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 地 表 的 變 化 一教學目標 認識地球表面現在的地形是由地殼運動和地球外部的水、風等因素共同形成的。 初步了解流水和風外部因素是如何塑造地形的。 意識到人類的運動對地表形態產生了越來越
首師大版六年級上冊科學教案-15,地表的變化,首師大,六年級,上冊,科學教案,15,地表,變化
課題 5、幼苗和陽光 教材 理解 本課研究的是植物和陽光的關系。通過幼苗的對比觀察試驗,使學生了解植物需要陽光,并經過分析、歸納進一步認識到植物的生長對陽光的要求是不同的。 確定教學目標 1. 使學生認識植
首師大版六年級上冊科學教案-5,幼苗與陽光,首師大,六年級,上冊,科學教案,幼苗,陽光
16. 變 化 的 星 空 一、教學目標 初步了解星空的含義。 學會用北極星來確定方向。 知道四季星空是不一樣的,南北半球看到的星空也是不一樣的。 初步學會利用活動星圖來觀測星空。 二、重點難
首師大版六年級上冊科學教案-16,變化的星空,首師大,六年級,上冊,科學教案,16,變化,星空
6、貓 頭 鷹 和 農 田 一、 教學目標 1、 通過觀察,使學生運用分析、綜合的方法知道動植物間的食物聯系;會畫一些簡單的食物鏈。 2、 初步建立食物鏈、食物網的概念。 3、 培養學生科學的觀察能力、解決問題
首師大版六年級上冊科學教案-6,貓頭鷹與農田,首師大,六年級,上冊,科學教案,貓頭鷹,農田
21、河流的考察 一教學目標 1通過活動,使學生知道北京有哪些主要河流,這些河流的流向特點。 2繼續學習自己制訂考察河流方案。 3使學生在讀圖中認識到在河流上游多河曲,并通過模擬試驗,使學生初步了
首師大版六年級上冊科學教案-21,河流的考察,首師大,六年級,上冊,科學教案,21,河流,考察
10、動 物 的 運 動 一教學目標 了解一些動物的運動形式;了解人在行走時與跑動時有什么不同。 了解各種動物的運動與它們身體構造的關系。 通過觀察動物的運動,發展觀察能力。 學習建立模擬
首師大版六年級上冊科學教案-10,動物的運動,首師大,六年級,上冊,科學教案,10,動物,運動
13 地 殼 的 運 動 一、教學目標 認識地殼是在不斷的運動著,地殼的運動導致地球表面海陸分布的變化以及地表形態的變化。 初步了解大陸的漂移、海洋的擴張和版塊的運動。 通過人們對地殼運動的認
首師大版六年級上冊科學教案-13,地殼的運動,首師大,六年級,上冊,科學教案,13,地殼,運動
教學內容 3、腦的保健 教學目的 1、 知道腦是指揮人體各器官一切活動的“司令部”。 2、 知道科學、合理用腦的方法。 3、 愛護腦、養成良好的睡眠習慣。 教學重點、難點 通過觀察腦的位置、形態和感知腦的記
首師大版六年級上冊科學教案-3,腦的保健,首師大,六年級,上冊,科學教案,保健
12、 各種各樣的運動 一教學目標 了解物體運動的快慢可以用速率表示。 了解描述一個物體位置的變化要用時間、路程和方向表示。 培養認真細致的科學態度。 二重點難點 重點通過測量活動,使
首師大版六年級上冊科學教案-12,各種各樣的運動,首師大,六年級,上冊,科學教案,12,各種各樣,運動
2、人 的 生 長 發 育 一、 教學目的 1、 了解人的一生生長的大致過程,以及青少年身體發育的特點。 2、 能利用表格、圖形、統計等方法整理有關青少年身體發育的資料。 3、 認識良好的生活習慣的重要性。 二、
首師大版六年級上冊科學教案-2,我們的生長發育,首師大,六年級,上冊,科學教案,我們,生長發育
1、人 的 性 狀 一、 教學目的 1、 知道人類的很多特性是祖輩遺傳下來的,了解遺傳和變異是生物的重要特征之一。 2、 學生對周圍人群進行調查,從眾多的事實中尋找有關形狀特征的共同規律。 3、 進行科學資料查
