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題 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 學科 歷史 年級 七年 教師 課標要求 通過北魏孝文帝改革,初步理解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對中華民族發展的意義。 學習目標 1.了解淝水之戰和北方地區民族交融的基本史實,概述北魏孝文帝促進民族交融的措施。 2.通過學生閱讀理解教材,概括歸納孝文帝的主要改革措施,初步培養學生分析歸納概括歷史問題的能力。 3.通過對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內容和影響的分析使學生進一步認識到凡是符
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人教部編版七上,歷史,19,北魏,政治,北方,民族,交融,教案,老師,獲獎作品
教學內容 第19課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 講授者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了解淝水之戰,了解鮮卑民族的發展演變,認識孝文帝改革的歷史背景、主要內容和改革促進了北朝民族交往、交流和交融的表現。 過程與方法 1、通過創設情境,把歷史與現實聯系起來,具體分析民族融合的表現、分組對比回答、討論等方法,化難為易,從而輕易突破難點; 2、幫助學生理解和掌握孝文帝的改革措施,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民族觀,從而順利
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人教部編版七上,歷史,19,北魏,政治,北方,民族,交融,教案,老師,獲獎作品
教學設計 案例名稱 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 教師姓名 案例類型 新授課 學段 初中歷史七年級上冊 教學/活動目標 1、教學目標:掌握淝水之戰的基本史實,了解東晉取勝的原因;通過對本課的學習使學生掌握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原因、內容及作用,提高學生綜合分析歷史問題的能力;通過本課的學習,比較系統地了解南北朝時期我國民族大融合的基本史實,包括北方地區民族融合的趨勢和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主要史實,為進一步了解我
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人教部編版七上,歷史,19,北魏,政治,北方,民族,交融,教案,老師,獲獎作品
第19課 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掌握淝水之戰的基本史實,了解前秦失敗和東晉取勝的原因。 (2)通過對本課的學習使學生掌握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內容及意義,提高學生綜合分析歷史問題的能力。 (3)通過本課的學習,比較系統地了解南北朝時期我國北方民族大融合的基本史實,包括北方地區民族融合的趨勢和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主要史實,為進一步了解我國古代歷史上民族融合的進程和中華民族形成
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人教部編版七上,歷史,19,北魏,政治,北方,民族,交融,教案,老師,獲獎作品
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教學設計 一、設計理念 本節課以“民族間的交往交融”為主線,通過鮮卑拓跋在不同文明的激烈碰撞下作出選擇,分為“交往中的沖突”、“交往中的交融”,引出民族間應堅持交流尊重,相互學習。 二、課程標準 通過北魏孝文帝的改革,初步理解民族交往、交融對中華民族發展的意義。 三、教學內容分析 本課的主題是民族大融合。魏晉南北朝時期是我國民族交融時期。西晉末年,戰亂頻繁,中原人口劇
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人教部編版七上,歷史,19,北魏,政治,北方,民族,交融,教案,老師,獲獎作品
課題 第19課 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 教材分析 1、教材分析 本課主要學習三個子目:淝水之戰,北魏孝文帝改革,北方地區的民族交融。三目內容通過論述前秦和北魏這兩個少數民族政權不同的統治措施以及結果,突顯出民族交融的歷史潮流。 重用兩個核心詞“統一”、“民族交融”,把三個子目的內容更加的有機結合,并且呈現遞進式的提升;北方統一促進民族交融,民
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人教部編版七上,歷史,19,北魏,政治,北方,民族,交融,教案,老師,獲獎作品
部編人教版歷史七年級上冊 第19課 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 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了解前秦和淝水之戰的相關內容。 2比較系統地了解南北朝時期我國民族大融合的基本史實,包括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主要史實,為學生進一步了解我國古代歷史上民族融合的進程和中華民族形成的歷史過程奠定基礎。 過程與方法: 通過學習和思考本課所敘述的民族大融合的進程,培養學生運用歷史唯物主義和民族平等原則理解和
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人教部編版七上,歷史,19,北魏,政治,北方,民族,交融,教案,老師,獲獎作品
