鞏固利用“十幾減9、8、7、6”的計算方法,使學生能正確、熟練地計算十幾9、8、7、6的題目。 2、初步學會看圖理解題意,能根據圖中的條件提出問題并解答。 【教學重難點】 重點:使學生能熟練地運用“想加算減”或“破十法”來計算十幾減9、8、7、6。 難點:能根據已知條件提出并解
練習課,人教版,一年級,下冊,數學,2.6,練習,教案,教學,反思
第6單元 100以內的加法和減法(一) 第7課時 練習課 【教學目標】 1、通過練習,學生能正確、熟練地進行兩位數減一位數、整十數的口算,提高口算的速度。 2、通過合作交流、自主探索,學會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3、養成認真計算、自覺檢查的良好學習習慣。 【教學過程】 一、復習鋪墊 誰能說說兩位數減一位數、整十數的計算方法是什么
練習課,人教版,一年級,下冊,數學,6.7,練習,教案,教學,反思
第4單元 100以內數的認識 第6課時 比較大小 【教學目標】 1.使學生掌握比較100以內兩個數大小的一般方法。 2.能正確運用“”“”“lt;”或“=”。 難點:探索并總結比較100以內數的大小的方法
比較大小,人教版,一年級,下冊,數學,4.6,比較,大小,教案,教學,反思
第4單元 100以內數的認識 第1課時 數 數 【教學目標】 學生在已有的知識的基礎上,能夠正確地數出100以內物體的個數,感受100以內數的大小。 【教學重難點】 重點:能夠熟練地數出100以內的數。 【教學過程】 一、復習回顧。 1我們上學期已經了解過1到100之間的數,現在大家和我一起來數一數:一、二、三、四、五、六、.二十二
數 數,人教版一年級下冊數學4.1《數,數》教案含教學反思,人教版,一年級,下冊,數學,4.1,教案,教學,反思
我們知道的植物教學設計,教材分析,本課是一年級上冊植物單元的第1課,也是科學學習的起始課,讓學生領略科學的魅力,產生學習興趣,從而引發對植物,對大自然的喜愛之情,本課的學習立足于學生對植物的原有認識,學習活動主要包括四個,1,說說我們知道的
我們知道的植物,教科版,一年級,上冊,科學,我們,知道,植物,教學,設計
校園里的植物教學設計,教材分析,本課的主要任務是觀察周圍的植物,學生綜合運用這單元所學的觀察方法和知識點去觀察和認識周圍的植物,通過前五課的學習,學生學會運用我們的感覺器官,看,聞,摸,聽等方式,來觀察一顆植物,知道了植物由根,莖,葉組成
校園里的植物,教科版,一年級,上冊,科學,校園,植物,教學,設計
觀察一棵植物教學設計,教材簡析,通過對第1課的學習,學生初步認識到植物是有生命的,并能簡單說出植物會生長,死亡,需要水和陽光等,本課在此基礎上讓學生通過觀察一棵植物,深化對植物外形特征的認識,重點指向根,莖,葉等營養器官,并幫助學生逐步建立
觀察一棵植物,教科版,一年級,上冊,科學,觀察,植物,教學,設計
我們離不開植物教學設計,教材簡析,我們離不開植物是在學生系統地學習了,植物,這一單元后開展的科學閱讀活動,活動意在延伸學生的認知,拓寬學生的視野,引導他們感悟植物與人類的密切關系,認識到植物為我們的生活帶來的許多便利和美的感受,主要指向科學
1.8 我們離不開植物,教科版一年級上冊科學《1.8,我們離不開植物》教學設計,教科版,一年級,上冊,科學,1.8,我們,離不開,植物,教學,設計
4 身邊的植物 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科學探究 1.在觀察活動中,能夠調動各種感官識別常見植物,描述常見植物的特征。 2.能做一份植物的觀察記錄。 情感態度、價值觀 1.在具體的實踐活動中運用多種感官多角度觀察植物,激發學生參與科學學習的興趣和熱情。 2.想了解與植物有關的事情。 科學知識 1.能說出周圍常見植物的名字。 2.知道植物的特征,包括顔色、氣味、外形等內容。 重點難
冀人版一年級上冊科學2.4,身邊的植物,教學設計,冀人版,一年級,上冊,科學,2.4,身邊,植物,教學,設計
認識植物 教學目標 科學知識 能說出周圍植物的特征 科學探究 、能在對具體現象與事物的觀察中提出感興趣的問題。 、能初步感知科學探究探究需要制訂計劃。 、能利用多種感官和放大鏡觀察植物的外部形態。 、能簡要講述探究過程懷結論,并和同學討論與交流。 、能對本課的學習進行反思與評價。 科學態度 、能對常見花草樹木的外部形態及用途表現出探究興趣。 、能實事求是
冀人版一年級上冊科學2.5,認識植物,教學設計,冀人版,一年級,上冊,科學,2.5,認識,植物,教學,設計
認識植物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知道生活中常見植物的名稱。 2.能力目標:能用各種感官感知植物的外部特征,并用語言或圖畫等方描述所觀察的植物的形態特征。 3.情感目標:在對植物的觀察活動中,體驗合作的愉快,意識到人與自然要和諧相處。 【重點難點】 1.能用各種感官感知植物的外部特征,并用語言或圖畫等方描述所觀察的植物的形態特征。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猜謎
認識植物,冀人版,一年級,上冊,科學,認識,植物,教學,設計
形形色色的植物教學設計 【教材分析】 本節課屬于生物的多樣性單元的第三課,其學習主要建立在前兩課的基礎上。本課從遺傳變異的視角研究植物親代與子代的不同,引導學生進一步體會種群內生物的多樣性。教材對于本課提出的要求是:通過比較植物后代與親代的異同,了解植物的遺傳變異現象,理解同一種植物也存在個體的差異,體會種群內植物的多樣性。 教材一共分為四個部分。第一部分聚焦,簡明扼要地指出本課的學習重點在于了解
形形色色的植物,教科版,六年級,下冊,科學,2.3,形形色色,植物,教學,設計
擁抱自然-走進多肉世界 教學目標 1、 體驗種植的樂趣,感受勞動的快樂。 2、感悟與他人合作、交流的方法。 3、樹立熱愛自然的意識,形成科學探究的興趣。 教學重難點 體驗種植的樂趣,感受勞動的快樂。
三年級綜合實踐活動教案-走進多肉植物,教學設計全國通用,三年級,綜合,實踐,活動,教案,走進,植物,教學,設計,全國,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