首師大版六年級上冊科學教案-1,人的性狀,首師大,六年級,上冊,科學教案,性狀
冀教版二年級科學下冊教案(全冊共22頁) 1、推力和拉力 教學目標: 科學知識: 1, 通過學生的親自動手體驗活動,使學生知道推拉物體時需要用力,推力和拉力是常見的力。力可以使運動的物體靜止,也可以使靜止的物體運動。 2.在學生進行實驗的過程中,培養學生認真細致的科學態度。 3.引導學生在表達交流中,能夠選擇適當的方式進行表達。 教學重點: 使學生知道推和拉都是力,力有大小和方向
冀教版二,年級,下冊,科學教案,全冊共,22
湘科版小學科學四年級下冊 湘科版四年級下冊科學教案(全冊共55頁) 1.1泥巴變形記教學設計 教材分析: 泥巴變形記是湘科版小學科學四下冊第一單元第1課,本節課凸顯了一個“玩”字,帶著學生在玩中學、玩中悟。按照任務驅動的思路,從“玩泥巴”的需要出發,設計并安排活動,先是挖泥土,接著篩泥土,最后制作泥塑,學生在活動中體會泥土的特點,學習用泥土做一個自己喜歡的泥塑物品。 學情分析: 學生對于“泥”并不
湘科版,四年級,下冊,科學教案,全冊共,55
湘科版四年級下冊科學教案(全冊共47頁) 第一單元 變與不變 第一課 泥巴變形記 一、教學目標 1.科學知識 知道我們周圍的事物會發生各種各樣的變化。其中,有些物體的形狀或大小發生了變化,但材料沒有發生變化,也就是構成物體的物質沒有改變。 2.科學探究 觀察紙變成紙團、直吸管彎折成不同形狀的變化,能找出共同點,進而用不同的方法捏泥人,并列舉更多的變化事例,歸納出這一類變化的共同點。 3.科學態度
湘科版,四年級,下冊,科學教案,全冊共,47
植物我看到了什么第一課時教學要求1,引導學生進行觀察,研究大樹,鼓勵學生親近自然,關注自然,并體驗情感,2,組織學生經歷從,看,到,觀察,的過程,并對大樹作簡單的描述,3,通過觀察,描述獲取有關大樹的信息,教學重點學會按照步驟觀察身邊的大樹
教科版,一年級,上冊,科學教案,全冊共,33
教科版三年級上冊科學教案,全冊共74頁,1,1水到哪里去了,教學目標,科學概念目標1,水在一定條件下會變成水蒸氣,2,水蒸氣是一種無色無味的氣體,科學探究目標初步經歷探究性實驗,水去哪兒了,的探究活動,科學態度目標1,嘗試多角度,多方式解釋
教科版,三年級,上冊,科學教案,全冊共,74
教科版三年級上冊科學教案,全冊共65頁,三年級上冊科學全冊教案學科,科學教材版本,教科版授課教師,授課班級,三年級全冊教材分析三年級上冊教科書由,水,空氣,和,天氣,三個單元組成,水,單元是將水作為研究對象的一個主題單元,水是地球上十分重要
教科版,三年級,上冊,科學教案,全冊共,65
冀人版二年級上冊科學教案(全冊19頁) 1、身邊的工具 教學目標: 1、知道做事情一般要使用一些工具,了解生活中的常見工具。 2、能找出一種把一張紙分成兩張的工具。 3、能與其他同學共同研究,教室里的工具。 4、能說明自己在做同一件事情時,使用與不使用工具的體會。 教學重點: 了解自己生活環境中的常用的工具。 教學準備: 開瓶器、鉗子、剪刀、鐵絲、未打開蓋的瓶子、白紙、ppt等
冀人版二,年級,上冊,科學教案,全冊共,19
一年級科學學科教學設計 課 題 走進科學 教學目標 1、激發學生對科學課的興趣,使學生從第一節課就愛上科學課,為以后的科學課打好興趣的基礎 2、使學生體會到人的周圍處處有科學,科學與人有密切的關系,少年兒童要從小愛科學、學科學、用科學。 3、初步了解怎樣學科學 重點難點 重點:激發學生對科學課的興趣,使學生從第一節課就愛上科學課,為以后的科學課打好興趣的基礎
冀人版一年級上冊科學1走進科學,教案,冀人版,一年級,上冊,科學,走進