教學設計 課題:北方民族大融合 設計要素 設計內容 教學內容分析 魏晉南北朝時代上承秦漢下啟隋唐,有兩大特點:政權分立,民族融合。本課側重的是民族融合這一特點,介紹邊疆少數民族統一北方和北魏孝文帝改革促進民族融合的內容,其意義深遠,甚至影響到今天中華民族的形成和發展,故本課極具知識的鋪墊性和延續性。 教 學 目 標 知識與技能 1、通過學習,使學生比較系統的了解南北朝時期我國民族大融合的基本史實
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人教部編版七上,歷史,19,北魏,政治,北方,民族,交融,教案,老師,獲獎作品
第19課 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 【課標要求】 通過北魏孝文帝改革,初步理解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對中華民族發展的意義。 【學習目標】 1.掌握淝水之戰的基本史實。 2.熟記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基本史實。 3.通過學習和思考本課所敘述的民族大融合進程,培養全面、系統地思考問題的初步能力和追蹤歷史發展基本線索的初步能力。 4.通過本課的學習,培養在民族問題上的正確觀念,認識到民族間的經濟、文化交流是我國
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人教部編版七上,歷史,19,北魏,政治,北方,民族,交融,教案,老師,獲獎作品
第19課 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通過分析洛陽歷史上的民族交融和北魏遷都前后的洛陽風貌,了解前秦淝水之戰的戰敗和民族交融的趨勢,理解孝文帝改革的措施和影響,培養提取歷史信息、分析和解決歷史問題的能力。 2.過程與方法 通過研讀北魏時期洛陽城和北方民族發展的各類史料:詩歌、文獻、地圖、文物及考古遺存,學習和運用多種證史解史方法。 3.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通過分析北魏洛陽
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人教部編版七上,歷史,19,北魏,政治,北方,民族,交融,教案,老師,獲獎作品
課時訓練六 遼宋夏金元時期民族關系發展和社會變化 一、選擇題 1.2019武威著名文化學者王立群這樣評價古代一位帝王“烽火燃,五十年,陳橋驛站披旒冕。披旒冕,定江山,杯酒之間銷兵權還一個,盛世繁華,文煌武烈
2020,中考,歷史,復習,方案,第一,部分,中國,古代史,課時,訓練,06,遼宋夏,金元,時期,民族,關系,發展,社會,變化,試題
課時訓練三 秦漢時期統一多民族國家的建立和鞏固 一、選擇題 1.2019淮安“盡并兼天下諸侯,黔首百姓大安,立號為皇帝”,與此相關的人物是 A.秦始皇B.漢武帝 C.唐太宗D.明成祖 2.2019山西有學者指出,秦始皇
2020,中考,歷史,復習,方案,第一,部分,中國,古代史,課時,訓練,03,秦漢,時期,統一,多民族國家,建立,鞏固,試題
課時訓練七 明清時期統一多民族國家的鞏固與發展 一、選擇題 1.“此后,君主既是國家元首又是政府首腦,同時也說明持續千年的君相之爭的結果是君權兼并相權,君權取得了完全的勝利。”材料中“君權取得了完全的勝利
2020,中考,歷史,復習,方案,第一,部分,中國,古代史,課時,訓練,07,明清,時期,統一,多民族國家,鞏固,發展,試題
課時訓練四 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政權分立與民族交融 一、選擇題 1.2019綿陽據方輿勝覽記載,211年,劉備和劉璋相聚富樂山,看見綿州繁榮景象,劉備高興地說道“富哉今日之樂乎”綿陽富樂山因此得名。據此可知 A
2020,中考,歷史,復習,方案,第一,部分,中國,古代史,課時,訓練,04,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政權,分立,民族,交融,試題
第3課時秦漢時期統一多民族國家的建立和鞏固第一部分中國古代史【時空坐標】考點一秦統一中國【課標內容】知道秦始皇統一中國了解秦代的中央集權制度和統一措施對中國歷史發展的影響。1.秦滅六國1兼并六國公元前2
2020,中考,歷史,復習,方案,第一,部分,中國,古代史,03,課時,秦漢,時期,統一,多民族國家,建立,鞏固,課件
第6課時遼宋夏金元時期民族關系發展和社會變化第一部分中國古代史【時空坐標】考點一北宋的政治【課標內容】知道北宋的建立了解宋朝重文輕武的特點。1.宋太祖強化中央集權1北宋建立年后周大將宋太祖在發動兵變奪
2020,中考,歷史,復習,方案,第一,部分,中國,古代史,06,課時,遼宋夏,金元,時期,民族,關系,發展,社會,變化,課件
第7課時明清時期統一多民族國家的鞏固與發展第一部分中國古代史【時空坐標】考點一明朝的統治【課標內容】知道明朝的建立。通過皇權的強化和“八股取士”初步理解皇帝專權的弊端。1.明朝的建立年明太祖稱帝定都應
2020,中考,歷史,復習,方案,第一,部分,中國,古代史,07,課時,明清,時期,統一,多民族國家,鞏固,發展,課件
中國古代工藝美術欣賞,仰韶文化 彩陶人面魚紋盆,大漢口文化 八角星形彩陶豆 紅陶獸形器,河姆渡文化 豬紋黑陶長圓形缽,龍山文化 白陶鬶,4、古代陶器作品欣賞,劃花水波紋海螺,官窯葵瓣口折沿洗,漆器欣賞
中國古代工藝美術欣賞,桂美版,六年級,下冊,美術,中國古代,工藝美術,欣賞,課件
部編版七上歷史思維導圖第四單元 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政權分立與民族交融,思維導圖,部編版七上,歷史,思維,第四,單元,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政權,分立,民族,交融
第4課時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政權分立與民族交融第一部分中國古代史【時空坐標】考點一三國鼎立【課標內容】知道官渡之戰和赤壁之戰了解三國鼎立局面的形成。1.官渡之戰年曹操在打敗袁紹為以后打下基礎。2.赤壁之戰
2020,中考,歷史,復習,方案,第一,部分,中國,古代史,04,課時,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政權,分立,民族,交融,課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